下面我们为大家简单介绍急性小管间质性肾炎和慢性小管间质性肾炎的一些共同特点,并在图解部分列举一些特殊病因引起的小管间质性肾炎的特殊病理表现。
1.急性小管间质性肾炎:
病理特点:
光镜:肾间质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细胞种类繁多,如淋巴细胞(T或B淋巴细胞),浆细胞、多形核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及巨细胞,甚至形成肉芽肿等,间质出现水肿,肾小管炎症细胞浸润,严重时可出现肾小管基底膜断裂,肾小管上皮细胞脱落或坏死,后期出现肾小管萎缩、肾间质纤维化或出现肾小管上皮细胞再生现象;肾小球及肾血管无特殊表现,如由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引起可表现为肾小球足细胞足突弥漫性融合(出现微小病变);
免疫荧光:一般无特殊,偶见C3在肾小管基底膜或间质呈颗粒样沉积。但特殊病例,如抗GBM肾病时,可出现IgG或C3在肾小管基底膜线性沉积,其他免疫复合物介导的疾病,如SLE,可见IgG或C3在肾小管基底膜或间质呈颗粒沉积。
电镜:一般无特殊改变,特殊病例,如SLE、IgG4相关性小管间质性肾炎、轻链沉积性肾病、结晶性肾病等,可见颗粒样电子致密物或结晶在肾小管基底膜内或外侧、管腔内沉积,具有特殊的诊断价值。
2.慢性小管间质性肾炎:
病理特点:
光镜:肾间质纤维化,大量炎症细胞浸润,此时不如急性期的炎症细胞种类多样,多以淋巴细胞为主,伴少量嗜酸性粒细胞,多形核粒细胞不常见;肾小管萎缩,表现为肾小管基底膜增厚、皱褶,小管管腔变窄,有时可出现肾小管微囊性扩张表现,颗粒或蛋白管型形成。肾小球及肾血管呈现缺血性改变。
免疫荧光:与急性小管间质性肾炎类似,一般无特殊,偶见C3在肾小管基底膜或间质呈颗粒性沉积。
电镜:相较于急性小管间质性肾炎,可出现肾小管基底膜增厚,分层表现,基底膜内常可见颗粒或微球样致密物沉积,肾小球呈现缺血性改变,如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皱褶、节段性硬化等,肾小血管内膜增厚,管腔狭窄等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