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结石常常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前列腺结石在前列腺中形成了一个个的“石头岛”,这些“小岛”渐渐成了细菌攀附聚集的地方,给尿路感染等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小的前列腺结石可引起慢性炎症,有炎细胞浸润,腺泡内充满碎屑和脱落上皮,因而可扩张,腺腔的大小和形状可改变,其上皮衬里消失。腺泡间也有炎细胞浸润及纤维化,结石周围的前列腺基质亦纤维化。
较大的前列腺结石可占据前列腺整个腺腔,仅剩留少量的腺体组织。伴有炎症及化脓时,可引起前列腺周围炎。严重感染时可形成脓肿,甚至穿破形成瘘管。因此,前列腺结石常伴发反复尿路感染,结石是继发性尿路感染的根源。
前列腺结石属于结石类疾病,因此在饮食上有一些相应的注意事项,例如不要吃过多富含草酸盐的食物,控制钙的摄取,减少蛋白质的摄取量等等。前列腺结石在治疗时患者要注意尽量保持科学的饮食,避免饮食不当加重病情,加强日常饮食的保健,对治疗前列腺结石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预防前列腺结石不要吃辛辣刺激食物,不要吸烟喝酒,不要久站久坐,不要过度性生活,不要频繁手淫等,多吃苹果、番茄等食物,多做诸如慢跑之类的运动。
前列腺结石在初期不会有明显的症状,这给诊断带来了难度。在结石发展到比较大的时候,诸如尿频、血尿、排尿困难、疼痛等问题就会凸显出来,严重的甚至会引起阳痿。所以男性朋友做好定期的体检是保证身体健康的关键。
前列腺结石表现不一,大部分无任何症状,所以有静石之称。这种结石可小于栗米,大如豌豆,可呈圆形和随园形,也可称多面形,数目可以是一个,也可能是几百个,一般呈棕黄色、暗棕色和黑色等、小结石较光滑、大结石可占据整个腺腔。质地坚硬。
当前列腺泡和排泄管发生了慢性炎症使,腺泡会不断扩张,导致前列腺管狭窄,尿流返流后一些盐类沉积在正常前列腺体组织上,逐渐形成前列腺结石,还有在前列腺增生时,前列腺管内部压力过大,导致腺管内分泌液淤滞,盐类成分也会在前列腺周围受压的皮脂或外科包膜上沉积形成前列腺结石。
另外;前列腺结石是围绕一个有机物核心,想滚雪球一样逐渐增大,有机物核心经常是血快,细菌、坏死组织或一种叫“淀粉样体”的物质,淀粉样体式由脂肪、核蛋白、晶体嘌呤、胆固醇等包绕脱落的上皮而形成一个小的圆形或随园形德尔放射结构物体,尿液经过尿道,可从前列腺管口返流远端的前列腺管,尿中的钙盐结晶可逐层沉积于有机物核心上,逐渐增大,形成结石。
所以发现结石及早就诊,不要延误病情发展。最好到正规的医院检查确诊诊治。
而,前列腺结石有感染性吗?前列腺结石通常是由其他器官如肾的结石引发的。前列腺结石在发病初期多发明显的症状表现,但当结石恶化,与其他病症并发或转为前列腺多发性结石时,就会出现一系列的尿频、尿急等尿路感染症状。
通俗地说,前列腺结石即前列腺里长了石头,人类早在1586年即发现了这种病人。严格地说,前列腺结石是指原发性或内源性的,在前列腺腺泡和腺管内形成的真性结石。这种结石可小如粟米,大如豌豆,可呈圆形或椭圆形,也可呈多面形,数目可以是一个,也可能是几百个,一般呈棕黄色、暗棕色或黑色,小结石常较光滑,大结石或多发结石可占据整个腺腔,质地坚硬。这种结石多含有机成分,如蛋白质、胆固醇、柠檬酸等,与尿道结石完全不同,不能混淆。在一些情况下,前列腺结石可穿破前列腺部尿道的粘膜,进入尿道,应与尿道结石相鉴别。
前列腺结石多存在于前列腺腺管远端部分,或存在于前列腺后叶或前列腺周围区及深部。因此,常可阻塞腺管,引起前列腺液排泄不畅,易引起尿路及前列腺感染。
另一方面,前列腺结石中常隐藏有大量细菌。将前列腺结石压碎后做细菌培养,可见大量细菌生长。而将前列腺组织压碎后培养却无细菌生长。因此,前列腺结石常可作为感染核心,储存细菌,而抑菌的抗生素却难以进入结石发挥作用。因此,前列腺结石非常容易引起反复的尿路感染,治疗上十分棘手。
所以我们在平时要注重预防。其中前列腺结石的自治疗法为:
1、不吃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安排好一日三餐,做到平衡膳食。
2、不喝酒:即使是在节假日期间或必须应酬的场合也不喝酒,或只喝少量的低度酒。
3、多喝水:每天最少喝7杯水(约2000毫升)每天早晨起床后即喝一杯水(70毫升)。如喝“一线瀑”茶,对于排尿不畅的中老人群更适宜。
4、适量运动:做到“五三七”,五:每周至少运动5次;三:每次运动得30分钟以上;七:每次运动后,实际心跳次数加上年龄要达到每分钟170次。
5、不久坐:坐1小时左右就站起来活动活动。
6、注意个人清洁卫生,每天晚上都洗一次下身。
7、保持大便通畅:每天定时排便,日常饮食中要多吃蔬菜。适量吃水果和适量活动,遇有便秘时要及时治疗。
8、勿过劳,免着凉。调整好工作、生活节律,劳逸结合,避免过分疲劳。要根据气温的变化适时地增减衣服,避免着凉。
9、保持心情舒畅,做到乐观豁达,及时排解自己的不良情绪。
10、过有规律的、负责任的性生活,不宜过频,但也不可没有,一般以过完性生活第二天没有疲劳为宜。按年龄段参考频次如下:30岁以下,每周2~3次;31~50岁,每周1~2次;51~60岁,每月2~3次;60岁以上,每月1次或每3个月2次。
如果您有任何健康方面的疑问请添加微信公众号:健客健康咨询,健客健康咨询为各位朋友提供全面专业的疾病咨询和健康资讯,健客健康咨询真诚为您服务。健客宗旨:让每一个人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