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疗养频道 > 疗养中心 > 度假休闲 > 别具风雅的川西古桥 感受乡土山水情怀

别具风雅的川西古桥 感受乡土山水情怀

2014-06-27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上里是四川的一座古镇,离成都两个多小时车程。川西上里古镇的古桥密集度,实在出乎人的意料。刚刚来到古镇的入口处,你便会惊讶地发现仅在短短几十米长的河道上,居然就有3座古石桥。

  细细数来,环绕古镇的河流上竟有石桥十余座,石拱桥、石板桥、石墩子桥,单孔、7孔、11孔,造型无一相同。从桥上望去,河里的鸭群优哉游哉地游着,桥头河边的石阶上,姑娘们嬉笑打闹着浣洗衣物。此情此景,让人仿佛置身于江南。

  这些古桥跨越的陇西河,本来是青衣江上游的一条支流。千万年前,陇西河在上里附近冲积出一块平原,良好的灌溉条件和肥沃的土地,再加上人们的勤劳开垦,使这片土地很早就富甲一方。上里的优势还不止这些,它的地理位置也极为特殊——上里东接名山、邛崃,西接芦山、雅安,既是过去南方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也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物资集散地。所以上里古镇最初的名字“罗绳”,在当地话中就是驿站、关隘的意思。

  在恍如昨日的千百年里,上里堆满了来自名山的茶叶,来自邛崃的井盐、竹器,来自康巴的马匹和来自西藏的药材、皮货,以及异域各国的手工艺品、香料……驮着各种货物的马帮络绎而来,又络绎而去。老人们说,其实就在解放前,这里的集市也是热闹非凡的,“隔三差五就有一个街市,除了各地马帮将带来的货物摆满一街,还有各路戏班的戏剧和杂耍表演。那时候,采货的、小食摊子把上里堵得水泄不通,人声鼎沸,骡马嘶鸣,二三里外可闻。”

  查阅我国桥梁史,石桥一直担当着重要角色。石桥大约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的,那时的石桥是石墩木梁式的,到了西汉进一步发展为石柱石梁式,到东汉时,开始出现单跨石拱桥。上里的古桥也遵循着这一发展轨迹——留存至今的古桥全是石制,但由于选材的原因(上里附近只出产较易风化的红砂岩),我们已无法领略到上里古桥的汉风宋韵,今天上里古镇尚存的古桥,年代最早的是清乾隆年间修建的一座石拱桥。

  古桥中,最有特色的当数镇东的“高桥”和镇西的“二仙桥”。唐人诗中曾称赞上里“二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而“双桥”指的便是这两座桥。

  高桥是上里古镇过去最大的一座桥梁,也是南丝路驿道进入古镇的主要通道。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座石桥东西两端的桥身之下,还各建有一人行通道,这样桥上、桥下皆可通行,被当地人誉为清代的“立交桥”。想当年,高桥上马帮铃响,络绎不绝,桥下则人流如注,来往喧嚣。古镇的热闹,丝路的繁华,在这高桥身上可窥一斑。

  除了通行的功能,镇西的“二仙桥”却更能体现出水墨上里的风雅气质。在崇尚古镇旅游的当下,这座充满诗情画意的高卷拱单孔石桥,几乎就成了上里古镇的标志性符号。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