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段通过肌肉强化锻炼取得的“常规体力”,在锻炼终止后也不会消失。心脏通过耐力锻炼可提高输血量。总之,20岁的人能为今后的身体健康储备“资源”。这个时段一定要注意坚持锻炼,以保持体重,否则30岁以后再去减肥就很吃力了。
锻炼可星期一、三、五隔天进行一次,每次大约30分钟增强体力的锻炼:
方法是试举重物10分钟,负荷量为极限肌力的60%,一直练到肌肉觉得疲劳为止(大约每次做10—12次)。如多次练习并不觉得累,可以加大器械重量10%,必须使主要肌群(胸肌、肩肌、背肌、二头肌、三头肌、腹肌、腿肌)都得到锻炼。
20分钟的心血管系统锻炼,方法是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强度为脉搏150—170次/分钟。
运动减肥要注意的几个细节:
运动健身要求循序渐进、进行持续、缓慢、长时间、有耐力性的运动,并将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等等数据记录在案,定期去医院进行复查,修改处方使之完善。如果运动后肌肉疼痛感持续两、三天仍未恢复正常,说明关节、肌肉承受的力量已经超过负荷,应该减小运动量,通常情况下,每天运动时间不应低于30分钟。
一、运动并非强度越大、减肥效果越好。
研究表明,体内脂肪的减少取决于锻炼时间的长短,而不是锻炼的强度。因为各种锻炼开始时,首先消耗的是体内的葡萄糖,在糖消耗后,才开始消耗脂肪。而剧烈运动在消耗糖后多已精疲力竭,难于再继续坚持,因而脂肪消耗不多,达不到减肥的目的。只有较缓慢而平稳的持久运动,如慢跑、走路等,才能消耗更多的热量,以达到减肥的目的。
二、运动量并非越大越有益健康。
其实,运动量过大并不利于健康。有关研究资料证明,有益健康的运动范围很广泛,但运动强度较小。因地制宜,每周耗2000卡热量的低度运动最有益于健康。
三、早上锻炼不如晚上锻炼好。
早晨人的血液凝聚力高、血栓形成的危险性也相应增加,是心脏病发作的高峰期。相反,黄昏是体育锻炼的理想时间,因黄昏时的心跳、血压最平衡,最适应运动时心跳、血压的改变;黄昏嗅觉、听觉、视觉、触觉最敏感,人体应激能力是一天中的最高峰;黄昏体内化解血栓的能力也达到最佳水准。所以,应该是暮练比晨练好。
四、体育锻炼要量力而行。
如果在运动中出现眩晕、胸闷、胸痛、气短等症状,应立即中止运动,必要时应到医院进行查治,尤其是老年人。
五、停止运动后要注意控制饮食。
在现实生活中,确有一些人在停止锻炼后发胖了。但发胖的关键不是停止运动,而是停止后仍然吃与运动时同样多的食物,使从食物中摄入的热量大大超过消耗的热量,于是引起肥胖。如果停止锻炼后随着热量消耗和减少,相应减少食物中的热量摄入,就不会发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