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内分泌功能的正常,需要一个符合自然规律的生活节奏。我们每天睡眠、工作、吃东西等活动,存在一个二十四小时的循环规律,这就是我们身体内的生物钟。科学家发现,生物钟表一旦被打破,较长处于紊乱状态,就产生各种各样的不适或疾病,有的甚至危及生命。因此顺应生物钟,减少生物钟磨损,能为我们的健康加分。
晚间8点:思维非常敏捷。晚8点后少喝水,避免半夜频频起夜。但可以喝一点牛奶,既可补充营养,又能安然入睡。
晚间9点:一天中最佳的记忆时间。上班族和学生可以在此时创作、背书。也可以泡泡脚,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泡脚水温以40℃为宜,时间为半小时左右。
晚间10点:大部分生理功能趋于低潮。呼吸逐渐减慢,体温和激素分泌水平都开始下降。因此最好在晚十点半左右上床,能很快入睡。睡前可以用热毛巾敷脸,少用手机和电脑,否则容易使大脑兴奋,难以入睡。
晚间11点:细胞修复工作开始。此时人体阳气微弱,逐渐进入深度睡眠,一天的疲劳开始缓解。
晚间12点:气血处于一天中的最低值。身体各器官都开始休眠,最需要休息。因事不能睡觉,也一定要用喝茶、按摩等方式减轻对身体的损害。
凌晨1点:进入浅睡阶段,易醒。此时人体对疼痛最敏感,一些小隐患会表现出来。比如有人会因后背痛而醒来,可能是颈椎病发作或心脏病的前兆,不可轻易忽视。
凌晨2点:肝脏紧张工作。这时是深睡眠期,大多数器官都在休息,肝脏却是最“兴奋”的时候,分解与排出一天的毒素。在深睡眠期醒来,会导致整体睡眠质量下降,因此睡前避免饮水过多,以免起夜。
凌晨3点:血压低,脉搏、呼吸次数少。此时是急诊科最忙碌时刻。中老年人若在凌晨被憋醒,要警惕心衰的可能。少数糖尿病患者在凌晨3点左右,血糖逐渐升高,导致清晨空腹血糖高。患者可少食多餐,不要吃得过饱。
凌晨4点:猝死、中风高发。此时人体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变慢,容易引发血栓。夜晚迷走神经兴奋,如果熬夜太久,会导致血压波动大,引发心肌梗死、脑卒中等。若出现呼吸不畅、肢体麻木、口角歪斜等症状,应想到心脑血管疾病发作的可能。
凌晨5点:阳气升华,精神饱满。这时很多老人已经醒了,如果上厕所太过用力或外出剧烈晨练,容易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或脑出血。所以老人醒来不要急着起床,最好继续睡一会。起床时先仰卧一会,睁大双眼,适应由睡至醒的交替过程。
凌晨6点:血压升高,心跳加快。这时机体已经苏醒,不妨起床。晨起先喝一杯温水,促进大肠兴奋。也可以适度晨练,循序渐进,从小运动量开始。高血压患者需在此时用药。
凌晨7点:免疫力最强。起床梳洗完毕后,身体完全活动开了,这时吃早餐最合适。此时可适当做做运动,晨练,如慢跑步、做操等,有助于锻炼筋骨,增加肺活量。
所以人们应该根据人体的这一生物钟安排作息时间,使生活节奏符合人体的生理自然规律,才可以保持充沛的精力,不容易得病,人也显得较为年轻有朝气,这才是最好的养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