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疗养频道 > 疗养方法 > 中医疗养 > 中医解析健脾化痰的方法

中医解析健脾化痰的方法

2014-06-10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痰湿一旦形成,又会成为致病因素,流窜到哪里就在哪里捣乱:在头部,导致头晕目眩,甚至神志不清;到了口,就会口中黏腻发甜;停在咽喉,就会导致喉咙如有异物一般;在肌肤,则体形肥胖、多汗且黏;停在胸膈,就会咳嗽痰多。

  现代随着环境的恶化和社会节奏的加快,人们逐步进入了亚健康的状态,很多人也越来越注重养生和中医理论。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当中认为脾是人体出生以后养生重点。脾主要负责运化水湿,因此是“生痰之源”.简单地讲,如果脾的功能发生异常,人体的水液代谢就会出现问题,异常堆积,就会产生痰湿。因此,也有“四季脾旺不受邪”的说法。陈皮健脾化痰 阴虚不宜多食

  痰湿一旦形成,又会成为致病因素,流窜到哪里就在哪里捣乱:在头部,导致头晕目眩,甚至神志不清;到了口,就会口中黏腻发甜;停在咽喉,就会导致喉咙如有异物一般;在肌肤,则体形肥胖、多汗且黏;停在胸膈,就会咳嗽痰多、胸闷气喘;积聚在腹部,就能看到肥满松软的肚皮;到了关节,就会出现关节沉重、僵硬、肢体肿胀。“怪病多痰”、“百病皆由痰作祟”,就是这个道理。中医揭秘健脾化痰的方法 

  中西医对痰不同看法

  西医所说的痰,主要是指人体呼吸道的分泌物,是下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症状之一。中医所说的痰则内涵更广。从性质上讲,中医将痰分为有形和无形。有形之痰看得见,摸得着,能听见声。除了老百姓熟知的能咳出的痰,能用手摸到的甲状腺结节、脂肪瘤,以及急性胃肠炎导致的腹中辘辘作响的“痰饮”也是有形的痰。无形之痰则潜伏在体内,看不见,摸不着,但可以通过望、闻、问、切判断痰的存在。

  望闻问切识别“痰”

  望

  主要是望形体、望舌苔。中医讲“肥人多痰湿”,就是指肥胖的人体内多有“无形之痰”.脂肪具有“痰”的污浊、黏滞、稠厚的特性,由体内水湿中的污浊部分凝聚而成。皮肤油腻、身材肥胖,是痰浊内阻的表现。舌苔厚腻,是水湿污浊最直观的表现。

  闻

  主要是闻气味。体内痰湿严重的人,一般体味较大,口气也较重。

  问

  过多的痰饮水湿沉积在体内,就像一块浸满了水的海绵,这样的人常常觉得身体沉重乏力、倦怠迟缓。追问病史,很多还有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高尿酸血症等问题。

  切

  切肌肤、搭脉象。痰湿的人皮肤表面常可摸到肿块,如脂肪瘤、腱鞘囊肿、甲状腺结节、肿大的淋巴结等,摸上去手感柔韧,这都是痰的表现。脉象上以滑脉居多,有如珠子在光滑的盘子上滚动一般。

  如何预防痰的形成

  预防痰的形成,先要重视调理体质。对痰湿体质的人来说,饮食要清淡,少油少盐,少冰少糖,进食速度和食量也要节制;适当多吃健脾利湿、化痰祛湿的食物,如海带、冬瓜、白萝卜、扁豆、洋葱、薏苡仁、红小豆、紫菜、白果等;平时多参加体育锻炼,这样才能调动自身的正气,把“体内的垃圾”清除掉。

  对已经形成的痰,要“给邪以出路”:“痰在上,引而越之;痰在中,分而化之;痰在下,淡渗利之。”以咳出的有形之痰为例,化痰最重要的是分清寒热。如果是黄色黏痰,量少难咳,属热;色白质稀,量多易咯,属寒。前者要清热化痰,可用川贝枇杷露,后者应温肺化痰,用橘红痰咳液。对于无形之痰,则要健脾化痰利湿,中药多用党参、白术、茯苓、苍术、荷叶、山药、扁豆、薏苡仁、砂仁、莲子肉、白芥子、莱菔子、苏子等。病人还可在中医师的指导下应用一些经典的名方,如化痰祛湿方、越鞠丸、参苓白术散、三子养亲汤等。

  从内而外的治疗才能彻底的根除疾病,中医正好符合了这一特点,掌握了内部的规律,化痰也不再是一件难事。

  热点阅读:

  陈皮生姜茶养胃健脾

  陈皮健脾化痰阴虚不宜多食

    细数陈皮的功效与作用化痰平喘抗炎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