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渡靠岸,人们开(骑)着车上坡来到窑湾。
窑湾古镇,隶属于江苏徐州新沂市,位于京杭大运河与骆马湖交汇处。据说,频发的山洪挟裹来大量泥沙,成为烧制陶器的最佳材料,用泥土烧制砖瓦就成了当地人重要的谋生手段,又由于地处京杭大运河拐弯处,故名“窑湾”。窑湾古镇三面环水,又处在新沂、邳州、睢宁、宿迁四地的交界处,农业社会时也有“鸡鸣闻四县”的说法。大运河从镇边流过,河面宽阔,几百年来,运河航道里舟楫穿梭,现在的运河依然忙碌,处在这样一个地理位置,可以想象窑湾曾经的繁华。
窑湾不再是货船驿站
湾子,一般都是天然的避风港。窑湾是个渡口,隔着一里多宽的大运河,对面是宿迁的韩渡。窑湾渡口一个长杆子上并列着两块牌子:宿迁/徐州,指向相反的方向。轮渡的时段是早晚六点,装满了就走,主要载人和车,偶尔也有小猫小狗光顾。从宿迁到窑湾,这是一条最近的路,轮渡的生意还不错。
现在轮渡上的车比人多。把车开到船上去,有小车、农用车、摩托、电动车,本地人见怪不怪。十分钟左右的水路,站在船上,抱紧双臂吹着风聊聊家常就过去了。但对很多外地人来说,这却是一件新鲜的事情,上下左右对着运河拍照留影。来回两岸的轮渡和南下北上的货船经常擦肩而过,这个时候,轮渡上就会发出广播:请注意避让,请注意避让。水上交通和陆地上有着一样的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