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最常见的是全身疼痛、变矮驼背以及容易跌倒骨折,严重影响健康和生活质量。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行为会伤骨呢?又有哪些好习惯有助于养骨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三大坏习惯伤骨
1.背单肩包。
冈上肌被单肩包包带压着,时间长了会肌肉缺血,肩膀发酸,久而久之,冈上肌受磨损,对肩关节不利。相较于单肩包来说,双肩包比较好。
2.低头玩手机。
低头看手机时,颈椎承受更重的头部重量,同时颈肩过度紧张,腰椎负担也加大了。低头看手机不应超过15分钟,最好保持手机与视线平齐,不要含胸驼背。
3.久坐不动。
建议大家不要久坐,尤其是在松软的沙发上。如果腰有问题,最舒服的坐姿角度是腰椎后仰120~140度,必要时在腰后垫一个靠垫。
老人补维D,养骨又增肌
爱尔兰都柏林圣三一大学开展的一项新研究发现,缺乏维生素D是导致中老年人骨骼肌功能下降的重要因素。
骨骼肌是横纹肌的一种,它附着在骨骼上,起到帮助人体正常运动和保护骨骼的作用。此前的研究普遍认为,体内维生素D不足会引发骨骼病变,但维生素D对肌肉功能的影响尚无定论。圣三一大学的研究团队分析了英国养老跟踪数据库中4157名60岁及以上社区志愿者的数据,根据握力和简易体能状况量表两项基本测试来确定参试者的肌肉功能。结果发现,体内维生素D不足的老年人肌肉虚弱的概率是40.4%,比正常值(21.6%)高约一倍;肌肉功能受损的概率是25.2%,比正常值(7.9%)高约两倍。研究报告发表在近期出版的《养老临床干预》学刊上。
都柏林大学营养学副教授欧萨利文表示,提高老年人肌肉功能要采取综合手段,既要补充维生素D,也要适当加强锻炼,还需合理改善生活和膳食方式。
中医养骨有秘诀
多晒太阳。
每天保证20分钟以上的光照,能产生维生素D。维生素D除了可以调节钙的吸收,还能协调神经肌肉。晒太阳以上午10~11点、下午2~5点为宜。
适当运动。
坚持每周3~5次、每次半小时以上的运动,可以减少骨骼中钙质的流失。脊椎操、八段锦、太极拳、快步走、慢跑等有氧运动都是不错的选择。
多吃补钙食物。
除牛奶、奶酪等奶制品外,可以多吃点海带、紫菜、虾皮、豆腐、鸡蛋、蘑菇等含钙高的食物。
中药入菜。
在炖鸡、炖排骨、炖腔骨等菜肴时,可加入鹿角、仙灵脾、肉苁蓉等中药,制成药膳。每次选择1~2种,每种3~4克即可,有助于增强人体对钙质的吸收能力。
改掉坏习惯。
吸烟、酗酒对骨骼的伤害非常严重,若要骨骼健康,必须改变这些恶习。
穴位按摩。
采用穴位按摩治疗骨质疏松需从补肾健脾入手,穴位主要有脾俞、肾俞、关元、合谷、曲池、关元、命门、三阴交等,可用手肚轻揉或手掌反复揉搓的方式进行。但要注意的是,由于骨质疏松者本身骨骼较脆弱,应避免重手法和长时间的按摩,否则,极易发生软组织挫伤,甚至骨裂、骨折。
日常防护。
雨天、湿地板上行走要穿防滑鞋,防止滑倒引起骨折;行走时步子不宜过大、过快,防止跌倒引起骨折;运动时少做超负荷动作等。
用于心、脑血管疾病及习惯性流产、不孕症的辅助治疗。
健客价: ¥2.9- 慢性或习惯性便秘:调节结肠的生理节律。 - 肝性脑病(PSE):用于治疗和预防肝昏迷或昏迷前状态。
健客价: ¥33地屈孕酮可用于治疗内源性孕酮不足引起的疾病,如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继发性闭经、月经周期不规则、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经前期综合征、孕激素缺乏所致先兆性流产或习惯性流产、黄体不足所致不孕症。
健客价: ¥129先兆流产和习惯性流产、经前期紧张综合症、无排卵型功血和无排卵型闭经、与雌激素联合使用治疗更年期综合症。
健客价: ¥24.5润肠通便。用于肠热津亏所致的便秘,症见大便干结难下、腹部胀满不舒;习惯性便秘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3.8用于治疗习惯性顽固性便秘。
健客价: ¥8泻热导滞,润肠通便。用于热结便秘,长期卧床便秘,一时性腹胀便秘,老年习惯性便秘。
健客价: ¥5.8用于治疗习惯性顽固性便秘。
健客价: ¥10用于心、脑血管疾病及习惯性流产、不孕症的辅助治疗。
健客价: ¥4.8先兆流产和习惯性流产、经前期紧张综合症、无排卵型功血和无排卵型闭经、与雌激素联合使用治疗更年期综合症。
健客价: ¥9.9"1:45岁以上体检人群 2:粪便隐血阳性的人群 3:有消化道报警症状的人群(腹泻、腹痛、腹胀、便血、便秘、消瘦) 4:有肠癌家族史及饮食生活习惯不良的人群 5:因各种原因不愿意或者不能接受肠镜检查的高风险人群 6:结直肠肿瘤术后复查的人群"
健客价: ¥16881.慢性或习惯性便秘,调节结肠的生理节律。 2.肝性脑病:治疗和预防肝昏迷或昏迷前状态。
健客价: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