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疗养频道 > 疗养资讯 > 道家养生 > 心脑血管疾病有何症状 如何预防才正确

心脑血管疾病有何症状 如何预防才正确

2019-07-10 来源:全人体检通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泛指由于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即使应用目前最先进、完善的治疗手段,仍可有50%以上的脑血管意外幸存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1500万人,居各种死因首位。

夏至的到来,意味着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即将到来,伏暑将至,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要尤其小心,平稳度过这个炎热的夏天才是首要任务!

夏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期”?

1.高温天气。夏季气温节节攀升的同时,伴随着多雨的气候,空气湿度会达到很高的程度,人体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的速率加快,血液循环的加快使身体的耗氧量随之增加,这是导致夏季心脑血管疾病频发的直接原因。

2.冷热交替。空调是多数人对抗夏日酷热的首选,在密闭的室内使用空调会造成室内外的温差巨大,人一旦从空调房进入室外酷热的环境,或者从室外进入气温较低的空调房,一时间身体会很难适应这种变化并作出相应调整,从而造成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

3.补水不及时。专家指出,血液粘稠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夏季人体代谢功能旺盛,排汗增多,这样会造成体内水分的大量流失,如果水分的补充不及时,就直接导致血液粘稠,最终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4.睡眠不足。夏季昼长夜短,睡眠质量很难得到保障,长期睡眠不足身体免疫力下降,这也是夏季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原因之一。

心血管疾病的常见症状

心血管疾病

心悸、气短、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胸骨后的压迫性或紧缩性疼痛、胸闷不适、水肿、发绀、晕厥、咳嗽咯血、虚弱、嗳气、上腹痛、恶心、呕吐;左后背痛、左手臂痛等。

脑血管疾病

可有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失语;或者交叉性瘫痪、交叉性感觉障碍、外眼肌麻痹、眼球震颤、吞咽困难、共济失调、眩晕等;或肢体无力、麻木,面部、上下肢感觉障碍;单侧肢体运动不灵活;语言障碍,说话不利索;记忆力下降;看物体突然不清楚;或眼球转动不灵活;小便失禁;平衡能力失调,站立不稳;意识障碍;头痛或者恶心呕吐;头晕、耳鸣等。

诱发病因

心脑血管疾病是全身性血管病变或系统性血管病变在心脏和脑部的表现。其病因主要有4个方面:

1.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性小动脉硬化、动脉炎等血管性因素;

2.高血压等血流动力学因素;

3.高脂血症、糖尿病等血液流变学异常;

4.白血病、贫血、血小板增多等血液成分因素。

相关危险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高血压

长期高血压可使动脉血管壁增厚或变硬,管腔变细,进而影响心脏和脑部供血。高血压可使心脏负荷加重,易发生左心室肥大,进一步导致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当血压骤升时,脑血管容易破裂发生脑出血;或已硬化的脑部小动脉形成一种栗粒大小的微动脉瘤,当血液波动时微动脉流破裂而造成脑出血;或高血压加快动脉硬化过程,动脉内皮细胞受到损伤,血小板易在伤处聚集,又容易形成血栓,引发心肌梗死或脑梗死。

②血液粘稠

现代生活节奏紧张,家庭、事业的压力越来越大,人们的情绪也愈来愈不稳定;同时,过量饮酒、摄入太多食物脂肪、缺少必要的运动,加之生活环境的污染,空气中的负离子含量急剧下降,摄入体内的负离子也就不足,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人体新陈代谢速度减慢,血液流速会减慢,血黏度迅速升高,造成心脑供血不足,如果不及时预防、调理,将会引发冠心病、高血压、脑血栓等心脑血管疾病。

③吸烟

吸烟者比不吸烟者发病率高得多,在每天吸烟20支以上的人中,冠心病的发病率为不吸烟者的3.5倍,冠心病、脑血管病的死亡率为不吸烟者的6倍,蛛网膜下腔出血多3~5.7倍。在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中,吸烟占第一位。烟碱可促使血浆中的肾上腺素含量增高,促使血小板聚集和内皮细胞收缩,引起血液黏滞因素的升高。

④血管壁平滑肌细胞非正常代谢

血管组织和人体的其他组织一样在一定周期内完成新陈代谢。在血管壁平滑肌细胞代谢的过程,若新的细胞组织不能正常的形成,使血管壁本身存在“缺陷”,就容易使血管舒缩不畅,就像是一条破烂不堪的旧管道,随时都有阻塞或破裂的可能。血管是血液流通的重要通道,同时也受神经系统的支配,因此神经系统不正常也能够导致供血的紊乱。所以心脑血管疾病的成因是多方面的。

⑤酗酒

酒精摄入量对于出血性卒中有直接的剂量相关性。每天酒精摄入大于50克者,发生心脑梗死的危险性增加。长期大量饮酒可使血液中血小板增加,进而导致血流调节不良、心律失常、高血压、高血脂,使心脑血管病更容易发生。小量饮酒有益,大量饮酒有害。

⑥糖尿病

糖尿病是心脏病或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糖尿病病情进展,会逐渐出现各类心脑血管并发症,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脑梗、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等。

⑦其他

如肥胖、胰岛素抵抗、年龄增长、性别(男性发病高于女性)、种族、遗传等都是与心脑血管疾病相关的危险因素。

预防方法

要注意防暑降温,避免阳光暴晒,不要在烈日下行走,最好不要在盛夏外出旅游。锻炼时间宜选择在黄昏后凉爽的时候,活动量要适当,可多做一些中轻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慢跑等。

要注意休息,不要过于劳累,午餐后半小时午睡,只要有30分钟的午睡,就可使心肌梗死的发病和死亡危险减少30%。

1.温差别太大

室内可用电风扇促进空气流动,空调多用去湿功能,降低湿度缓解闷热感觉,室温不宜调得太低,一般以25℃左右为宜,室内外温差不应超过7℃,否则出汗后进入室内会加重体温调节中枢的负担,严重时可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紊乱。高血压病人不宜长期在空调房中,否则易出现头昏不适等症。老年人要洗温水澡,不宜用过冷或过热的水洗澡。

2.患者晨练应注意的问题

睡眠时,人体各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活力不足,晨起时突然大幅度锻炼,神经兴奋性突然增高,极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冬季应该注意。

3.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

不良生活方式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疾病的康复与预后。控制饮食总量,调整饮食结构;坚持运动,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持之以恒;戒烟少酒,劳逸结合;减少钠盐摄入,每天食盐控制在5g以内;增加钾盐摄入,每天钾盐≥4.7g。

4.夏季饮食注意

饮食要清淡,多吃些新鲜蔬菜和瓜果,要多喝凉开水,及时补充水分,尤其是晚上睡觉前和早晨起床后应喝一杯凉开水,如有条件,可多喝如绿豆汤、莲子汤、百合汤、菊花茶等饮料,既可补充水分,又能清热解暑,尽量少吃油腻或高脂肪食物。

5.控制血压和血脂是关键

①血压控制将血压控制在一个比较理想的范围内,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重中之重。资料表明,坚持长期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仅为不坚持治疗者的1/10,也就是说,只要长期坚持控制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可下降90%。

②血脂控制如果血脂过多,容易造成“血稠”,在血管壁上沉积,逐渐形成小斑块,就是人们常说的动脉粥样硬化,引发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常见的血脂控制是服用调脂药物:包括他汀类,贝特类,烟酸等。血脂异常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控制血脂也成为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重中之重。

6.心态调整

面对激烈的竞争和生活、工作中的种种烦心事,要想得开,放得下,做好自我心理调整,心胸要开阔,情绪要乐观,现实生活中因过度愤怒,过度紧张或生气而突发心梗的并不鲜见。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