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盐往常总被摆放在超市货架的底层,通常只有两三种品类可供选择。盐业体制改革后,食盐翻身,不仅逃脱了被放在货架底层的命运,还增加了一些小伙伴。
1、食盐经营、销售放开啦
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逐步推进盐业体制改革,实现盐业资源有效配置,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促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2016年5月5日《国务院关于印发盐业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6]25号)》发布。
《方案》明确:
从2017年1月1日开始,放开所有盐产品价格,取消食盐准运证。取消食盐定点生产企业只能销售给指定批发企业的规定,允许生产企业进入流通和销售领域,自主确定生产销售数量并建立销售渠道,以自有品牌开展跨区域经营。与此同时,食盐也不再由政府定价,而是由企业根据生产经营成本、食盐品质、市场供求状况等因素自主确定。
201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落实盐业体制改革有关工作的通知(发改办经体[2017]604号)》发布,自2017年1月1日起,盐业体制改革正式实施。
要求各地全面准确落实盐改精神,抓紧完善地方涉盐法规体系;加快推进政企分开,完善食盐专业化监管体制;落实盐改跨区经营政策,积极释放市场活力;开展食盐质量安全专项检查,确保人民群众食盐安全。
2、改革见成效
近日,记者了解到,盐业体制改革一年多,宁波一大型超市的盐品类从2个增加到了35个,售价从2元到7.4元不等。
不仅有井矿盐、海盐与湖盐,还有海藻盐、竹盐、烤盐、低钠盐、加硒盐等。不仅有省内盐业公司生产的,还有省外盐业公司生产的,省级食盐批发企业生产的盐已实现跨省销售。
随着盐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多地食盐品类不断增多,食盐实现跨区域销售,食盐价格基本维持稳定。消费者购买食盐时有了更多选择,食盐市场制假贩假问题得到解决,食盐质量更有保证,食盐供应也更加安全。
3、经营放开,吃盐可不能放开
随着食盐品类的增多,消费者应如何智慧选盐?
目前,我国市场上食盐有多种,既有加碘盐,也有不加碘的食盐,这就需要根据个人或家庭的情况智慧选择。
一般而言,沿海地区居民可以选择无碘盐,内陆地区居民建议选择加碘盐。居民可以到医院检测尿碘含量,然后请医生帮助判断是否缺碘,然后再根据具体情况智慧选盐。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成年居民每天摄入食盐的量不应超过6克,而2012年18岁以上居民平均盐摄入量比推荐值高75%。
食盐(钠)摄入过多会增加患高血压、胃癌、脑卒中的发病风险,因此应降低食盐摄入,培养清淡口味。建议家庭做饭时使用控盐勺,健康吃盐,同时减少酱油、咸菜等高盐食品的摄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