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疗养频道 > 疗养方法 > 饮食疗养 > 食疗药膳有讲究 那你知道几个呢

食疗药膳有讲究 那你知道几个呢

2019-02-19 来源:健客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就四季补益而言,春季宜升补,夏季宜清补,长夏宜淡补,秋季宜平补,冬季宜滋补。就五脏疾病而言,肝病忌辛味,肺病忌苦味,心、肾病忌咸味,脾、胃病忌甘酸。

药膳具有保健益寿、预防治疗、滋补强身等作用。选用药性平和,具有调补强身,扶正固本的药膳,达到促进发育,调理气血,抗衰延年的目的。可根据体质、天气、年龄等不同人群,选用合适药膳起到中医预防保健作用。应用时须注意食疗中药性味、药膳宜忌、选料与加工、烹调技术等,并掌握药膳应用原则。一起来看看食疗药膳的讲究吧。

1.食疗中药性味:

食疗中药属于中药范畴,中药药性理论同样适用于食疗中药。食疗中药同常用中药一样,各有不同性味。在药膳治疗中,不仅要讲究非食疗中药材性味,也要注意食疗中药材性味,这样才能取得好疗效。一般说来,温性、热性食疗中药,如生姜、大葱、红枣、核桃、羊肉、小茴香等,具有温里、散寒、助阳作用,可用来治疗寒证、阴证;凉性、寒性食疗中药,如绿豆、藕、西瓜、梨、荸荠、马齿苋、菊花等,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作用,可用来治疗热证、阳证。

还有一类食疗中药,无明显温凉之偏,比较平和,称为平性。以各种畜肉为例,羊肉、狗肉性温,兔肉性凉,马肉性寒,猪肉、牛肉、驴肉性平。再就五味而言,酸味食疗中药,如乌梅、石榴等,收敛、固涩;苦味食疗中药能清热、降气、泻火、燥湿,如苦瓜清热解毒,杏仁降气等;甘味食疗中药,能补养、调和、缓急止痛,如大枣、蜂蜜、饴糖之补脾和胃、养肺补虚、缓急止痛等;辛味食疗中药有发散和行气等作用,如生姜、大葱发散风寒,橘皮、砂仁行气等;咸味食疗中药能软坚散结,如海藻、海带等;淡味食疗中药能渗利小便,如茯苓、薏苡仁等。

应用药膳还应注意食疗中药五味与五脏关系。一般说来,辛入肺,甘入脾,苦入心,酸入肝,咸入肾。只有根据性味合理选用药膳,才能达到滋补身体、防治疾病目的。

2.药膳治疗宜忌:

就四季补益而言,春季宜升补,夏季宜清补,长夏宜淡补,秋季宜平补,冬季宜滋补。就五脏疾病而言,肝病忌辛味,肺病忌苦味,心、肾病忌咸味,脾、胃病忌甘酸。就病人体质而言,体质虚弱者宜补益,忌发散、泻下;体质壮实者不宜过用温补;偏阳虚者宜服温补药膳,忌食咸寒食品;偏阴虚者宜服滋阴药膳,忌用辛热食物。就疾病性质而言,热性病宜用寒凉性药膳,忌用辛热之品;寒性病宜用温热性药膳,忌用咸寒食物;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者忌油腻饮食;患疮疡、肿毒、过敏性皮肤病或外科手术后忌食"发物"(即鱼、虾、蟹、猪头、酒、葱、韭等易动风、助火、生食品),以免加重病情或延缓愈合。

代文献中还记载有一些药膳配伍禁忌,如黄连、桔梗、乌梅忌与猪肉配伍,鳖忌苋菜,人参忌萝卜等,应用要时注意。

提醒:随着人类的文化、文明的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自身保养、养生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在做食疗药膳时要注意药材与食材的配比!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