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的到来,人们开始感觉越来越冷。但是冬季在中医看来是一个非常适合进补的季节,那什么是最适宜大众的冬季养生之道,我们该如何顺应冬的脚步、如何进行冬季中医养生呢?
老年人冬季养生
尤其要注重冬季保肾,如加强腰部的保暖,睡前避免饮水过多,适当进行腰部按摩、摩擦耳轮、叩齿、提肛收腹的运动。药食同源,在保健医生的正规指导下,人们可以根据体质差异在冬季进食一些补益肾气、填补肾精的食物或药物。如气虚阳虚体质选择黑豆、芡实、山药、肉苁蓉、动物肾脏等;阴虚血虚体质选择枸杞子、熟地黄、黑芝麻、核桃、何首乌、鳖甲、阿胶等。
中青年人冬季养生
肾气较老年人盛足,精力体力充沛,但在冬季同样需要注重保护肾之真阴真阳。中医认为肾主藏精,主生殖,人类生儿育女、繁衍后代的生理机能依赖于肾精的充盛。冬季还需谨慎避免体劳,肾气宜收宜藏,育龄期夫妇在冬季宜房事有度,切记过劳伤肾,男性肾精损耗可导致不育、早泄、遗精,女性则会出现宫冷不孕、腰痛脱发、月经稀少等。
女性人群冬季养生
体质上阳气不如男性旺盛,更需要保卫元阳,阴阳互根互用以滋养阴经,利于女性血脉的濡润,冬季注意佩戴围巾、披肩,切记为了美观穿着薄衣,甚至暴露颈背。长此以往,筋脉失养、感受外邪,容易诱发骨关节疾病甚至发生风湿免疫系统疾病。
日常饮食需注意防止过于油腻厚重,味道过于滋腻,嗜食烟酒更易助生痰热,阻碍气血运行,宜进食清淡、利于疏利气机的食物,如绿色蔬菜,萝卜、柑橘、陈皮、丝瓜、冬瓜、芹菜、扁豆、茄子等。
中医理论中脾胃、肝胆和肾、膀胱在人体的中下二焦,即身体的中下部。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胃像收纳食物的大口袋,脾像个水车,是人体中部的枢纽,能把胃中腐化的食物转疏运化为水谷精微,即把营养物质输送至全身肌肉、四肢,濡养机体,人们的营养状况和脾胃功能息息相关。
以上就是关于冬季中医养生的介绍,由此可知,我们应该顺应自然界的季节运势,从而滋养五脏六腑,才能达到抗病延年。大家要重视人体活动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的重要性,要克服先天不足和后天失调给健康带来的不利影响,有目的去进行养生保健,改正不良的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