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的女孩周洋,因吃“权健”的保健品耽误治疗而去世的消息,一石激起千层浪。
报道中说,周洋得的是恶性生殖细胞瘤,这种肿瘤恶性程度很高,女孩在进行了4次手术和23次化疗之后也没有治好,且每日高达5000元的诊疗费也让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无力承受。
而此时,“权健”出现,声称他们有特效药,家长停掉化疗改吃“权健”的保健品,结果孩子不治而亡。
父亲周二力在女儿周洋的灵位前。
按照这个结果,显然“权健”是罪魁,它代替和干扰了癌症的正规治疗。但是,回过头来想想,如果没有“权健”,周洋就能被正规治疗救活吗?
这里我讲一个例子。
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有个年轻人因为发烧不退去当地卫生院看病,而年轻人的家距离卫生院很远,他骑了一个多小时的车才骑到。化验结果出来后,年轻人被诊断为白血病,必须马上住院。和现在不一样,当时住院,病人必须自己准备洗漱等一应物件,于是年轻人只好又骑车回家,取了东西再骑车回来住院。
也就是说,在看病的第一天,这个白血病人发着高烧骑了接近四个小时的车。而在住院之后,仅仅化疗到第三天,年轻人就去世了。
这里可能你不禁要问:
为什么一个可以骑四个小时车的壮实生命,在化疗第三天就宣告结束了?
我们不由得会想,如果他不接受化疗,是不是能多活一段日子,会不会是能杀死癌细胞的化疗药杀死了他?化疗会杀死包括癌细胞在内的所有正常细胞,这一点早就被医学证实,也被人们共知。但是,没有病人敢不做化疗,也没有医生会建议你不做化疗,因为化疗是目前癌症的正规治疗。
但所谓“正规”,是由医学发展的水平决定的,很多“正规”是医学认知无能的结果。就像以前孕妇呕吐的正规治疗,都是服用一种叫做“反应停”的药物,结果后来,吃这些药的孕妇,生下了无四肢的“海豹儿”,“反应停”这种“正规”药物才被废止。
在关于周洋的报道中写到:周洋来到北京儿童医院治疗,在进行了4次手术和23次化疗之后也没有治好。而吃了“权健”后的两个月,病情平稳。
当然,病情平稳未必是“权健”的疗效,但“权健”给了她终止化疗,躲开错误干涉的机会,这个机会在很多因为没钱治病,出院回家的人身上也经常出现。有许多放弃化疗,转其他治疗后延长寿命的病例,他们后来到医院复查,把医生都吓了一跳,因为按照正规的治疗规律,他们早该去世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像是“权健”或者其他保健品,可能确实无效,但他们给了病人信心:因为没有一个正规的肿瘤医生会告诉你癌症能治好,他们以负责任的科学态度,让你绝望。其次,对一个无法接受化疗的身体来说,尽量减少损伤性的药物干涉,本身就是治疗,无论是通过药物还是食物,甚至是一些安慰剂,这些都能给身体潜能发挥作用的机会。
而关于身体的潜能,西医学鼻祖希波克拉底早就说过:“最好的药物是身体的潜能”,这句话在当下特别珍贵,因为我们很多正规药物和治疗,就是以消灭压制身体潜能为代价的。从这个角度说,肿瘤治疗过程中的主动放弃或者客观贻误,也未必都是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