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疗养频道 > 疗养中心 > 医疗体检 > 心梗低龄化的原因 胸痛要当心

心梗低龄化的原因 胸痛要当心

2018-11-05 来源:王振涛大夫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近年来,心梗逐渐出现低龄化趋势,据初步统计,近来心梗发病人群中,30至40岁的青壮年占到了三成,而且有上升趋势。年轻人通常发病急,多数患者是初次发病,且没有先兆,极易造成心肌急性缺血性坏死,出现致死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危重症。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往多发于老年人的疾病逐渐有向低龄化发展的趋势,心梗也是。

33岁的孟先生救治过程回顾

7月14日17:00,孟先生在准备下班的时候,突然出现胸痛、胸闷,并且大汗淋漓,恶心想吐。他本人有3年的高血压病史,最近两年,频繁出现活动后压榨性疼痛,疼痛一般都在胸骨后方,每次休息几分钟就缓解了。可是,这次他胸痛持续了30分钟未缓解,他赶紧到当地医院就诊。

17:30:孟先生就诊当地卫生院,医院医生了解情况后,建议转院。

19:45:病人被送至当地大医院急诊。

19:46:急诊值班医生迅速安排病人做心电图。

19:49:病人心电图初步诊断是下壁和正后壁右室心梗,心内科医生立即启动胸痛急救流程,启动导管室。

20:10:医生与病人及家属沟通,交代病情及救治方案说明手术过程,治疗方案征得病人和家属同意。

20:25:病人被送到导管室

20:30:手术准备就绪

20:35:手术开始,造影见右冠中远端闭塞,放入3.5×38支架一枚。

高效的救治流程,成功的挽救了他的生命。

心梗低龄化的原因

近年来,心梗逐渐出现低龄化趋势,据初步统计,近来心梗发病人群中,30至40岁的青壮年占到了三成,而且有上升趋势。年轻人通常发病急,多数患者是初次发病,且没有先兆,极易造成心肌急性缺血性坏死,出现致死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危重症。也就是说,年轻人一旦发生心梗,猝死率比较高。

目前临床上,年轻人急性心梗主要由以下三个原因引起,首先是生存和心理压力过大,很多年轻人长期熬夜、加班,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精神状态。第二是体力劳动减少,很多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不健康,有些人因为太忙,有些人因为太懒,体力劳动或者说锻炼时间太少。最后是因为不健康的饮食习惯,高脂肪高糖高能量的饮食导致血液黏度增加及血栓形成的风险增高,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却并未引起年轻人的重视。

长期吸烟,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以及冠心病家族史等危险因素的年轻男性,尤其应注意防范心肌梗死。一旦出现持续胸痛、胸闷等典型症状,就要及时就医,排查病因。与老年人不同,年轻人发生心梗通常有明显诱因,如精神紧张、情绪激动、过度疲劳、饮食不节、嗜烟酗酒等,因此,年轻人一定要做到劳逸结合、适当锻炼、合理膳食、戒烟限酒。

胸痛拨打120

如果突然发病,病人及家属应立即拨打120,同时病人应立即平卧休息,禁止各类活动。心绞痛一般只持续3至5分钟,如果胸痛持续30分钟以上,并伴有大出汗等症状,很可能是发生了急性心梗。心肌梗塞是非常凶险的疾病,快速正确的救治是心梗预后的关键。资料显示,前3小时入院病者在接受手术后,心源性死亡率只有5.8%。

但一旦送医院时间延误到6小时以上,死亡率剧增到18.2%,高出两成。每一小时的延误,死亡率就相对增加10%。若能在“黄金6小时”内及时开通堵塞的血管,急性心梗的死亡率会明显下降。因此,发生心梗后,时间就是生命,要在第一时间拨打120,并将病人送到有医疗条件的医院救治。

急性心梗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虽然医学技术在不断发展,胸痛中心的模式能快速诊断、及时治疗、降低死亡率、改善临床预后,提升胸痛疾病整体救治水平,但如果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是不是更好呢?所以,趁现在还不晚,年轻人一定要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保护好自己的身体,远离急性心梗!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