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疗养频道 > 疗养方法 > 饮食疗养 > 中医养生重视调情志,情志不遂则伤及五脏、损伤脏腑精血

中医养生重视调情志,情志不遂则伤及五脏、损伤脏腑精血

2018-08-19 来源:人卫健康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当代心身医学研究证实,一切心理应激引起的情绪变化,主要通过中枢神经系统进而影响到自主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功能。

情志活动是脏腑功能活动的表现形式之一,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人有五脏化气,以生喜怒悲忧恐。”脏腑气血是情志变化的物质基础,《素问·八正神明论》说:“血气者,人之神。”《灵枢·平人绝谷》曰:“血脉和利,精神乃居。”是言血液充盈和调,则精神充沛,思维敏捷,情绪稳定。而血液的运行,须赖于气机的升降出入正常,故王冰说:“气和则神安”;“喜怒之所生,皆生于气”。因而情志之为病有以下特点。

从心而发

伤及五脏

情志为病会引起不同内脏伤害,即有其特异性。情志内应五脏,“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悲,肾在志为恐”,不同的情志变化可以伤及不同的脏腑,产生不同的病理变化。

怒伤肝

喜伤心

思伤脾

悲伤肺

恐伤肾

人生七情,尤以喜、怒、思最为多见,故所伤之脏以心、肝、脾居多。

情志致病不仅具有特异性,更具有同一性,即皆从心而发。因五脏之中,“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故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

扰乱

脏腑气机

人是天地之气交感的产物,人体生命活动突出地表现于气机的升降出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素问·六微旨大论》)。

气的运行有序则生命活动正常,反之则脏腑功能失调,气机紊乱而百病由生。非正常的情志刺激,常通过“气机”作用于相应的脏腑或多个脏腑而影响其正常的生理活动进而导致疾病的产生。

不同的情志致病所造成的气机变化的病理集结相异,如《素问·举痛论》说:“百病之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思则气结……惊则心无所依,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但情志致病所造成的气机失调方式并不是绝对的,如惊可致气乱,有时亦可引起气下等病理变化。

损伤

脏腑精血

脏腑精血是维持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过度的情志刺激可耗损脏腑精气,使脏腑功能失常而致病。

如《素问·举痛论》说:“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说明暴怒可致血随气逆,发生呕血。

《灵枢·本神》谓:“恐惧而不解则伤精……精时自下。”即指恐惧太过,五脏所藏之阴精失去统摄而耗散不止。

后世医家如李梴在《医学入门》中指出:“暴喜动心不能主血。”意即过喜则可耗损心血,导致精神涣散,神不守舍。

从整体而言,无论是气机的紊乱,还是精血的耗损,最终是破坏了人体阴阳的平衡协调。《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情志过激,可损阴伤阳,破坏机体的阴阳平衡。

如《素问·疏五过论》说:“暴怒伤阴,暴喜伤阳。”《灵枢·口问》说:“大惊卒恐则气血分离,阴阳破散,经络厥绝,脉道不通。阴阳相逆,卫气稽留,经脉空虚,血气不次,乃失其常。”

当代心身医学研究证实,一切心理应激引起的情绪变化,主要通过中枢神经系统进而影响到自主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功能。

自主神经反应具有人类进化中适应环境、保护机体免受伤害的特点。若这种反应过于强烈或维持时间过长,就有可能伤害到内脏了。

内分泌系统主要受大脑中下丘脑所分泌的各种相应激素通过负反馈作用进行控制。如此形成了相互制约和不断平衡的复杂联系。内分泌主要参与机体的各种代谢和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作用。随着神经生化的重大进展,各种情绪状态的改变,神经递质和各种肽类物质均发生改变。

在心理不适时可以产生免疫功能低下,主要表现在血液中的抗体与免疫球蛋白的水平低下,致使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削弱。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