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曾提到:人有八疵,不能不察。就是这些毛病,外以乱人,内以伤声,搅得正直的人都变得扭曲,一定要多加注意。
此“八疵”,进一步解释:非其事而事之,谓之摠;莫之顾而进之,谓之佞;希意道言,谓之谄;不择是非而言,谓之谀;好言人之恶,谓之谗;析交离亲,谓之贼;称誉诈伪以败恶人,谓之慝;不择善否,两容颊适,偷拔其所欲,谓之险。
一、不守其分,包揽事务
摠(总),非其事而事之,即不属于自己的各种事务都要管。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强调行事的主次。
不揽,不谋,不是事不关己的冷漠,而是行事恪守本分。
二、罔顾他人,逞舌之快
佞,莫之顾而进之。
没人理会,始终说而不停。纵横家鬼谷子曾说:“口者,心之门户。”古往今来,不少因不懂讷言,祸从口出。
隋唐武将贺若弼之父曾因“言语有失”遭人陷害,死前拿锥子刺穿了贺若弼的舌头,让他谨记口舌之祸。多年后的立储问题,贺若弼只摆明看法不轻议,才逃过一劫。谨言可贵,言语有度,才能言而有力。
三、揣度人心,卑微奉承
谄,希意道言,指卑微逢迎。
孔子说损者三友,“友便僻,友柔善,友便佞,损矣。”其中的“友便辟”就是阿谀奉承的朋友。他们不讲原则,甘愿把自己放在卑微的位置,多半受到利益驱使。
而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直”即正直,人品是交友的先决条件。
四、不辩是非,附和人言
谀,指不择是非而言。
罔顾是非标准,附和人言。《荀子?脩身》曰:“以不善和人者谓之谀。”君子修身,说话也是处事之道。
君子更应分清是非,慎言慎行,无论对事对人,才能有所裨益。
五、表里不一,言人之恶
谗,即假意逢迎的话语,甚至还在背后言人之恶。
有些人总觉得圆滑的说话之道才能事半功倍,可人前人后大相径庭,必定会令人对你失去信任。
六、搬弄是非,挑拨煽惑
贼,析交离亲,即挑拨。
战略中善用“离间计”,无可厚非。但为了一己私利,以挑唆手段达到目的的人,则缺乏容人的度量。
蔺相如口才了得,深得秦王的信任。廉颇嫉妒他身居高位,诋毁蔺相如,离间他和秦王。
蔺相如始终为大局对廉颇一再退让。以国家利益为重,把私人恩怨的小事抛在脑后,成就“将相和”。遇事不妨开诚布公,定能解除困惑与误会。
七、狡诈虚伪,诋毁他人
慝(恶),称誉诈伪以败恶人。
正气凛然的人,光明正大,心中从没有阴险狡诈的计谋,让人肃然起敬。
庄子眼中的善于伪装,心机深沉的人,只为利益而存。恶的根源,就在此。
八、不辨善恶,暗中获利
险,不择善否,两容颊适,偷拔其所欲。
“毁誉从来不可听,是非终久自分明”,我们需常怀明净的心,仔细分析,才能在纷繁中脱身。
人生的八种毛病,多与说话有关。在适当的场合,说适当的话,辞达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