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桩是我国武术传统的基本功,犹如万丈高楼之地基,无基则无以成高楼。站桩是武术中最独特的修炼方法。它是以静站的方法养练气息,增强力量,锻炼周身气血的活畅,达到强身、健身、养身、防身的目的。
站桩的桩字取义于“桩”,少林,武当,峨嵋各派拳法的修炼对站桩也极其重视,必须首先要练好蹲马、站桩。拳家有云:“未习打,先站桩”,“无腰无马不成功夫”。中国近代拳学改革家,拳学理论家,大成拳创始人王芗斋曾对站桩有过高度的评价:“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不动,不动之动乃是生生不已之动”。这些都说明了站桩在武功修炼过程中极其重要。
站桩的姿势,要领
两脚与肩同宽,脚尖向前平行站立,身体正直,小腹放松;两手抬至胸前,手指微张,两手相距20厘米,两手离胸约20厘米,环抱成半圆形;两手高不过肩、低不过脐;头正直,下鄂微内收。两眼向前平视,闭目或半闭目均可。口似张似闭,以鼻自然呼吸,臀部似坐非坐。
最基本的站桩补气法,在练习站桩前,应排空大小便,并把衣扣腰带松开,而且饭前、饭后一小时不宜练习。按照下面这简单6步,你会逐步充实肾精,大补元气,体壮长寿,坚而持久!
站桩时曲肘抬臂、屈膝下蹲,其目的就是让身体重心下降,使下面充实,下面充实了,肾精就会充实,肾精充实了,宗气运行通畅,心肺之气下降,肝肾之气上升,这样一来,人就进入了上虚下实的状态,就能健康长寿。
千百年来的实践证明,站桩是补充元气最好的方法之一。元气充满以后,人就会身强力壮,具有抵抗一切疾病的能力。许多身体健康的人长期站桩,他们都享有高寿。而一些体弱多病之人,通过站桩,一样从中获益。
1.脚:两脚呈内“八字”形站立,两手抬至胸前,两脚站得不能太宽,脚跟比肩稍宽一些,脚尖和肩宽度差不多。
2.头:头要正,百会上领,下颏微收。口微微闭,舌抵上腭,神情平静。目光平视,自然呼吸,全身放松。使周身上下气机平衡、和畅。
3.手:手指自然舒张,中间仿佛有一个气球,两手要小心翼翼地捧着它、抱着它,两臂圆撑,和身体环抱成半圆形,手的位置开始时可以放低一点,以后再慢慢上升,但两手高不过肩,低不过脐。
4.肩:肩部放松,不能绷紧,不能端肩膀。肩膀要很自然地耷拉着,往下松。这时锁骨、胸部有点沉,所以肩下松时还要往两侧外撑。有的人站桩时间一长就身上流汗,两手冰凉,原因就是肩肘没放松,气运行受阻。因此,在练习站桩前要把肩膀抖搂抖搂,放松地前后转一转。
5.膝:膝盖微屈,膝盖不能过足尖,大腿根部空虚,呈似坐非坐状态。
6.身体:上身挺直,不能塌腰翘臀。胸部微含,把背拉直。腹部放松微回收。会阴上提,尾闾下垂指向地面。会阴往上提,气就能往上升,配合着百会上领,这样上下气机连成了整体,气机平衡,内蕴充足,才能显现出“站如松”的挺拔英俊、内气浑厚的姿态。体内气机充足、通畅了,身形自己会往下矮。下矮时膝盖不能过脚尖,这样站桩既出功夫又长力气。但是一定要注意尾闾下垂,否则体内的气只上不下,气机上涌,失去平衡会导致血压升高。
站桩初期腿疼、腰疼、身累、身乏、脚胀、脚疼、腿胀、、、、、、等等状况是一个必然的过程,所以,必须适应,因此,继续站下去就是硬道理,要么傻站、要么继续站,没有捷径。
保持这个姿势,尽量放松全身,什么都不要想,让气血自然流动。一般至少站30分钟。开始练习站桩时,会觉得很费力气,膝盖、大腿酸痛。有的人还会哆嗦,这是正常的反应,没有关系,哆嗦劲儿过去慢慢就好了。腿酸痛时一定要坚持,忍耐一会儿,酸痛是因为你的身体内元气不足,无力支撑身体重量。
站桩14个注意事项
1、饭后一小时内,不可以站桩
2、站桩后半小时内,不要排大小便,特殊情况下不得低于一刻钟
3、站桩后半小时内不要洗澡(建议一个小时则为最佳)
4、站桩半小时后,方可进餐;
5、深夜或夜间不要在野外站桩;
6、雷电天气不要站桩;
7、不要在窗口迎风或是风口站桩;
8、饮酒后和醉酒后不宜站桩;
9、在情绪极度激烈时,如大悲、大喜、暴怒.等情况下,不要站桩;
10、站桩前后不要喝冷水、吃冷饮;
11、站桩后不可立即饮水;
12、着宽松的衣服站桩,衣领口要松开;
13、练站桩,最好要做到定时、定点;
14、练功时应注意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过犹不及。
等到这个部位的气慢慢充足之后,酸痛也就消失了,这时你的身体就会蹲得更低更稳了。大家一定要牢记,站桩站直了虽然省劲,但越直越没有效果,如果能蹲得低一点尽量蹲低。当然,身体下蹲时不要勉强往下坐,低到一定程度就行了。
站桩不仅是习武者走向武术圣殿的云梯,修炼精深功夫的捷径,也是功效卓著的医疗方法。站桩疗法的最大特点就是无副作用,不论室内室外,摆好姿势,站立不动,犹如树桩,自然呼吸,全身保持“松而不懈,紧而不僵”的状态,从而达到“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此其道生”的境地。
益气活血,化瘀通络。步长脑心通用于气虚血滞、脉络瘀阻所致中风中经络,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口眼歪斜、舌强语謇及胸痹心痛、胸闷、心悸、气短;脑梗塞、冠心病心绞痛属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33步长脑心通胶囊益气活血、化瘀通络。步长脑心通胶囊用于气虚血滞、脉络瘀阻所致中风中经络,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口眼歪斜、舌强语謇及胸痹心痛、胸闷、心悸、气短;脑梗塞、冠心病心绞痛属上述症候者。
健客价: ¥27清热利湿,化瘀散结。用于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属湿热瘀阻证,证见:尿频、尿急 尿淋沥,会阴、下腹或腰骶部坠胀或疼痛,阴囊潮湿等。
健客价: ¥42.5疏肝健脾,消热散淤,保肝护肝,软坚散结。用于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功能损害
健客价: ¥42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用于气血不足,心悸,失眠健忘,食少体倦,面色萎黄以及脾不统血所致的便血,崩漏,带下诸症。
健客价: ¥12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用于气阴两虚,心脉瘀阻所致的心悸不宁,气短乏力,胸闷胸痛;室性早搏、房室早搏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27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用于气阴两虚,心脉瘀阻所致的心悸不宁,气短乏力,胸闷胸痛;室性早搏、房室早搏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28补气活血,逐瘀通络。用于动脉硬化性脑梗塞恢复期中医辩证为气虚血瘀型中风中经络者,症见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口角歪斜,语言不利等。
健客价: ¥37养阴清热、清热活血。用于气阴两虚,脉络瘀阻所致的消渴病(糖尿病),证见:神疲乏力,肢麻疼痛,头晕耳鸣,自汗等。
健客价: ¥52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致的泻泄,症见体倦乏力、食少腹胀、便溏久泻、肛门下坠。
健客价: ¥12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用于心脾两虚,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昏头晕、肢倦乏力,食欲不振。
健客价: ¥11疏肝利胆,行气止痛。清热解毒排石,用于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胆管炎、胆囊手术后综合症及胆道功能性疾病。
健客价: ¥40活血化瘀,通经活络,行气止痛。冠心舒通胶囊用于胸痹心血瘀阻证,症见胸痛、胸闷、心慌、气短;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症候者。
健客价: ¥28主要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可改善心、脑缺血性症状。
健客价: ¥35疏肝解郁,化痰散结,活血止痛。用于肝郁气滞,痰瘀凝聚所致的乳腺增生,乳房胀痛。
健客价: ¥47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用于气血不足,心悸,失眠,食少乏力,面色萎黄,月经量少,色淡。
健客价: ¥19.5清热解毒,化瘀行滞,除湿止带。用于月经不调,痛经,附件炎,子宫内膜炎及盆腔炎等妇科炎症。
健客价: ¥39活血化瘀,益气止痛。适用于气虚血瘀所致的胸闷,胸痛,心悸,气短;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症候者。
健客价: ¥37理气解郁、化瘀散结、利胆排石,用于胆石病气滞证。症见:右上腹胀满疼痛,痛引肩背,胃脘痞满,厌食油腻。
健客价: ¥28温补心肾,活血化瘀。用于阳虚脉迟证,症见脉迟、脉结、心悸、胸闷、畏寒肢冷、腰膝酸软、气短乏力或头晕、舌质暗淡或有齿痕、或舌有瘀斑、瘀点等。
健客价: ¥43补肾,益气养血,提神醒脑。本品用于失眠健忘,精神不振,腰膝酸软,病后体虚。
健客价: ¥84理气止痛,和胃降。用于中焦气滞所致胃脘, 痞满胀痛,嗳气吞酸、浅表性胃炎等症状。
健客价: ¥281.由毛癣菌(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断发癣菌、紫色毛癣菌和疣状毛癣菌等)、狗小孢子菌和絮状表皮癣菌等引起的皮肤、头发和甲的感染。 2. 各种癣病(体癣、股癣、手足癣和头癣等)以及由念珠菌(白色念珠菌等)引起的皮肤酵母菌感染。 3.由皮霉菌引起的甲癣(甲真菌感染)。
健客价: ¥31熄风涤痰,逐瘀止痛。用于偏头痛,紧张性头痛属痰瘀阻络证,证见:痛势甚剧,或攻冲作痛,或痛如锥刺,或连及目齿,伴目眩畏光,胸闷脘胀,恶心呕吐,急躁易怒,反复发作。
健客价: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