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疗养频道 > 疗养方法 > 心理疗养 > “随大流”与“赶时髦”,您会从众吗?

“随大流”与“赶时髦”,您会从众吗?

2018-02-06 来源:广州市干部疗养院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从众有时有害(有些人会因为从众而酒后开车、欺凌他人),有时有益(从众可以阻止人们在剧场排队买票时插队),有时却又无关紧要(跟随新的时尚和潮流)。
您也许经历过这个场面:当一场演出结束后,铁粉们开始起立鼓掌呐喊,接着紧邻的观众也开始起立加入。现在,起立鼓掌的浪潮影响了比较冷静的观众,他们也从舒适的椅子上站了起来,给予了礼节性的喝彩。可是,您还想坐着(“这个演出也没有那么十分出色嘛”)。但是,当起立喝彩的浪潮扫过您时,您还会独自坐着么?成为少数的与众不同者,真的很不容易。也许您会随着人群一起起立,至少短暂地应和一下。
 
这种类似的场面时常会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中,这不由得引发我们一些思考:群体是由不同特点的个体组成的,为什么他们的行为常常如此一致?是从众、是盲从?这种“随大流”或“赶时髦”有益还是有害?什么情况下,人们会从众?…
 
社会心理学:从众心理
 
从众有益or有害?
 
从众有时有害(有些人会因为从众而酒后开车、欺凌他人),有时有益(从众可以阻止人们在剧场排队买票时插队),有时却又无关紧要(跟随新的时尚和潮流)。
 
西方个人主义文化并不赞赏屈从于同伴压力,因此,“从众”往往含有消极的价值判断。而中国的语言文字对从众的态度既有消极诸如“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等,也会有诸如“众口如一”“众心成城”等积极含义。
 
从众不仅仅是与他人一起行动,还指个人受他人行动的影响。所以,从众指的是“根据他人而做出的行为或信念的改变”。
 
作为人群的一份子,当您认为今年冬天短靴比长靴更时尚,您是否受到从众的影响?当一个演讲结束后,您起立鼓掌,是否受到从众的影响?答案并不确定。个人是否从众的关键是,当您脱离群体时,您的行为与信念是否仍然保持不变。如果只有您一个听众,您会起立鼓掌么?

是什么引发了从众行为呢?
 
个体屈服于群体可能是因为(1)想获得群体的接纳和免遭拒绝,或者(2)获得重要信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家莫顿·多伊奇和哈罗德·杰勒德把这两种引发从众的因素命名为规范影响和信息影响。第一种源于我们想获得别人喜欢的渴望,第二种源于我们想正确行事的渴望。
 
绝大多数人都知道,社会拒绝令人痛苦。如果我们偏离了群体规范,常常要付出情感代价。一个研究中脑部扫描的结果显示:团体评价带来的痛苦所激活的脑区,和个人博彩决策失败带来的痛苦不同。
 
有时偏离群体的巨大代价会使人违心地附和群体,或至少压抑自己的反对性意见。特别对于那些看到过其他人因违反群体规范而遭人嘲笑,规范性影响更易导致从众和服从。
 
另一方面,信息影响会导致人们接纳。信息影响来自于他人提供的事实依据。当现实情境比较模糊,他人可能就会成为有价值的信息来源。
 
如果任务难度比较大,个体感到自己无力胜任,也就是个体关心行为的正确性时,从众行为也容易出现——这些都是信息影响。
 
在实验情境中,可以更容易分离规范影响和信息影响。而在现实情境中,这两种影响往往一起起着作用。
 
什么情况下人们更易从众呢?
 
群体规模
 
在实验情境中发现规模较小的群体就可以引起较大的效应。5个人的团体足以使被试产生稳定的从众倾向。而多个小群体的一致意见也会使得某个观点更为可信。
 
一致性
 
在当有人做出另类的回答破坏群体的一致性时,个体的从众行为也会大大降低。在生活实践中,如果能找到某个人的意见和自己立场一致的话,那么我们为某件事站出来就容易的多。
 
凝聚力
 
群体之外的人提出的少数派观点,对我们的而影响要小于我们自己群体内的少数派观点。异性恋者为同性恋的权利呼吁,其对异性恋者的影响会比同性恋者自己呼吁更为有效。
 
地位
 
和我们的经验一样,地位高的人往往有更大的影响力。关于服从的实验研究也报告:地位低的人比地位高的人更愿意服从研究者的命令。
 
公开的反应
 
人们必须面对他人作出反应时要比私下里回答时表现出更多的从众行为。在匿名的投票中,我们更容易坚持自己的观点。
 
事前承诺
 
个体一旦在公众面前做出了承诺,常常就会坚持到底,很少屈服于社会压力。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