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这个更复杂也更难缠的上火,不是因为吃,而是因为想,想法、念头太多,自己又没能力实现的时候,更会上火,所谓着急上火嘛。
欲望越低,人越幸福
对此,有个公式:
欲望—实力=上火,欲望和实力差得越多,越容易上火。
这个公式是中国中医科学院陈小野教授的原创,因为他发现,现在的人比过去的人更容易上火,而这并不是身体的火力过旺使然,而是因为杂念多。过去社会的机会不如现在多,生活也没有现在好,但过去人的幸福感却比现在强,为什么呢?
因为相对闭塞、落后的时候,人们的视野小,见识窄,欲望也就低,一亩三分地,老婆孩子热炕头就觉得幸福了,现在不是,你有三分地,人家还有万顷良田。
但是,欲望大了,人的本事跟不上,就会眼看着机会得不到,便宜沾不上而干着急,因为着急而上火。更麻烦的是,欲望的扩大非常容易,所以才有“欲壑难填”这个成语嘛,但是能力的提高却因人而异,当人过高估计自己时,就更容易上火,因为他总觉得自己的目标是对的,比如觉得就该每年给自己加薪一次,自己的业绩就应该得到赞许,但并不知道这个目标已经超过自己的实力,并不知道瞄准这个目标开始,就是在自己为难自己。
这样一来,一旦结果和愿望不符,自然要生气,要上火,他们即便在饮食上非常注意,但也拦不住上火的发生,不是因为外因,而是因为自己,他们被欲望,被自己设定的目标拽得不得安生。
怎样从根本上“灭火”?
既然如此,解决的办法也简单,减少欲望、降低目标。很多人信奉了宗教之后,心里会平静很多,甚至疾病因此逐渐恢复,因为不管哪种宗教,就是以不同的理论达到减少欲望的目的。换句话说,就算你不信教,只要能自身调整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就能达到“大隐隐于市”的效果,就会不上火,俗话说的“心静自然凉”也包含这种意思。
除了减少欲望,降低目标,已经上火的人也可以借助药物,肺火胃火者适合单纯的去火药,比如黄连上清,牛黄解毒之类,对他们来说,泻肚就是泻火。但因为欲望超过实力而导致的心火,不仅不能通过泻肚来去除,而且心火最容易伤阴,去心火必须配合补肾水,为的是使水火相济,把浮越在上面的火引下来,什么时候就属于心火,需要引火归元了呢?
典型的表现是:心烦,失眠,舌尖红,口疮长在舌尖上,小便黄。这时候可以试试“牛黄清心丸”,但更多的上火是慢性的长期的,那些未遂的欲望已经成了心结,会无声无息地伤阴,他们可能已经过了失眠心烦这种心火旺盛的阶段,只是头面部不断有类似上火的感觉,比如长痘痘,眼睛红肿,干涩,慢性咽炎,头昏,血压高,但腰以下部位却明显的怕冷,无力,或者是自己都能感觉本身是个虚性体质,却不断的上火,这就是水火不济的结果。
佟道的“清安足贴”就是为这种水火不济者量身定做的,把它贴在足底涌泉穴上,第二天早上揭掉,晚上入睡前再贴,如此三五天后就会感到明显的效果,贴之前最好在药贴上滴上几滴醋,这样能加强药物的渗出,如此坚持两周左右,将肾水培补茁壮了,才能自动的引火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