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抑郁,这是一种很容易和抑郁症混淆的疾病,发作时的表现和抑郁症可以没有任何区别,非常容易造成误诊,有时候甚至医生也拿不准,很头痛。虽然它和抑郁症同属于心境障碍,但它们的疾病规律、治疗原则都不相同。如果把这种病误诊为抑郁症,给予抗抑郁药治疗,常常疗效不好,甚至使疾病恶化,治疗起来更加棘手。对患者来说,这关系到预后,影响将来生活质量、降低回归社会的可能性等。
下面我就为大家简要介绍一下这种疾病———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一般常被称为“双相抑郁”(与此相应,我们常说的抑郁症也可以称为“单项抑郁”)。
前面说了,双相抑郁发作时的表现,可以和抑郁症一模一样,因此,我们有时候根本无法根据患者的表现作出很好的区分,也没有任何可信的仪器或检查手段能做出明确的判断。最有力、最容易的办法就是详细了解病史,了解患者本次抑郁发作之前,有没有出现过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如果有,再排除其他可能,则为双相抑郁。
这种办法诊断出来的双相抑郁是可信的,但是有个不足:会漏诊一部分双相抑郁的患者。
双相情感障碍常有两种典型的发作形式,一种是躁狂或轻躁狂发作,一种是抑郁发作。同一个患者常常上一次是躁狂发作,下一次就变成了抑郁发作,然后也可能出现躁狂和抑郁混合在一起的发作。也有些患者会先是抑郁发作,以后才出现躁狂发作或轻躁狂发作。
事实上,后一种情况更多见。也就是说,大多数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首次发作时都是抑郁发作。而且无论你已经有过多少次抑郁发作(即使以前从来没有过躁狂或轻躁狂发作),也无法100%保证将来不会有躁狂发作,而一旦有躁狂发作,就应该更改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可见,每一个抑郁症患者都有被误诊的可能。
那么,问题来了。一个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如果第一次,甚至前几次发作都表现为抑郁症状,我们能识别出来吗?
答案是:很难!按照目前的诊断标准,只能先诊断为抑郁症,只有以后出现了躁狂、轻躁狂发作,才更改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
所以,现在临床上诊断为抑郁症的患者,其中有一部分其实是双相障碍患者。有的书上说大约5%-10%,也有的认为超过10%的抑郁症患者将来会更改诊断为双相障碍,甚至有人说这个比例高达20-50%。有调查发现,35%的抑郁症患者接受抗抑郁药治疗过程中转为躁狂或轻躁狂而成为双相障碍。
怎么知道过去是否有过躁狂发作呢?下面的问题或许会有帮助,如果你过去曾经有过下面这些表现,一定要告知医生。
那么,对于只有抑郁发作的患者,我们该怎么办呢,是该按抑郁症治疗,还是按照双相抑郁治疗呢?
根据我们上面的统计数据来看,转为躁狂发作的毕竟是少数。因此,一般认为还是先按照抑郁症治疗,概率上讲,正确的可能性更大。但是,治疗过程中一定要密切观察,一旦发现有转为躁狂发作的迹象,需要立即停用抗抑郁药,改为心境稳定剂治疗。
记住,这很重要,我再说一遍,头脑中一定要有个概念,一旦出现躁狂或轻躁狂的迹象,一定要及时告诉你的门诊医生。不然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这样的例子很多,自从我公布了自己的微信号之后,很多抑郁症患者加我为微信好友。
其中就有几个好友开始的时候是很明显的抑郁发作,朋友圈里很少看到他们的踪迹。可是没过多久,他们逐渐就像换了一个人一样,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他们每天开心的不得了,精神特别好,几乎很少睡觉,整天从早忙到晚也不觉得累,一天发几十个朋友圈信息,全都是在晒幸福,晒旅游,晒成绩,晒理想……然后给我发信息,谈自己的伟大理想,要为家里、为社会、为抑郁症患者做贡献,要写书、要拍公益电影、要研究抗抑郁新疗法……每当这时,我都会心头一紧:他们躁狂了,得赶紧停用抗抑郁药,改为心境稳定剂治疗。但此时的他们,正沉浸在这种“自我感觉良好”的状态中,怎么可能听从我的建议呢?我也不能跑过去给他们强行治疗啊,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走在错误的路上。
作为精神科医生,这种无奈感必将伴随我们一生了吧!只希望大家能对各种精神疾病、对我们精神科医生能多一些了解,少一些偏见,相信我们的诊断指南和治疗指南都是千锤百炼才出来的,是目前最值得信赖的方案。你如果有质疑,起码也找个有说服力的证据,不要随便听信某个巫婆神汉、小诊所的谣言,他们的很多理论太容易出来了,拍拍脑袋就行,却可能耽误了正规诊治的良机。
扯远了,我们继续来谈该怎样治疗。很显然,给所有抑郁发作的患者都应用抗抑郁药治疗,疗效不好不说,还可能增加转为躁狂发作的风险,并不是理想的办法。而如果都按照双相抑郁来治疗,也可能会增加不必要的负担,比如可能增加药物副反应和经济负担等,也不是理想的办法。
那么,对于某个只有抑郁发作的患者,有没有办法区分,到底是抑郁症还是双相抑郁呢?
这是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医生们也在努力解决这个难题,幸运的是,有了一些成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做出预测:比如,发病年龄越小,将来是双相的可能性越大;25岁前有多次起病急,缓解快的抑郁发作者,发展为双相障碍的可能性大;还有病前性格暴躁、容易发脾气者,抑郁发作时的表现不典型者,家族中,尤其是一级亲属中有双相障碍患者的,发展为双相的可能性都要大一些。
因此,对于有上面这些“危险因素”的患者,医生有时候会根据经验,应用情绪稳定剂治疗,这样可以降低误诊带来的风险。
除了碳酸锂、抗癫痫药等经典的情绪稳定剂之外,很多非典型的抗精神病药,比如奥氮平、喹硫平、阿立哌唑、利培酮等,也可以作为心境稳定剂,或者增效剂。所以,如果你是抑郁症的患者,医生却给你开了这些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只要是正规的精神科医院,一般大可以放心,医生没有开错药。
但是,限于目前的医疗发展水平,我们明知道这些诊断为抑郁症的患者中,会有一小部分其实是双相抑郁的患者,但是他们都蒙着面,我们分辨不出来,只能耐心等待他们自己露出蛛丝马迹。欣慰的是,只要做好准备,亡羊补牢,及时处理,大部分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也能获得良好的预后。
总体上说,双相情感障碍比抑郁症更复杂,方方面面都复杂,今天只是抛砖引玉,让大家有个初步的了解,最后的诊断和治疗,还得交给专业的医生才行。
适用于伴有或不伴有先兆症状的偏头痛的急性治疗。
健客价: ¥23适用于伴有或不伴有先兆症状的偏头痛的急性治疗。
健客价: ¥45彼迈乐盐酸舍曲林片:主要用于抑郁症,亦可用于治疗强迫症。 荷氏B族维生素片:补充多种B族维生素。 顺气安神丸:调节“粘”热,镇静安神。用于“赫依”,“粘”热交争,山川间热,发烧,“赫依”引起的癫狂,昏迷,心神不安。
健客价: ¥540丹同静用于成人有先或无先兆偏头痛的急性发作。
健客价: ¥43养血平肝,活血通络。用于血虚肝旺所致头痛,眩晕眼花,心烦易怒,失眠多梦。
健客价: ¥261、脑供血不足,椎动脉缺血,脑血栓形成后等。2、耳鸣,脑晕。3、偏头痛预防。4、癫痫辅佐治疗。
健客价: ¥6用于神经衰弱、头痛、偏头痛等症。
健客价: ¥11用于神经衰弱、头痛、偏头痛等症。
健客价: ¥38养血平肝,活血通络。用于血虚肝亢所致的头痛,眩晕眼花,心烦易怒,失眠多梦。
健客价: ¥36用于成人有或无先兆的偏头痛发作的急性治疗。不适用于预防偏头痛,不适用于半身不遂或基底部偏头痛患者。
健客价: ¥118用于成人及6-17岁儿童有或无先天的偏头痛发作的急性治疗。不适用于预防偏头痛,不适用于半身不遂或基底部偏头痛患者。
健客价: ¥68用于神经衰弱、头痛、偏头痛等症。
健客价: ¥6疏风活络,止痛利窍。用于全头痛、偏头痛及局部头痛。
健客价: ¥17.5熄风涤痰,逐瘀止痛。用于偏头痛,紧张性头痛属痰瘀阻络证,证见:痛势甚剧,或攻冲作痛,或痛如锥刺,或连及目齿,伴目眩畏光,胸闷脘胀,恶心呕吐,急躁易怒,反复发作。
健客价: ¥35平肝熄风,散瘀通络,解痉止痛。用于肝阳上亢,瘀血阻络所致的头痛,背痛颈酸,烦燥易怒。
健客价: ¥40养血祛风,散寒止痛。用于外感风寒、瘀血阻滞或血虚失养所致的偏正头痛、恶寒、鼻塞。
健客价: ¥15养血祛风,散寒止痛。用于外感风寒、瘀血阻滞或血虚失养所致的偏正头痛、恶寒、鼻塞。
健客价: ¥6.3适用于缓解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四肢酸痛、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咽痛等症状。
健客价: ¥3典型(有先兆)或非典型(无先兆)偏头痛的预防性治疗。由前庭功能紊乱引起的眩晕的对症治疗。
健客价: ¥301.脑血供不足,椎动脉缺血,脑血栓形成后等。 2.耳鸣,脑晕。 3.偏头痛预防。 4.癫痫辅助治疗。
健客价: ¥51.典型(有先兆)或非典型(无先兆)偏头痛的预防性治疗。 2.由前庭功能紊乱引起的眩晕的对症治疗。
健客价: ¥111.脑供血不足,椎动脉缺血,脑血栓形成后等。 2.耳鸣,脑晕。3.偏头痛预防。4.癫痫辅助治疗。
健客价: ¥9(1)脑血供不足,椎动脉缺血,脑血栓形成后等。(2)耳鸣,脑晕。(3)偏头痛预防。(4)癫痫辅助治疗。
健客价: ¥8(1)脑血供不足,椎动脉缺血,脑血栓形成后等。 (2)耳鸣,脑晕。 (3)偏头痛预防。 (4)癫痫辅助治疗。
健客价: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