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不少家庭选择要二宝。然而,在迎接新生命的喜悦中,许多家庭也面临了并不熟知的“产后抑郁”的困扰。产后抑郁症究竟有多严重?该如何正确面对?
从艾琳的产后抑郁悲剧谈起
2015年初,36岁的英国母亲艾琳因患产后抑郁,在家中将自己9个月的女儿捂口鼻最终导致其窒息死亡。这起令人悲伤的案件,引起了英国当地各方的重视。产后抑郁症对女性及其家庭的影响重新被热议,社会福利与医疗机构也对事件的发生做出反思。虽然产后经历抑郁而伤害自己的孩子致死的案例,发生概率很低,但英国的研究数据显示,有10%-15%的女性在怀孕期间和产后第一年受到抑郁与焦虑的困扰,而在我国这个数据可能会更高。
(图为母亲艾琳和她的女儿克洛伊,摘自BBC新闻)
随着大众对产后抑郁症的逐渐关注,越来越多的女性愿意站出来告诉大家自己正在或曾经被产后抑郁所困扰。备受年轻人喜爱的美国女星海顿·潘妮蒂尔(HaydenPanettiere),今年五月在自己的社交平台公布,自己的生活备受产后抑郁的困扰,同时也在积极寻求专业的治疗。
“我正在经历的产后抑郁影响到了我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但我并没有被那些不健康的应对方式所困住,而选择了花些时间去全面地反思我的健康和生活,祝我好运吧!”——海顿·潘妮蒂尔
为何“为母之痛”口难开?
在艾琳事件后,英国当地心理福利委员会(MentalWelfareCommissionforScotland)在今年九月公布了长达36页的调查报告。艾琳在接受调查人员访谈时讲到,在生克洛伊前与自己的伴侣是十分期待这个孩子降临的,但随着女儿不断长大,自己越来越感到压力和情绪低落。而艾琳并未表达出有想要伤害自己和孩子的想法,在外人看来,家里一切井井有条,似乎令人感觉一切安好。调查报告的结论中提到,当母亲们担心被评判、被质疑照顾孩子的能力时,会倾向于让专家相信她们表达出的想法,而隐藏内心真实的想法。
迎接新生命是非常令人欣喜的事,但也正因此,很多受产后抑郁困扰的女性都在默默地忍受着痛苦。她们无法大胆地讲出自己在产后遇到的困难,如照顾婴儿需求的疲惫与无助感、产后身体恢复中的不适、失控的情绪等,担心说出来会被别人指指点点,被认为是一个“不合格”的母亲。
特别是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也有对母亲的解读和期待,从古至今也有很多的诗词文学作品描写和赞美令人感到温暖和向往的母爱。很多年轻女性特别是高龄产妇,对自己初为人母有很多期待与要求,希望在孩子出生后,可以做得比自己父母更胜任,希望自己可以做满足孩子各种需求的“理想的妈妈”。即使付出很多努力,仍然觉得做得不足够,感觉亏欠孩子,即便是时刻守护着孩子,仍然觉得漏掉了某些责任。
认识产后抑郁
普遍观念认为,有了孩子之后会增加很多幸福与快乐,但数据和事实恰恰相反。60%-80%的女性在产后会因体内激素变化经历短暂的情绪起伏,会感到疲乏、害怕和孤独,会大哭,会感到抓狂和歇斯底里,这样的现象通常出现在产后的第三至第五天,一般会在产后两到三周内自行消失。这是我们一般俗称的婴儿忧郁症状(BabyBlues),只要有帮助和支持,充足的休息,就可以重新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而产后抑郁症(PPD)与婴儿忧郁症不同,它不会自行消失,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持续数周或数月。在生产后前6个月是抑郁症的高风险时期,发病率大致为13%-19%(O’Hara&McCabe,2013)。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在发展中国家,20%的母亲在孩子出生后经历临床意义上的抑郁。研究显示,在中国的发病率可能高达37.5%(Xu,etc.,2010)。在艾琳的案例中,她在生第二个孩子的时候患上产后抑郁症,在生第三胎时复发。
所有准备要二胎的爸爸妈妈看过来:产后抑郁的复发率高达20%-30%,也就是说曾经患有产后抑郁的妈妈在随后的二胎或多胎生产后,复发的概率更高。
产后抑郁中被忽视的代际创伤
产后抑郁在生活中常被解释为生物因素引发,常见的说法是女性因妊娠后出现剧烈的生理变化,而导致抑郁的情绪。然而,只用生理上的荷尔蒙等变化来解释是不充分的。
产后抑郁一般是由多个因素引发,包括遗传基因(亲属间会倾向于更类似的情绪表达),长期睡眠不足及疲劳,对照顾新生儿无从下手,缺少支持关怀等(Kleiman&Raskin,2013)。而从精神分析的视角看,产后抑郁是一种非常突出的与母女关系有关的障碍(IkiFreud,1997)。很多新手母亲会发现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无论是语气还是情绪发泄的方式,会越来越像儿时印象中的母亲(特别是像自己从小就抗拒的母亲,这是真正恐怖的事)。
上述艾琳事件的调查报告显示,她早期有着坎坷的成长经历,她在四岁时父母离异,还未成年的艾琳在十七岁时离开家。她在二十岁时生下第一个孩子,二十七岁第二个孩子出生,也是在生产第二个孩子的时候,患上了产后抑郁症。
在生第三胎克洛伊的那段时间,艾琳与母亲和同胞关系糟糕,与伴侣分居数月,面临诸多压力。我们可以想象在小女儿出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艾琳是非常缺乏支持的,同时与母亲的关系持续恶化。
母亲曾一度抛弃艾琳,令人遗憾且悲伤的是艾琳也在抑郁症的折磨下“抛弃”了自己的女儿,这样看似巧合的现象就是临床心理工作中经常会提到的创伤的代际传承。另一方面,每一个在分娩阶段的女性,都渴望得到母亲的支持和关爱,内心会藏着一个自己未被完好照顾的童年,但现实情况是无法获得母亲的支持,眼前还有一个真实的小孩要被照看,这就更加令人感到绝望和愤怒。
父亲同样可能经历产后抑郁
艾琳与伴侣在孩子出生后关系一度紧张,随后分居,从克洛伊四个月大开始,伴侣双方只通过法律信件进行联络。事件发生后,克洛伊的父亲向专业人员透露,此前是知道艾琳有产后抑郁的困扰的,但没有预期到会这么严重。
伴侣的缺席也让产后抑郁的症状很难被发现和及早获得帮助。研究报告中也强调,父亲在孩子出生前后,对于及早发现母亲的精神状态的变化,起着关键作用。因此,保证孕育新生命的过程的安全,应该是父母共同参与的结果。尤其在中国,女性在产后得到的家人和丈夫的照料是很不充足的,很多时候,全家人的关注点都转移到了孩子身上,这也大大提升了中国女性患产后抑郁的风险(Xie,etc.,2010)。
传统观念认为,产后抑郁只是母亲的问题。但很多研究已经证实,如果伴侣患产后抑郁,男性同样经历抑郁症状的比例可高达50%(Letourneau,etc.,2012)。当孩子降临到家庭,随之而来的是家庭情绪平衡被打破,父亲受关注程度随之降低,特别是当伴侣陷入产后抑郁的低谷时,父亲往往会感到不知所措、孤立无援和深深的恐惧。
因为男性的抑郁症状常常不那么“经典”,而显得不那么突出。通常,男性的抑郁表现是因为需要满足伴侣和婴儿无穷尽的需要而感觉到压力、疲惫与愤怒,也同时会有怨恨、受挫的强烈感受。当父母双方都陷入抑郁的状态时,受损害的不仅仅是夫妻之间的亲密关系,孩子的身心发展也会受到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丈夫能参与到护理妻子和康复治疗计划中,对他们的看护角色给予支持是十分必要的。在寻求专业帮助的时候,夫妻家庭心理治疗不失为一个有益的选择。
如何从“产后抑郁”中走出来?
产后抑郁症可以得到治疗,及早发现会让一切感觉不同:
一、世界上没有完美的母亲,当你因感到自己做得不够好而内疚或自责时,为了你自己的身心健康、为了孩子,放下对于母亲过于浪漫化的幻想,尝试克服羞耻感,将你正在体验到的困难告诉你的伴侣或其他家人,让他们理解产后抑郁的症状,让家人知道他们的支持与理解对你有多重要。
二、产后抑郁和任何其他病痛一样,需要专业的医护治疗。你需尽可能及时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例如,将你的抑郁症状和药物对母乳喂养的影响的担心告诉你的妇产科医生、精神科医生或心理咨询师,听听他们的办法和建议。产后抑郁的症状可能包括:(如果对下面的4-5项表示认同,且症状持续两周以上,建议寻求专业支持。)
1.不管做什么都觉得心里压抑。
2.每天至少哭一次。
3.一直或大部分时间里都觉得悲伤。
4.无法集中注意力。
5.以前的最爱,现在感到索然无味。
6.虽然身体已经恢复,但对做爱毫无兴趣。
7.即使宝宝已经睡了,我还是失眠。
8.挫败感。
9.体力不支。
10.没有胃口和食欲(或者暴饮暴食)。
11.郁郁寡欢。
12.焦躁易怒,有时甚至也会对宝宝抓狂,对丈夫更是毫无耐心。
13.对未来感到无助。
14.感觉永远也摆脱不了这种情绪。
15.受这种情绪的困扰甚至会产生轻生的念头。
三、开始学习与产后抑郁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尝试理解自己的身心反应。在此,笔者推荐一本可读性非常高的书,希望可以帮助所有经历产后抑郁困扰的家庭,驱散羞愧和阴霾,重获幸福的家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