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疗养频道 > 疗养资讯 > 疗养动态 > 我国抗震神器问世,抗震活命如何做?

我国抗震神器问世,抗震活命如何做?

2017-09-14 来源:健客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作为自然界中毁灭性最高的灾害之一,人们谈及地震就会为之恐慌,近来,一种可以让建筑物抵销80%地震能量的“抗震神器”问世了,而且这种“抗震神器”还是利用火箭发动机的原理研发出来的,火箭和抗震神器,这到底是怎么结合到一块儿的?

  我国抗震神器问世,抗震活命如何做?

  今年的8月8日,四川九寨沟发生7.0级地震,相隔一天,新疆博尔塔拉州精河县又发生6.6级地震。

  作为自然界中毁灭性最高的灾害之一,人们谈及地震就会为之恐慌,近来,一种可以让建筑物抵销80%地震能量的“抗震神器”问世了,而且这种“抗震神器”还是利用火箭发动机的原理研发出来的,火箭和抗震神器,这到底是怎么结合到一块儿的?

  航天科技四院80%收益来自民品资源共享共同发展

  8月的最后一天,位于陕西省渭南市的大荔县实验小学迎来了孩子们开学前的报到日。

  让孩子们除了迎接他们的新老师、新同学还有崭新的、高标准的教学楼。这所占地80亩的大荔县实验小学洛滨校区于两个月前刚刚竣工,三栋教学楼能够容纳3600名学生。之所以说建筑标准高,是因为在每一栋教学楼的下面增添了一种神秘的建筑部件-“隔震支座”,是建筑抵抗地震的有效装备。

  孩子们报到的同时,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四院41所的唐春昱和赵新男打开了教学楼的一处通风口,下到建筑的底部。隔震支座每6米一个,呈网状分布,在这个地下空间有30个,支撑着整栋教学楼,同时肩负起抗震的工作。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四院41所固体火箭发动机首席专家尤军峰:地震波最厉害的就是横波,地面是横向摆动。瞬间这个楼房就会倒塌。

  传统的抗震技术是把建筑物上部结构和基础牢固地连接在一起,就是把房子盖得更结实,用更粗的钢筋、更多的混凝土浇注,但这样抗震效果并不理想。而隔震支座则是在上部结构与地基之间增加隔震层,安装橡胶隔震支座,起到与地面的软连接,通过这样的技术,可以把地震80%左右的能量抵消掉。而这样的抗震技术竟然来源于火箭发动机。正是研发火箭固体发动机的设计师们研发了这项技术。

  位于陕西西安城郊的一处工厂内,炼胶师祁向礼开始对炼好的橡胶像揉面一样进行挤压。祁向礼炼的这种橡胶延伸率高达600%,能达到航天级橡胶的材质要求。反复挤压是为了让橡胶里的配方充分融合,制作完成的隔震支座能做到与建筑同寿命,没有发生地震不用更换,而橡胶配方正是航天人的得意之作。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四院41所固体火箭发动机首席专家尤军峰:运载火箭或者导弹一放十年二十年,不能老化,硬了不行、性能变了也不行。

  拓展阅读:别再传播抗震活命三角区了,老实钻桌子才是保命关键

  昨天推荐了几个可以给小朋友讲解地震安全的产品(点击查看:给宝宝讲地震安全的绘本、动画、App,你可以试试看)。之后在留言中发现了一个原来没想到的问题,最近几年,关于地震自救的一个错误观念:地震想活命不要躲在桌子下面,而是去三角区,至今仍然流传广泛。

  在这里提到的“活命三角区”,是说在地震的时候,不应该钻到桌子底下去,而是要找到一个结实的物体在旁边躲着,比如床、柜子、汽车旁边,这样倒塌的建筑物会和物体形成一个三角的空间,从而能让人活下来。

  地震活命三角区(TriangleofLife)的理论是来自一名叫DougCopp的救灾人员,他认为传统的钻桌子自救方法在现代楼宇地震坍塌的环境下意义不大,垮塌的楼层结构会压坏避难用的桌子或者床,只有躲在三角区才能活命。

  Copp收集了很多灾区建筑物中形成的三角区相片,并放在写的一些文章中,建议在地震发生时,马上躲避到三角区,而不是桌子等掩护物下面。他认为权威机构推荐的“Drop,Cover,andHoldOn(蹲下、掩护、稳住)”,也就是俗称的钻桌子方式是害人的。

  因为看上去很有道理,并且配有很多图片,三角区理论很快在欧美通过email等方式扩散。汶川地震之后,在中国的媒体或者网络上也开始快速传播。很多人都因此认为这是取代钻桌子的更正确安全的方式。甚至人民日报还曾经将三角区理论变成朗朗上口的三字经......

  这是真的么?

  三角区理论已经传播了十几年,各国的抗灾权威机构都没有改掉被Copp认为是“害人、过时”的建议。并不是各位专家太古板,而是相比三角区,传统的安全建议才是真正有效和实用的。

  我们下面来分开解释一下:

  我们总是在电视上看到惨痛的地震中心灾区,大片的楼房垮塌。但实际上,这只是受害的很小一部分。

  高强度的地震虽然可怕,但它只占地震次数中的一小部分,绝大部分地震,其实并不会造成楼房垮塌(豆腐渣除外)。即便是发生了高强度地震,除震中地区外,还有大部分受灾地区遇到的地震烈度并不是那么高,地震并不等于楼宇坍塌,这只是很小一部分。

  地震造成的人身伤害事件,绝大部分是发生在楼宇没有坍塌的时候。绝大部分的地震受灾人民,是在楼房主体还安好的情况下,遇到摔伤、被掉落的物体砸伤、走路被玻璃割伤等等。因为这些原因致死的人数也不少,这是地震造成的伤亡事件中最主要的部分。

  所以,即便你生活在日本、台湾、我国西南这些地震带上,你所遭遇到的地震中,大部分仍然是一般烈度的,而你在地震过程中所遇到的风险,仍然也是被掉落物砸伤或者摔伤的问题。

  所以在这个时候如果你选择相信三角区理论,跑去蹲墙角、柜角之类的,而没有躲进掩护物下面的后果,不仅仅是将自己暴露给四处乱飞的物体、掉落的墙体碎块、飞溅的玻璃碎片等等,同时,柜子这些物体如果没有预先固定好,翻倒砸下来,则更容易造成伤害。即使你所处的位置可以形成三角区,但在三角区形成之前,你就很有可能已经被掉落,乱飞的物体砸中了。

  所以要做的就是学习志明同学,蹲下、找桌子等掩体、抓住固定住自己。

  如果发觉地震时,你正在床上睡觉,美国红十字会的建议是,呆在床上不要动,身体蜷缩起来并抓牢,用枕头保护住你的头部。

  等到地震结束之后,要快速拿着抗灾、急救的物品撤离到附近安全的空地上,而不是像上图两位同志那样待在酒店里吵出个子丑寅卯出来。

  那如果我们不巧正好在高强度地震的震中地区,烈度很高,楼房有倒塌的风险,那是不是就要用“保命三角区”的方法呢?也不是。

  如果真的处在这种高烈度的地震中,正如昨天我们留言中的一位读者所说,你连站稳都不太可能,更不要说准确找到一个保命三角区并快速移动过去了。有自信在强震中闲庭信步的人士,其实大多都是没有亲历过地震的。并不需要多高的烈度,汶川地震的时候,距离一千多公里的北京,身边都有不少当时在高层工作,被晃得走不动路,只能扶墙站稳的案例。

  在地震中强行移动,除了要面临被砸伤的风险,还可能因为走路不稳造成跌伤摔伤。这也是地震伤害中比例很高的一种风险。所以更稳妥的方法,仍然是直接钻到最近的桌子下面去,并抓牢桌腿。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