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病分很多种,荨麻疹是皮肤病中的一种,荨麻疹患者的身上会有一片片的红疙瘩,伴随着瘙痒、鳞屑和呼吸困难的症状,严重时会引发腹泻、喉水肿及血管炎等并发症。荨麻疹俗称风团、风疹团、风疙瘩、风疹块(与风疹名称相似,但却非同一疾病)和饭疙瘩。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由各种因素致使皮肤粘膜血管发生暂时性炎性充血与大量液体渗出,因微雪管暂时扩张、渗透性增加、血清渗入组织内引起,造成局部水肿性的损害。其迅速发生或消退、有剧痒。可有发烧、腹痛、腹泻或其他全身症状。可分为急性荨麻疹、慢性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与丘疹状荨麻疹等。
西医对荨麻疹的治疗方法一般是采用外用药抗敏止痒,可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一般常用氯雷他定,维生素C,西咪替丁等药物,但一般并不能根治。
中医讲究内治,用中药将体内毒素诱发出来。治愈后复发的概率很小,而且治愈后也不用忌口。从肝论治荨麻疹,可取得一定效果。
(1)肝气郁结型:反复发疹,常在精神抑郁,性躁激怒,或劳倦后,风团搔痒更甚,并有气闷叹息,胁肋疼痛,或气撑攻逆,舌苔薄,脉弦。治以疏肝理气,药用:柴胡、赤芍、枳壳、香附、川芎、生甘草、菊花、薄荷等。
(2)肝郁化热型:风团瘙痒,色红,头昏目赤,胁痛呕苦,舌边红、苔黄,脉弦数。治以清肝泻火。药用:龙胆草、黑山桅、淡子芩、生地黄、柴胡、菊花、白蒺藜、金银花、生甘草等。
(3)肝火肠燥型:风疹瘙痒,鲜红,头痛,目赤,性躁易怒,口苦咽干,胁腹胀痛,大结,肛门灼痛,舌红,苔黄,脉弦滑数。治以清肝通腑,表里两解。药用:防风、薄荷、连翘、金银花、当归、赤芍、淡子芩、桔梗、生甘草、大黄、芒硝。若大便不畅,或燥结不下,加更衣片,日3次,每次2片。
(4)阴血不足型:瘾疹搔痒色淡,头晕目眩,情志抑郁,胁痛隐隐,舌红,口干,脉细弦或带数。治以养血柔肝。药用:生地黄、当归、枸杞子、川楝子、桑叶、菊花、赤芍、白蒺藜、醋炒青皮等。
(5)冲任不调型:发疹常在月经前期,或经期加重,反复发作,经后消退,发病时伴有胸乳胀痛,腹痛,性躁易怒,月经不调,或量少,苔薄,脉弦,华色不荣。治以调摄冲任。药用:桃仁、红花、川芎、当归、生地、白芍、制香附、芜蔚子。月经过多去桃仁、红花、芜蔚子,加炮黑姜、炙甘草、乌药;胸乳发胀,结核触痛,加柴胡、失笑散;腹痛甚,加金铃子、延胡索。
(6)气血两虚型:多见于体弱患者,风团色淡,或白,搔之略呈红色,反复发作,经年不愈,劳累加甚,面光,食少,神疲,欲睡,苔多薄润,脉濡细。治以调补气血。药用:生黄芪、白术、党参、当归、炙甘草、广木香、龙眼肉、白芍、生地黄、粉丹皮等。
(7)肝肾阴虚型:瘾疹愈发无定,发时散在不密,颧红,眩晕,腰峻膝软,心烦,盗汗,舌光红,脉细数。治以壮水涵木。药用:生地、丹皮、山英肉、怀山药、制首乌、炙龟板、黄柏、赤芍、沙苑子、生牡蛎等。
上述各型(1~3为实证,4~7为虚证),无论虚实,大多数属于慢性。以下药物可随证选加。有外风侵入,可加荆芥、防风、薄荷、桔梗、羌独活、蝉衣、牛劳子等;如药、食、气、味所致者,可加紫苏、僵蚕、蛇蜕、地龙、全蝎、乌梢蛇、苦参;如有虫积,可选加使君子、雷丸、榧子、南瓜子、摈榔等;搔痒不已者,可加白藓皮、地肤子、乌梅、土荆皮、蛇床子等。以上所给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