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心理学家给人的各种情绪按照能量级别排序,其中,“内疚自责”仅次于“羞愧”,排在倒数第二位。可见,这是一种杀伤力极强的情绪,它会造成很大心理能耗,让人无力向感。妈妈们经常感到自责,除了因为母爱之深,也和“好妈妈”这个概念有关。“好妈妈”,就像“人家的孩子”一样,是个我们永远都无法企及的虚拟人物。广告里、杂志上、电视中、周围人的嘴里讲的,到处都是“好妈妈”,唯独我们自己随时都在犯错。
所以,要想少自责,就要看清,没有完美的“好妈妈”,也没必要做完美妈妈。你的小失误,或许正是孩子的偏得。在你的种种不周到、不完美中,孩子能有更多成长,能变得更强大。不完美的妈妈才是好妈妈,每个妈妈都是好妈妈!能宽容、接纳自己,停止自责内疚,我们才有心力去宽容接纳孩子。
停止自怜
更爱自己
有时人们以为自怜是在爱自己,其实正相反;要想爱自己,就要停止自怜。构成自怜的有两点:第一,我的处境很糟糕;第二,我是被动、无助的,一切都怪别人和外界,我不该为此负责。这是一种受害者心理模式。自怜的不好之处在于,它强化逆境和负面信息,培养了无助,让人不能转念并积极地寻求办法。
我见过那种自怜情绪严重的老年妇女,她们能把任何一个中性事件给套上自怜的解释;有时,甚至仿佛她们要特意制造受虐情节,成功地让自己跳进受害者角色里,然后她们好坐在那里自怜自艾,这才满意。人都是要自我证实、自我实现的,每一次自怜过后,你都会不自觉地去创造逆境,以证明你的自怜是有道理的。不自怜,就是能从积极的角度去解释事实,并且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负起责任。
不受影响
才能看轻
每天我们都会受到各种外界的评判—对你养育孩子的方式;对你的衣着打扮;对你的职位收入;对你开的车、你用的手机……如果我们的内心不够坚定、清醒,我们就会像个小船一样,被这些评价的浪潮冲得忽上忽下没有片刻安宁。
外人的评价多是盲人摸象。比如亲戚来做客批评你不管教孩子,因为孩子这顿只吃青菜不吃鱼肉蛋。你知道这是因为孩子早餐吃了很多蛋白质食物,而对方并不了解这一点。这样的事,或许我们还能很好地处理。其实,所有的其他事情,何尝不是一样的呢?你的外观、职业、学历、收入、老公(老婆),等等,都是自有原因,外人哪里会都清楚?
少受外界评判影响,就是—不因为别人的信息不足而不悦、而惩罚自己。孔子说得精练:“人不知而不愠。”不愠的前提是,我们自己要足够自知,要清楚自己是谁、想做什么、在做什么。有了自知,我们就可以少依赖外界的参照。
看清了,才能看轻,然后放下。这样做久了,熟练了,慢慢地应对能力就提高了。
接纳自己
承认脆弱
今早手机没电了,闹表没响,我晚上熬夜,就睡过头了,孩子还非要像往常一样吃点什么,小区门口又堵车……总之手忙脚乱,到了教室门口,发现别人基本都吃完了。小朋友们蹦蹦跳跳地自己去找本书,在小椅子上坐下休息,我女儿一个人在饭桌上吃早饭。我当然感觉很不好,立在那儿痛苦片刻,老师走到门口笑说:“阴天孩子不爱起来是吧?自己吃饭有点没意思哈。”我忙说下次一定早点来,然后赶紧退下。
出去时转念一想,估计孩子一定没有我这么痛苦。她的感觉可能比较中性—品尝食物、看到某本书的封皮、被谁的表情或新衣服吸引、感觉肚子渐鼓、然后决定早餐结束……她在中性情绪中,逐渐把自己从半迷糊状态调整到幼儿园状态。这么一想,我一面体味着心里隐隐的羞辱感和挫败感,一面对她的混沌蒙昧产生了某种轻度膜拜—对于一个像我这样被严格要求长大的人来说,这是要经过多少修炼才能达到的状态啊。
如果我们太强了,强到都不敢承认脆弱,那才是真的脆弱。
要接纳自己,明白容易,做到难。为什么难?因为我们在长大的过程中,一直在被要求、被评判、被挑剔,我们把这些内化了,就学会了要求、评判、挑剔自己。套用育儿的话说,就是我们学会了“有条件地爱自己”。我们这样对待自己已经很久了,要想改变,还真得有意识地去做。
接纳自己,这样做可以让你减少心理能量的消耗。对自己、对别人,都是这样。
当我们不接纳自己时,我们心里的羞辱、责备、挫败的感觉,都是阻力,它们需要耗费你很多心理能量去中和抵消。我们都得承认的事实是—在你感觉好起来之前,其实你做不好什么事情。
对别人更是如此。当我们对孩子、对老公、对同事朋友不能接纳时,就是说,当我们用自己的标准和条条框框去评判他们,而不是接受他们现在的样子时,我们就引发了他们心中的自卫反击战。而只要他们把心思放在了自卫反击上,他们就错失了自动变好的能量和时机。如果我们接纳他们,我们就帮他们保存了这些能量,这时,他们更能听清内心良知的声音,更能看清正确的方向,更容易发挥潜能,所以,他们反倒会更快地变好。
怎样去接纳自己和别人呢?我想,不是放弃标准和要求,而是肯定自己和别人固有的内在价值。我们仍将继续努力去提高,但是我们不会因为那些瑕疵而感觉不好。如何肯定自己的内在价值?
我的策略一直是,不要抛弃铲除小我,而是把小我当作孩子去安抚。当你对自己感觉不好,当你觉得工作量不够,或者表现不够出色,因此感到自己不配休息、不配快乐、不配被肯定被尊重时,把自己当个孩子,对自己说:你是个好孩子,无论你做得怎样,我都爱你。你有一切权利去失误、不完美。你可以把事情放一放,去吃个雪糕、冲个澡吧,放心,你还像过去那样好……
这些,对于追求完美、期待完美、害怕因自己的失误而影响孩子的完美的妈妈们来说,尤其重要,只有妈妈们先接纳了自己,然后我们才能真正去接纳我们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