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热传放血疗法效果又快又好,还能养生,但是也有人担心、质疑这种做法。那么,到底放血疗法能不能治病?民间放血疗法靠谱吗?
中西医均有放血疗法
放血疗法自古有之,且中西医皆用放血疗法。但是,到目前为止放血疗法仍是一种尚存争议的治疗方法,而且西医学现已基本不再采用。从中医的治疗理论体系来看,放血疗法从古延续到今,尚有一定的适应证候和明显的疗效。
在放血疗法形成的历史过程中,中医和西医不约而同地在自己的理论认知基础上衍生出了这样一种治疗方法。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放血疗法的论述,当时采取刺络放血,治疗癫狂、头痛、暴喑等病证。唐宋时期,放血疗法已成为中医治法之一。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张子和认为,针刺放血,攻邪最捷。明清时期放血疗法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时普通百姓在出现轻症时也自己尝试放血疗法。
西医古代放血疗法的理论基础是来自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和古罗马医学家盖伦,他们认为血是人体产生的,经常“过剩”,所以当人体出现不适病症时,可能是血过剩导致的,因此就要放血,常常进行右臂静脉放血治疗肝病,左臂静脉放血治疗脾脏病。后来到中世纪已经发展了一整套的放血操作规程和工具。但是,越来越多的放血疗法导致的病情加重甚至死亡,让更多的人质疑这种疗法。后来西医通过不断的科学研究证明了上述西医放血疗法对病人的伤害,这个流行了2000多年的疗法便不再流行。
放血量和部位有讲究
中西医虽都有放血疗法,但二者还是有比较大的差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不同。
第一
产生的理论背景不同
中医学放血疗法的一个原则就是顺应人体愈病之势,即当人体有热迫血妄行时,适当点刺放血以改善症候。西医学放血认为是血过剩,是将过多的血放出体外。随着古代西医理论的进步,放血疗法失却了理论基础。中医放血疗法尽管未被广为接受,但其仍依托于现代中医理论并因其独特的临床疗效得以继承。
第二
中西医放血疗法操作大大不同
古代西医放血疗法往往在大血管上进行,放血的工具主要是手术刀具,放血量非常大,对人体整个血容量都可能产生影响,时有引起低血容量休克甚至死亡的病例发生。中医学从《黄帝内经》开始,采取的便是刺络疗法、刺血疗法等。放血的针具种类特别多,根据不同的病症和选穴灵活取用,基本都是在细小血管进行放血,且放血量非常小,不太可能导致血容量的波动,更不易引起低血容量休克。
第三
中西医放血疗法针对的
适应证完全不同
西医当时放血疗法适应证非常广泛,甚至肺炎都可以用放血疗法。中医放血疗法只有一个相对窄范围的适应证,且一直以来也不是中医治疗的一个主要方法。
第四
中西医放血疗法实施的主体不同
中医放血疗法主要是由中医师操作,多数是长期从事针灸治疗的中医师进行辨证论治,根据不同病症选用有针对性的穴位。西医当时的放血治疗不仅有医师,甚至有僧侣和理发师,从操作者层面上讲已经不能算完全意义上的医学疗法了。
第五
中西医放血疗法的存留必然不同
中医放血疗法并不是因为其是脱胎于中医理论就必须得以保留。中医历史上也曾有盛极一时的治疗方法被认为是错误的而被否定。放血疗法在中医学体系中得以保留,主要是因为其切实可见的临床疗效。西医当时的放血疗法通过对比试验证明了其疗效的不确切及危害,且其理论基础也不能得以承认,因而逐渐消亡。
放血不是保健的常规方法
中医的放血疗法虽然有其理论基础和临床疗效,但从继承和发扬的角度,仍需注意几个问题。
第一
放血疗法的操作规范
目前民间时有患者自行采用放血疗法,这是非常不可取的。放血治疗需有正规医院经过规范培训的中医师进行,需经过中医临床辨证,并进行严格的消毒措施才可进行,且在放血治疗过程中必须严密监控。
第二
放血疗法毕竟是一种治疗方法,
有其治疗的适应证。
如痤疮、银屑病、湿疹、坐骨神经痛、头痛、眼痛等经过辨证论治可以试用,不是日常保健的常规方法,我们不能将其视作随时可以操作而进行日常保健的方法随意进行。
第三
放血疗法的临床疗效虽然确切,
但其产生作用的临床机制仍然
需要深入客观的研究。
这样才能证明其可行性和可信度,才能更好地被认识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