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疗养频道 > 疗养中心 > 康复理疗 > 孙忠全:接过晚期前列腺癌的“烂摊子”

孙忠全:接过晚期前列腺癌的“烂摊子”

2016-12-06 来源:康复杂志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孙忠全的团队,起初希望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医疗技术,来解决患者的治疗问题。可是在此过程中,他们发现,东西方人对药物的耐受性和反应情况不同,经济情况也不同。

  身着素净蓝衬衫和白大褂,戴着金丝边眼镜,浑身上下浓重的书卷气,让人很难想象,泌尿外科专家孙忠全曾是一名穿梭在枪林弹雨中的军医,大学一毕业,孙忠全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在一次次实战中不断积累行医经验,在看尽了战场的残酷和生命的脆弱后,他坚定了救死扶伤的信念。从前线回来后的孙忠全,在上海华东医院工作了近三十年。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擅长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的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中国前列腺癌联盟理事,中华医学科技奖评审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科技奖励与科研基金评审专家,上海市政府采购咨询专家,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上海市泌尿外科专家会诊中心专家。《中国男科学》《中华腔镜泌尿外科》《老年医学与其保健》等杂志编委,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多项课题,发表专业论文120多篇,参编专著8本。

  投笔从戎,救死扶伤

  “当时我就是想回上海,想回到祖母身边,阴差阳错之下便进了第二军医大学。”孙忠全用寥寥数语,概括了他的学医初衷。而就是这简单的愿望,成就了他之后丰富、精彩的从医生涯。

  孙忠全曾经是一名参战军人。1981年~1986年,年轻的孙忠全就读于第二军医大学医疗系,大学一毕业他响应祖国号召,毅然报名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

  孙忠全所在的部队,驻扎在中越边境云南省的老山主峰,海拔1423.2米。他在连队中任军医,和战友们冒着枪林弹雨,与敌人展开激战。由于在老山前线战斗中的英勇表现,孙忠全荣立三等功,被评为老山战区优秀党员。

  “我至今都记得当时战争的残酷。”孙忠全说,由于当时战地环境的特殊,对于伤病员的抢救运输便显得异常困难,往往需要军医亲自前往阵地。一次战地救援的经历,至今让孙忠全印象深刻。

  那次,与他同连的炊事员去另外一个阵地送菜,途中小道崎岖又狭窄,前行期间,只听见“哐”的一声,接着便听见落在身后的炊事员叫喊着:“军医,救命啊!”

  孙忠全回头一看,炊事员的腿被地雷炸伤。越南的地雷虽小,但是破坏性极大,“当时他膝关节以上的腿部都分离了。我第一次碰到这样的情况,首先想到的便是包扎。其实刚炸伤时,血管便立刻封闭,但是一段时间过后,受伤处会开始出血。”

  所以,当孙忠全蹲下身抬起炊事员的伤腿准备包扎时,鲜血立刻喷了他一脸。那一刹那,孙忠全忽然意识到,活学活用知识的重要性,在战场上每一次对伤员的救助都不是彩排,需要的是当机立断和眼明手快。由于场地和治疗物品的限制,孙忠全没有多想,当即给伤员绑上止血带,背起他便往阵地赶。争取每一分钟只为让炊事员的伤腿得到更快的治疗。

  如果说成为医学生是阴差阳错,那么当孙忠全在战地慰问演出时看到很多腿部伤残的伤员时,让他意识到了战争的残酷,做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成为了他毕生的追求。

  初来乍到,膀胱癌化疗成功奠定良好开局

  1989年,从老山前线回沪转业到华东医院,孙忠全选择了泌尿外科专业,从一名普通医生做起。“那时候我还很年轻,刚开始着手做膀胱肿瘤的化疗,我接手的第一位患者便治疗成功,这成功是我今后坚持的动力。”孙忠全说。

  孙忠全的第一位病人是一位膀胱癌患者,开刀一年以后局部复发,腹腔内出现一个8厘米大小的肿块。在当时,国内已拥有较好的治疗膀胱肿瘤的药物。因此,孙忠全决定以放化疗相结合的方式为患者治疗。

  起初,孙忠全也不确定治疗效果,“化疗的效果毕竟不比手术治疗,成功与失败总是并存的,许多不确定因素存在。不比现在的精准治疗,我们过去都凭着从医经验给患者治疗。”

  幸运的是,患者的治疗效果非常好,在经过一次化疗后,伴有的血尿以及发热等并发症便已消失;三次化疗结束后,腹腔内的肿块缩小一半;放疗过后,肿块便完全消失了。这位患者至今没有再复发。

  “其实这次治疗的成功对我的意义很大,可以说这个成功的案例为我打开了崭新的局面。”孙忠全说,治疗的成功,让整个科室看到了化疗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也鼓励了他继续研究探索的决心。在科室的大力支持下,孙忠全从此走上了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综合治疗的研究道路。

  勇于担当,接过晚期前列腺癌的“烂摊子”

  经过多年的临床经验积累,孙忠全在泌尿外科专科中选择主攻“晚期前列腺癌综合治疗”方向,尤其是“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化疗”领域走在了全国最前沿。

  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在不少泌尿外科医生的眼中就是一个“烂摊子”,这是一种晚期前列腺癌,缺少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所以,一般外科医生更愿意选择早期肿瘤做手术,而不愿接收这些患者。但是,也许骨子里仍保留着军人大爱的缘故,让孙忠全多了一份耿直,多了一份执著,他啃起了这根“硬骨头”。

  “大概是二十多年前,全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并不高,上海一年只有百八十个新患者,其中又以晚期患者居多。这些患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内分泌治疗后,很多会变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

  由于当时的治疗手段有限,而患者也相对不多,所以很多医生也没有研究兴趣。但是,在我看来,这个问题不能被忽视,医疗难题是需要去研究和攻克的,作为一名医生,我有责任为患者创造治疗条件。”孙忠全严肃地说。

  孙忠全告诉《康复》记者,前列腺癌患者,在一开始确诊时,对内分泌治疗非常敏感,内分泌治疗通过切除睾丸或是打针来去除雄激素,使得前列腺癌的细胞萎缩、凋亡。正常情况下,95%的患者能达到疗效。但是经过一两年后,这个治疗方法便会失效,医学上称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

  制定晚期前列腺癌治疗“中国标准”

  孙忠全的团队,起初希望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医疗技术,来解决患者的治疗问题。可是在此过程中,他们发现,东西方人对药物的耐受性和反应情况不同,经济情况也不同。

  “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需要化疗,一般情况下使用多西紫杉醇,但是药效不持久,此时就需要进行二线化疗以及二线内分泌治疗。”孙忠全介绍说,通过给患者服用雄激素受体的阻断剂,起到竞争性雄激素抑制的作用。但是,对于患者来说,每日3片药,每月将近5000元的药物费用,对于上世纪90年代末的患者来说,是远远承受不起的。

  所以,孙忠全在考虑了药物的作用原理后,减少了患者的用药剂量,改为每天吃一片的常规剂量,不仅保证了治疗效果,也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孙忠全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潜心研究,成功制订出一套符合中国患者的治疗方案,扭转了“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化疗”所有研究数据都参照国外的局面,成为我国最早开始且持续进行“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治疗”临床研究的第一人。

  “改革开放后,我国前列腺癌的患病率大大提升。其实上世纪三十年代,前列腺癌是见不到的,就连现在很普遍的前列腺增生一年也见不到一两个。随着经济条件的提高,我们的饮食更加多样化、细致化,这成为了发病率高的主要因素。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长期摄入会加速前列腺癌的发生。”孙忠全说,从营养学角度来说,吃一些含硒或番茄红素的食物,饮绿茶,可能会降低前列腺癌的患病率,起到预防的作用。

  “但是很多患者会误认为,仅靠饮食上的调整便能达到治疗的目的。”孙忠全说,而对于前列腺癌患者需根据病情治疗,治疗后定期遵照医嘱随访,一般根治手术三个月随访一次,内分泌治疗或化疗则需要每个月随访。

  未来目标:实现前列腺癌精准治疗

  为了让年轻医生们开拓眼界,了解泌尿外科先进技术和前沿知识,孙忠全通过努力,成功申请国家继续教育学习班,并担任负责人,推广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综合治疗的理念和方法,至今已成功举办八届,为广大晚期前列腺癌的患者带来了福音。

  对于未来,孙忠全希望能实现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化疗的精准治疗。“以前,医生都是依靠长期的从医经验和循证医学的证据对患者进行治疗,但是经验治疗和循证治疗仍有较高犯错误的几率。我希望能尽快找到相关点位基因,通过标记物来预测、判断药物的疗效,加快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化疗的发展。目前,前列腺癌的精准治疗刚刚露出曙光,还需要长期的坚持研究。”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