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上有个词汇叫“未完成事件”,这一概念来自完形心理学,也称格式塔心理学,这个学派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具有内在规律的完整的历程”。很多人会说,“事情过去就已经过去了”,“时间可以解决一切”等,但事实并非如此,生命中的那些“未完成事件”会让人难以忘怀,念念不忘,人们有一个倾向:重新拾起并且完成“未完成事件”。
比如有的人因为和初恋女友忽遭分手,失去了联系,几十年后还在不停地寻找初恋女友。有的人自己当年没能考上大学,当父母后会想尽办法让自己的子女上一回大学。锋菲这段感情在当年戛然而止,两个人内心还留有很多遗憾,并不是爱到不再爱了为止的。如果从心理学角度看王菲和谢霆锋复合,可以看作一个“未完成事件”现在正在进行完成。
身边有不少朋友一听到他们复合的消息,都有一种怀旧的感觉,想起自己上初中和高中的那段青春时光。今天又看到王菲怀孕的消息,让人不禁感叹,真是姐弟恋+破镜重圆+喜事临门的节奏。近十年,姐弟恋正在不断蔓延,我认识四对姐弟恋情侣,他们年龄的差距在2岁——10岁之间,有的要么已经结婚并生了孩子,有的要么正准备结婚,感觉都是比较成功的姐弟恋。但是,姐弟恋也有不少失败的例子,所以,今天借此八卦,谈谈姐弟恋容易遭遇的一些情感和心理上的问题。
1、当女人挣更多钱时
姐弟恋中女性的不安全感来自对自身年龄增长的忧虑。她们会觉得自己现在30多岁,看起来还显得年轻,但是当自己40多岁,展现老态时,男性只有30多岁,她们会恐慌:他到时还会爱我吗?”除了年龄上的恐慌,女性的不安全感还来自彼此事业发展的不平衡。
当女人三十岁,而男人只有二十岁出头的时候,女人的事业一般比男人发展得更好。我身边姐弟恋的朋友中,和男性相比,女性的职位更高,薪水更多,甚至还多出好几倍。姐弟恋中,常出现的情况是,最初的阶段,女性的事业发展比男性的更好。
比如文章和马伊琍相恋之初,马伊琍已经很有名气了,文章则刚中戏毕业不久,事业正在起步阶段。当年王菲和谢霆锋恋爱时,王菲已经是天后级别的大明星了,而谢霆锋只有20岁,还是个孩子,虽然那时候他已经出道2年了,是当红的歌手,但是相比王菲,还是有不小的差距。在与谢霆锋恋爱那一年,王菲还获得金曲金奖、最受欢迎女歌手奖及金曲奖三个大奖。
在电影《姐弟恋》中,演女主Sandy的是御姐泽塔·琼斯,她和不忠丈夫离婚后,带着两个孩子搬进城市里,开始充满斗志地打拼生活。很快她就干出一番自己的事业了,而他的小男朋友只有25岁,也离了婚,处在自己职业发展的迷茫阶段,只是在咖啡馆里打工。
在姐弟恋中,事业发展的不平衡,尤其是当女性事业发展得比男性更好,这样一个与大众和主流相反的情况,女性的内心会充满不安全感,甚至会比自己没工作的女性更不安。
我有两位女友,一位自己开公司,一位是律师,她们面对比自己小的男朋友时,担心以后自己要承担非常多的家庭责任,担心男生靠不住,没有担当,无法承担起婚恋和家庭的责任,也害怕为了和对方在一起,自己要降低当前的生活标准,生活质量会下降,所以在面对婚姻时,姐弟中的女性会犹豫不决,很多女性因此就放弃了。其中比较有趣的一个原因是:她们虽然是独立能干的女性,但是男女平等的观念并没有真正深入内心和血液里,她们内心无法真正接受自己的男人比自己挣钱少这一事实。
另外,在两性中,当女人挣更多钱时,男性是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的。我们的文化是“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的,强调“男儿当自强”,在这个男权和倡导成功的社会,挣钱的多寡常常关乎到一个人的自尊和自信心,尤其是男人。女朋友或者老婆比自己挣得多,不是所有的男人都能接受这一点。有的时候自卑心理会让人内心扭曲,做出很可怕的行为。我接触过那种因为老婆挣钱比自己多,自己感到自卑,就对老婆上演家庭暴力的案例。
所以,当男女双方都没有真正拥有男女平等的两性观念时,姐弟恋就容易遭遇夭折和失败。或者说,你做不到男女平等,彼此内心独立自主,就谈不成姐弟恋。
2、当女人成熟,而男人不成熟时
姐弟恋中,生理上的年龄差距并不是致命伤,心理上的年龄差距才是致命伤。女性一般比男性更成熟,如果再加上姐弟恋,女性的心理年龄比男性更大,那恋爱中就更容易出现问题。比如女性生理年龄33岁,心理年龄也是33岁,而男性生理年龄28岁,心理年龄只有18岁,那他还处在青春期。两个人在一起就会磨蹭不断,矛盾多多。姐弟恋中,女性容易觉得男性幼稚、贪玩、任性、不懂承担责任,不成熟等,两个人在沟通和理解上也会出现问题,无法做到彼此相互理解与支持,然后关系就易走到破裂的边缘。
很多姐弟恋能够破镜重圆正是有赖于男性心理年龄的成熟。王菲和谢霆锋复合,恐怕跟谢霆锋如今是个成熟男人的关系很大。谢霆锋现在是个30多岁的男人了,再也不是当初那个小男孩了。他也曾组建家庭,知道感情和家庭是怎么一回事,如今事业辉煌,而王菲早已退出歌坛,不怎么唱歌和演戏,两个人的心智年龄不相上下,于是重新走到了一起。
电影《姐弟恋》中Sandy与25岁的Aram分手,五年后,两个人破镜重圆,也是如此。这五年,Aram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去环游世界,去见更多的人,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立之年的Aram变得成熟稳重,也为人父了。所以,两个人再次相遇时,那份旗鼓相当让彼此重新在一起了。
就算是姐弟恋,也会出现那种虽然女性生理年龄比较大,但是心理年龄比较小,或者,男性的心理年龄比较成熟的情况,比如一对情侣,女性的生理年龄35岁,心理年龄只有25岁,而男性的生理年龄29岁,心理年龄是30岁,那他们在相处的过程中,女性依然会有那种被哥哥照顾和保护的感觉。女性展现在他们感情世界中的状态可能更多的是比较依赖男性的小鸟依人状。
我身边的一对姐弟恋,“姐姐”比“弟弟”大5岁,但是两个人走在一起,你并不觉得“姐姐”在照顾“弟弟”,相反的“弟弟”比较像一个哥哥那样在照顾自己的女朋友。开车接送女友上下班;女友工作中遇到难题,他不仅提供支持安慰,还能给出有效解决问题的建议;女友生病了更是对她温柔体贴,关怀备至。两个人的沟通也很顺畅,很少出现所谓的“代沟”。他能够给到女友需要的安全感和支持感,女友也能给她需要的温暖和理解。因此,两个人的关系就比较和谐幸福。
一般来讲,中国女性希望自己的另一半比自己更成熟,更有能力,更懂得处理各方面的事情。她们希望另一半可以满足自己对安全感的需要。因此,在姐弟恋中,年龄本身并不是问题,心理年龄的匹配度,以及彼此是否能够满足各自的心理和情感上的需要才是重要的。在两性的沟通中,心理年龄,心智的成熟度会在互动模式中呈现,两个人的心理年龄越和谐,两个人心智的成熟度上越接近,越容易拥有幸福的亲密关系。
3、当周围的人不看好时
“你该找个有钱有房的”“你该找个个子高的”“你应该听父母的安排,找个门当户对的”“你不应该这么挑剔”“你不应该找个这么瘦弱的”“你不应该送这么贵的礼物给对方”……我们中国人的婚恋选择从来少不了亲友团的成员们评点和建议的声音,总会有很多人跑来告诉你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就算没有人跑来告诉你,我们的文化和媒体也会告诉你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
姐弟恋这样的形式显然注定会在关系建立的最初就易遭到外界的反对。你们关系中的第一个现实打击便是来自自己父母和周围亲戚朋友的不认可。父母和周围的闺蜜会对你说:“你该找个比自己大的,那样他能够照顾你”。你的父母和兄弟会告诉:“你该找个比自己小的,这样她容易听你的,面临的外界压力也不会那么大。”姐弟恋虽然已经流行了很多年,接受度也正在逐渐提高。
但是社会上对姐弟恋还是普遍不看好,还是很多人觉得不靠谱。十四年前,王菲和谢霆锋的姐弟恋被外界普遍不看好。据说王菲的好友那英甚至为此差点跟王菲绝交。文章和马伊琍的事件,让很多的人大发感叹:两个人相差9岁,都说姐弟恋不靠谱嘛。大家只看到年龄这一差距,并不停放大并强化女大男小这一年龄因素,看不到他们的关系出问题的原因并不单单是年龄的差距。
父母的反对,朋友们的不认可会让正在姐弟恋中的两个人倍感压力,甚至因为抗不住压力而分手。为什么我们会如此注重外界的评价和看法?在我看来,中国人普遍缺乏一个坚实稳固的自我,在婚恋上也是如此,因为我们的自我是如此弱小,内在是如此无力和空洞,于是外界的评判,无论是社会上的,还是父母、朋友的评判和建议就容易进来,扰乱自己的内心,我们被催眠,被洗脑,被别人的眼光所左右,无法自信地做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
所以,如果你想要开始一段姐弟恋,那先看看自己是不是一个内心丰满而强大的人,是否相信自己的判断和选择。如果不是,那外界的声音对你来说就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4、当陷入单一的关系模式以及角色固化时
在任何一段亲密关系中,如果一方总是一直扮演一个固定的角色,比如照顾者的角色或者被照顾者的角色都会有问题。高晓松38岁时,娶了19岁的夕又米,曾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对记者说:“她跟我一起的时候还很年轻,甚至还没进入社会,所以她的基本世界观都是我塑造的。相比之下,找一个年龄比较大的、被周围圈子的人塑造出来后你再去改的妻子,后者多累人啊,而且更容易产生分歧。
我老婆对这个世界的看法,甚至听什么音乐、看什么电影,都是受我影响的,所以我们大部分的想法都很一致,我觉得这样很幸福。”后来,他们离婚,在夕又米发表的声明中,我们得知高晓松提出离婚的理由是:“在一起生活他感到不快乐,他想要更多的自由和创作空间。”在一段关系中,一方一直当一个引领者和照顾者会感到自己的心力不断被消耗,然后感到越来越疲惫,另一方如果一直当一个跟随者和被照顾者,容易产生越来越强的依赖心理,也会有那种觉得自己很无力很软弱很没有价值的感觉。
文章和马伊琍的事件后,很多人翻出他们之前上电视节目的视频截图。文章笑着说出“认错”两字,马伊琍也笑着说“他非常非常善于认错。”有很多网友认为他们的关系更像母子关系,“因为只有孩子才经常需要向妈妈认错。”
我认为,网友的观点是部分正确的。在我看来,是两个人彼此的心理和情感需求发生了变化,并且不能很好的调整,才导致两个人的关系出了问题。一开始文章很不成熟,内心还是一个小男孩,遇到成熟稳重,持家有道又会照顾人的马伊琍,其实是满足了他内心那部分渴望妈妈式爱与温暖的情感需要。可是当文章经过几年的发展,不断成熟和成长起来的时候,马伊琍并没有改变自己的角色,还是继续当一个好妈妈,文章在情感上那部分想当父亲,想当哥哥,想要去保护一个小女孩或者一个妹妹的那种当大男人的内心需要就无法得到满足。
TA沟通分析技术(又称交互分析理论,创立于1961年)的创始人艾瑞克?伯恩指出自我状态存在三个阶段:父母我、儿童我、成人我,在不同的情境下,我们与人沟通时会表现出不同的人格特点。
“父母我”的状态积极一面是鼓励、关爱、赞许他人,消极的一面会促使我们批评、贬低、禁止、惩罚和控制他人;或者相反,过于操心,有一种抑制不住的保护子女和帮助照顾他人的需要,常常介入别人的生活,替别人作决定。
“儿童我”的状态是容易快乐,感情容易冲动、任性、以自我为中心,或者相反,自卑懦弱,容易顺从别人,以及幼稚、感到柔弱无助,去迎合别人的期待。
“成人我”的状态则是比较理性、客观和没有什么情绪,以现实为基础,并以成熟、客观、逻辑及理性思考的态度对待他人。
如果在姐弟恋的伴侣关系中,彼此的沟通状态很单一,比如姐姐一直表现出父母我状态,而弟弟一直表现出儿童我状态,一个是控制者或者照顾者的角色,一个顺从者或者被照顾者的角色,时间一长,两个人都感觉不舒服。两性关系中单一的沟通状态或者角色固化是危险,容易导致心理和情感需求的缺失和心理失衡。
在亲密关系中,要警惕陷入单一的关系模式以及角色固化,最好的状态是沟通状态和角色是变化的,彼此父母我、儿童我、成人我的状态都跑出来玩一玩。昨天是两个一起快乐玩耍的小屁孩,说一些傻里傻气的话。今天男人下班回家,压力很大,两个人中一个当充满慈爱和温暖的妈,一个就当需要被安慰被支持的小男孩。明天,女人来了大姨妈,身体不舒服还被领导批,两个人中一个当有责任感会照顾人的爹,一个当无助可怜,需要被宠爱被呵护的小女孩……
这样看下来,姐弟恋其实一点也不特别,姐弟恋遭遇的情感问题在一般的恋爱关系中也会遇到。比如父母对自己这段感情的不接纳,彼此沟通状态和角色的固化等。因为所有的感情都是相爱不易,相守更难。年龄的差距并不是真正影响两个人关系的因素,而是两个人的人格成熟度是否匹配,是否做到彼此人格独立、平等又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和理解。
越来越是觉得关系是改变一个人的重要动力,也是检验一个人的重要指标。你所有的人际关系都是一面镜子,透过它们,你才能认识真正的自己。你的亲密关系更是一种修行,在亲密关系中你认识自己,不断改变和完善自己。弗洛姆认为爱是人与人之间的创造力,而不是感情。如何让两个人不断成长和成熟,各自成为更好的人,一起用爱的创造力,创造更和谐美满的亲密关系和更幸福的未来是一个需要努力学习的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