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是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常用的药物,主要作用就是维系人体的生命过程,所以维生素才有这个名称,维生素有很多种类,每种维生素都有自己的不同的作用。
其中,维生素B2是经常用来治疗因为缺乏导致的各种炎症,特别是口角、黏膜、嘴唇炎症等疾病。按照中医的理论,唇属脾胃,那么维生素b2应该是入脾胃的,治疗的应该跟脾胃有很大的关系。
但是,事实上含有维生素B2 的食物却不是补脾胃的药物,比如我们经常食用的谷类食物中就含有较少量的维生素B2,但是在一些肉类或者海鲜之中就含有大量的维生素,所以对于维生素的中医定性有一定的困难。
动物的肝脏中含有维生素最多,这个事实从侧面证实了其实维生素应该是入肝胆的。大家都知道肝胆的作用是疏泄,是中清之腑,所以维生素B2,原则来说是入肝的。但是为什么会与脾胃产生关系呢?
肝胆脾胃一体论
其实,大家都知道中医的肝胆与脾胃,关系非常密切,这两对之间是一对夫妻。肝胆为夫,脾胃为妻,肝胆属木,脾胃属土,木可以克土,所以对于土来说,肝胆是最大的影响因素。
现代医学认为肝胆是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中医古代的认识则将肝与脾胃有一个比较好的分割,同时也承认他们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维生素B2能够治疗因为脾胃湿热导致的口角炎症,是治疗脾胃中焦湿热的非常好的药,按照中医归经理论,其实属于脾胃。但是,现实的情况显示,维生素B2可以进入肝,肝对维生素有很强的富集作用,说明维生素是入肝胆经的。
从这点,我们也可以很好的解释为什么我们在治疗中焦湿热时用半夏泻心汤,会选用入肝胆泄相火的黄芩。治疗脾胃病,一定需要考虑到脾胃的属性,虽然属土,但是对土起着关键作用的还是木。
从维生素B2的使用,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其实现代的肝胆脾胃是不分的,这个跟中国古代古文经学将脾归于五行之木也有一致的对应关系。
治疗口腔溃疡,大多数时候我们在关注脾胃,从这个例子来说,也因该从肝胆入手,只有这样才能考虑所有的因素,做到百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