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口腔频道 > 口腔疾病 > 其他 > 口腔白斑变口腔癌 这些癌前病变要重视

口腔白斑变口腔癌 这些癌前病变要重视

摘要:经过大量的临床数据统计与分析,皮肤科专家认为黏膜白斑属于癌前期病变,并认为最终有20%~30%的口腔白斑病人发展成口腔癌。

近日,肿瘤科门诊收治一名32岁口腔粘膜肿痛、口腔肿物性质待查的男性患者,在取肿块组织进行病理切片后,结果提示鳞状细胞癌,属于恶性肿瘤,立即住院行手术切除并对症化疗。

患者自己描述1年前漱口时发现口腔右侧粘膜出现一块白斑,不痛不痒,患者前往当地诊所检查,医生认为是口腔溃疡,便开了一些口腔消炎药和口腔溃疡贴剂让患者回家服用,服用3天后,白斑症状未见消退,患者便前往当地人民医院口腔科检查,经过专业检查后,医生发现患者口腔右侧有一小块乳白色隆起的白色斑块,表面略粗糙,未见溃疡或糜烂,诊断为口腔黏膜白斑,医生取组织做活检,活检结果为黏膜不典型增生,医生建议手术切除,但患者怕痛,拒绝手术,因此医生建议患者定期复查,如果发现白斑变大,就要立即手术。

患者回家后,并未引起重视,直到半个月前,患者感觉口腔有热痛感,仔细查看发现白色斑块出现溃烂,颜色变深,才决定再来医院检查,结果已经发生癌变。医生告诉他,其实在1年前口腔黏膜活检为黏膜不典型增生时,就提示属于癌前病变的状态,但由于患者自己原因拒绝手术,导致癌前病变坐实成为了口腔癌,患者听后嚎啕大哭,后悔莫及。

癌前病变并不是一种特定的疾病,而是指变为癌症前的一种病理状态,或者说继续发展下去具有癌变可能的某些病变。但癌前病变并不是癌症,通过积极治疗,完全可以治愈并且避免转化为癌症。尽管并不是所有的癌前病变都会转变为癌症,但是如果癌前病变再次受到刺激或变异,癌前病变转成癌症的概率就挺大。

有证据证实属于癌前病变的疾病有:黏膜白斑,交界痣,慢性萎缩性胃炎,子宫颈糜烂,结直肠的多发性息肉等。

口腔白斑病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好发于口腔内各处黏膜,如颊、舌、唇、腭等处,多数可以在镜子里自行检查发现。病变则呈乳白色斑块,边界清楚,稍高出于黏膜表面。经过大量的临床数据统计与分析,皮肤科专家认为黏膜白斑属于癌前期病变,并认为最终有20%~30%的口腔白斑病人发展成口腔癌。

交界痣是指主要生长在手掌、足底和外生殖器的褐色或黑色斑疹,有轻微隆起。交界痣的特点是在表皮和真皮交界处有痣的细胞活动,有癌变可能,尤其是长在手掌、足底等经常受刺激部位的交界痣更应多加警惕,避免癌变成恶性黑色素瘤等。

慢性萎缩性胃炎、子宫颈糜烂、结直肠的多发性息肉等已经证实可发生致癌性,如病变为胃癌、子宫癌/子宫颈癌、结肠癌等。

首先癌前病变并不是癌症,不需要恐慌,它就是一种普通的疾病或状态,应采取正确态度对待,需要手术治疗时,就应积极的尽早手术,而需要定期复查,就应主动定期复查。

在定期复查中,对于那些能通过肉眼看到的癌前病变的病灶时就应密切观察它的变化,如口腔白斑、交界痣等,如发现病灶在短期内突然快速增长、颜色发生突变、局部突然出现疼痛以及边界清晰突然变得不规则,且与正常皮肤界限不清者,则应立即去医院进一步检查,由医生综合评估病情,确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