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妈妈:我的宝宝10个月,出了4颗牙,这么大的孩子如何保护牙齿?
医师:调查显示,我国5岁儿童乳牙龋病的患病率为66%,平均每个儿童有3.5颗龋齿,12岁儿童恒牙龋病的患病率为28.9%,其中5岁儿童97%的龋齿未经治疗,12岁儿童未治疗率为89%。有专家调查,幼儿龋齿的患病率2岁组为7.5%,3岁组为11.35%。5岁达到高峰。
“蛀牙”在医学上称为“龋齿”。龋齿的发生是多种因素造成的, 主要包括细菌、饮食、唾液、牙齿结构和时间和全身状况等。这些因素互相关联、缺少某一方面都不可能发生龋齿。
1、细菌
引起龋齿的细菌主要是变形链球菌。这些细菌与唾液中的粘蛋白和食物残渣混合在一起,牢牢黏在牙齿表面和窝沟中,就是牙菌斑。牙菌斑与牙面贴得很紧,只有通过认真刷牙才能使之脱落,但在6小时之内又会重新附着在牙齿上。菌斑中大量的细菌使食物残渣或糖发酵产酸,造成菌斑下面的牙釉质表面脱矿溶解,形成龋洞。
新生宝宝的口腔里原本是没有变形链球菌的。如果父母和看护人有一些不良的卫生习惯,本身是细菌的携带者,尤其是导致龋齿的变形链球菌携带者。在喂宝宝食物之前,先把勺子放在自己嘴里尝尝,或者跟孩子共用餐具,甚至把孩子的手放在自己的嘴里逗他玩、或者嘴对嘴亲吻孩子,通过口水将自己口腔中的微生物,包括变形链球菌,传播到孩子的口腔中去。变形链球菌在孩子口腔定植、繁殖得越早,孩子将来患龋齿的程度就越严重。
2、饮食
在龋齿的形成过程中,饮食是细菌的重要作用物。食物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在人体中最后主要转化为葡萄糖供人体吸收,是我们能量的重要来源。但是碳水化合物也为菌斑中细菌的提供了活动能量。通过细菌的作用使糖酵解产生有机酸,使牙齿处于酸性的环境中,造成牙釉质脱矿破坏,形成龋齿。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及时清理残留在口腔里的食物,就会阻断细菌的能源。
3、牙齿结构时间
乳牙在胎儿期就已发生、发育和钙化。在牙齿发育期间,营养决定牙齿组织的生化结构。如果妈妈在怀孕期间加强营养,矿化良好的牙齿抗龋性高。反之饮食中含有的矿物盐、微量元素、维生素不足,牙齿的抗龋性就低,容易发生龋齿。另外牙的形态、结构和位置与龋齿发病有明显的关系。婴幼儿时期正是孩子乳牙和恒牙硬组织的形成和矿化时期,这时宝宝如果出现全身和局部健康紊乱,就会影响牙齿的发育,出现牙齿发育缺陷,特别是钙化不足的牙齿,釉质和牙本质致密度不高抗龋性低,就容易发生龋齿。另外,排列拥挤的牙齿以及牙齿虽然发育正常,但是乳牙列的生理间隙随着年龄增长变大等,容易使食物残渣滞留,不易清洁而容易诱发龋齿。患结核病、佝偻病或在牙齿发育期患过严重的发热性疾病的儿童,患龋率往往较高。
4、唾液
唾液是牙齿的外环境,起到缓冲、冲洗、抗菌或抑菌的作用,唾液稀薄量多有利于清洁牙面,减少细菌和食物残渣堆积,同时也有助于稀释酸性产物。量少而稠的唾液易于滞留和助长菌斑形成和黏附在牙齿上。同时唾液的性质和成分也影响着缓冲能力和细菌的生活条件。
所以当宝宝出生后就要开始进行口腔清洁护理,最迟也要在第一颗牙萌出后就要给孩子刷牙:
3岁内的孩子可以使用含氟牙膏,只是在牙刷上涂上薄薄的一层,不过需要家长帮助刷牙,并监管牙膏用量,尽量避免吞噬牙膏。3~6岁可以使用含氟牙膏豌豆大小。在整个学龄前都需要家长帮助孩子刷牙。同时需要提请爸爸妈妈或其他看护人的口腔保健也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要改变自己一些不良的卫生习惯,杜绝将自己口腔中的细菌传给孩子。
一旦发现龋齿需要尽早及时治疗,否则不但影响孩子的咀嚼、美观、发音,也要影响乳牙下面恒牙的萌出,严重的龋齿,变形链球菌会进入血循环,危害心脏和肾脏等全身器官。因此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并积极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