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科专家给出“一生的护牙重点”
摘要:此时牙龈肿胀,失去弹性,更易出血,牙龈与牙齿分离。发展到一定程度,还会导致咀嚼无力,牙齿松动,甚至脱落。
牙科专家给出“一生的护牙重点”
不疼不肿也要查牙
孩子的乳牙从胚胎第二个月开始发生,恒牙在胚胎第四个月开始发生,所以孕期母体,也就是准妈妈们的心理、生理和营养状态将影响胎儿牙齿的
发育。同时,妊娠时体内的雌性激素和孕酮水平明显升高,容易发生龋病与牙龈炎,应
特别注意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并选择适当的治疗时机。一般来说,妊娠期前3个月为易流产时期,此时做口腔医疗一般仅限于处理急症,应避免X线照射。可在妊娠中期治疗龋病,避免因剧烈牙痛而诱发流产和
早产。
需要提醒的是,口腔检查是准妈妈容易忽视的产前检查,一旦发生病变,会危及孕妇及胎儿的健康。建议在准备怀孕前,即使牙齿不疼不肿,也应做一次全面的口腔检查和保健,包括及时治疗有病变的牙齿;做一次全口洁牙,以去除牙石、牙菌斑及色素等;治疗牙周疾病;拔除不能保留的牙齿、反复发炎的阻生
智齿或残根、残冠,以免后患;拆除不良修复体;修复缺失牙,以恢复咀嚼功能。
最后,准妈妈应了解一些儿童乳牙的生长、发育、矿化及萌出情况,常见儿童口腔病的预防方法,不同年龄时期儿童口腔护理知识等,让宝宝自出生后就能受到适当的口腔护理。
护好六龄齿最重要
儿童6岁左右除了前牙替换外,在乳牙磨牙的后面会长出新的恒磨牙,即“六龄齿”。由于其位置隐蔽,往往被忽视。临床上,孩子换牙期发生的“六龄齿”龋坏,甚至波及牙髓牙根出现炎症、牙髓坏死及牙痛的情况非常多见。
“六龄齿”咬合面的面积是最大的,窝沟点隙复杂,它在萌出时咬合面部分被牙龈瓣覆盖的时间长,牙面上很容易滞留细菌和食物残渣,萌出后到达咬合平面与上牙接触的时间长,无法靠咀嚼运动自洁牙面。加上孩子的护齿意识弱,造成龋坏进展很快。所以一旦发生龋坏,甚至继发牙髓、尖周炎,最终导致残冠、残根、失牙时,对咀嚼功能、颌面部骨组织和软组织的生长发育、正常恒牙咬合建立的危害,远比别的恒牙要严重得多。
因此,家长要重视孩子换牙期,每3至6个月进行必要的口腔检查,及早治疗乳、恒牙疾患,在口腔卫生、饮食等方面予以关注。最好到指定医疗机构给孩子做“六龄齿”的窝沟封闭,就是在它的表面窝沟点隙涂一层树脂材料,使残渣和菌斑不易堆积,以减少它的龋坏发病几率。
牙不齐最好戴牙套
牙齿畸形包括很多类型,如常说的龅牙、地包天、牙齿拥挤等,不仅影响青少年的口腔正常功能,还影响了孩子们的容貌,让他们产生自卑心理。因此,青少年时期的护牙重点首先是做好防护。比如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早期治疗龋齿,避免因乳牙早失或滞留导致恒牙替换障碍;避免吃的食物过细,牙槽骨得不到足够刺激,颌骨生长受到限制。
其次,已出现影响生长发育的骨性问题及妨碍颌、面正常功能的错牙合畸形,需早期进行矫治(3~5岁),将牙合颌的发育导向正常,如“地包天”、咬唇、吮指等。最后,无骨性问题的错牙合畸形,最佳矫治年龄在11~12岁,方法主要有固定矫治器及功能性活动矫治器。固定矫治器是通过连结在每个牙面上的托槽及固定器上的弓丝,对牙齿进行移动,使其排列整齐;功能性活动矫治器是一种活动的矫正装置,利用青少年颌面部生长发育潜力,对异常进行调整。
牙周炎是最大隐患
调查发现,我国70%的成人都患有牙周炎等口腔疾病,且就医率非常低,主要原因是很多人口腔防护意识较差。
菌斑和牙石是牙周病的重要致病因素。平时不注意口腔卫生,会导致牙菌斑和牙石堆积。一些全身因素如
糖尿病、内分泌紊乱等会造成全身抵抗力下降,也会促进牙周疾病的发生。另外,在口腔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如果龋齿充填不合理,假牙镶得不密合,也会造成口腔内菌斑和食物残屑不易清洁干净,加重牙周病。
牙周病主要包括牙龈炎和牙周炎两个阶段,牙龈炎如果不及时治疗,往往发展成牙周炎。刷牙出血是牙周疾病的典型症状。发生牙龈炎时,牙龈边缘会呈现鲜红色或紫红色,有时还会出现糜烂。一旦触碰牙龈,便会流血,同时还伴有明显的口臭。此时牙龈肿胀,失去弹性,更易出血,牙龈与牙齿分离。发展到一定程度,还会导致咀嚼无力,
牙齿松动,甚至脱落。
认真洁牙是预防牙龈炎和牙周炎的关键。要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与正确的方法,做到早晚各刷一次牙和饭后漱口。如果牙缝大,或不易刷到,要通过牙线清洁。牙周病患者一经确诊就要积极治疗,并通过持之以恒的口腔保健来保持疗效,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