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以为牙龈上长小疙瘩不影响吃喝,没什么大事。其实,这往往是牙龈癌的早期症状,如能抓紧治疗,愈后还是较好的。
牙龈癌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癌,一般下颌牙龈癌较上颌牙龈癌多见,好发于50~70岁,常发生于后牙区。喜欢吃过热或辛辣食物,大量吸烟、饮酒、残留在口腔内的残根、残冠,不合适的假牙、牙托的慢性刺激等均可造成此病。
牙龈癌症状:
牙龈癌早期大多没有自觉症状,起初在牙龈上发生溃疡、乳头状或结节状的肿块,容易出血,如果扩展到牙槽突,牙齿会疼痛、松动或脱落,继续发展可侵犯周围组织,造成面部肿大,咀嚼、张口困难等。继发感染时,产生剧烈疼痛,并引起局部出血和臭味。
牙龈癌易与牙周炎混淆
牙龈癌早期和牙周炎的症状相似,牙齿都会松动和疼痛,但原因有本质上的不同。牙龈癌是牙龈黏膜增殖变厚并有溃疡的倾向,而牙周炎主要是牙周袋溢脓、齿槽骨吸收,牙龈肿胀,黏膜光滑而无增殖表现。临床上不少病例将牙龈癌误诊为牙周炎而拔除牙齿,致使拔牙创面不愈、肿瘤增长加速。
牙瘤可能出现多年,亦没有明显的病症,多数压迫神经线或受到感染,患者疼痛后才会发现。专家指,家长若发现恒齿延迟生长达半年,应带子女接受X光检查,以确保牙齿并没有受外物阻碍而无法生长,否则牙瘤有机会压神经线,影响进食,以及出现面部麻痹。
简单识别牙龈癌的三个要点:
2.拔牙后创口长期不愈合。
3.牙龈上出现弹坑状(火山口状)溃疡。
预防牙龈癌,首先要注意口腔卫生,定期半年或一年到医院检查一次,其次要及时消除一些不良的慢性刺激,如拔除残根、残冠、错位牙,磨掉锐利牙尖,去除不合适的假牙等。改变进食过烫的习惯,戒除烟酒,减少有害物质接触。如发现口腔内有红斑、白斑、扁平台癣和长期不愈的慢性溃疡,应提高警惕,做到早诊断、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