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口腔频道 > 口腔疾病 > 龋齿 > 如何降低龋病术后敏感

如何降低龋病术后敏感

2017-03-10 来源:史克牙医汇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粘接和修复操作引起的牙髓反应,其强度受多种因素调控,首先这无疑是牙本质和牙髓的自我防护作用;其次如树脂对牙本质表面的润湿能力、抵抗聚合应力的能力和封闭修复体的能力都会影响牙髓的反应。

  粘结树脂虽然在实验室条件下能够确保树脂与牙体组织进行有效的粘接,但是临床效果并不十分可靠,常有粘结修复后出现轻微牙髓炎症状的发生。有些患者症状较明显且持久,甚至出现修复失败现象。

  随着人们对美学修复的要求日益增加,粘结树脂早已取代银汞合金修复。

  虽然在实验室条件下能够确保树脂与牙体组织进行有效的粘接,但是临床效果并不十分可靠,临床上常有粘结修复后出现轻微牙髓炎症状的发生。这类症状大部分都轻微而且可逆,但是有些患者症状较明显且持久,甚至出现修复失败现象。

  粘接和修复操作引起的牙髓反应,其强度受多种因素调控,首先这无疑是牙本质和牙髓的自我防护作用;其次如树脂对牙本质表面的润湿能力、抵抗聚合应力的能力和封闭修复体的能力都会影响牙髓的反应。

  牙本质和牙髓的解剖

  【第一章】

  为了避免牙体修复术后牙髓的敏感反应,首先要了解牙本质和牙髓的解剖结构。

  牙髓和牙本质是同一器官的两个组成部分,牙髓的主要功能是形成矿化组织,而矿化牙本质则对牙髓组织起保护作用。当牙髓牙本质复合体出现病变或者进行修复操作时,牙髓和牙本质之间就会发生各种相互作用。

  牙本质小管使得牙本质具有渗透性,毒性物质很容易通过扩散方式穿过牙本质。一般认为,深层牙本质对细菌、化学和物理刺激的屏障作用差,刺激后常常会引起疼痛及相关的牙髓反应。

  牙髓中分布有复杂的血管和神经,因此能够产生炎症反应、维持组织间隙液平衡并且保持恒定的组织压力。一旦牙本质小管开放,牙髓组织压力较高,会使牙本质液通过牙本质小管外流,从而降低扩散物质中毒性物质的浓度。

  窝洞预备过程中,在预备深层牙本质时会出现严重的牙髓反应,导致成牙本质细胞层损害,牙本质细胞破坏将加重炎症反应,并且在大多数情况下会在损伤部位形成修复性牙本质。

  任何能够减少牙髓液体外流及有毒物质跨越牙本质的扩散,就可以降低牙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牙髓牙本质复合体的保护

  【第二章】

  修复后能较好地保护牙髓-牙本质复合体,关键在于有效封闭牙本质小管。理论上讲,牙本质酸蚀粘接过程中出现的牙本质混合层能够为树脂提供强而持久的微机械固位,并且完全封闭修复体使牙髓免受有毒物质的威胁。如果临床上能够达到这一要求,就可以防止粘接修复体刺激牙髓。较多因素可影响牙本质粘结质量。

  1、粘结操作方法

  对于全酸蚀/湿粘结系统而言,过度酸蚀牙本质会使得脱矿牙本质的底部胶原纤维不能完全被树脂充满,导致不良粘接;而且酸蚀后胶原也可能会发生塌陷。在上述情况下,湿度控制就变得非常关键。

  如何防止形成不良的牙本质混合层,方法之一就是应用自酸蚀粘结系统,自酸蚀粘结系统的酸性树脂通过渗入玷污层和牙本质,同时完成牙本质的酸蚀和偶联过程,这样即可免除诸如牙本质酸蚀后的冲洗、吹干等关键步骤,而且也避免了树脂在脱矿牙本质的不完全渗透。

  2、树脂的聚合应力

  尽管粘结界面也会产生一定的机械应力,但是解决树脂的聚合应力才是关键。只有封闭修复体边缘才能预防细菌性微渗漏。大部分粘结系统并不能完全消除液体跨粘结界面进行流动的现象。虽然粘结后牙本质的渗透性下降了90%,但在有些修复材料还是可以观察到持续的液体渗透现象,这是由于底胶中的溶剂挥发不完全(过湿现象),或是树脂聚合不完全(粘结剂过度稀释)所致。一般认为,持续的液体渗透将增加术后敏感的危险性,并能够加快粘结树脂的降解。

  3、修复材料有无牙髓毒性

  有些修复材料的牙髓刺激性较大,且粘接材料可能通过牙本质的管状结构渗入牙髓,这使得其对牙髓产生毒性作用的危险性进一步增加。粘接过程可能存在化学刺激,但多数反应是轻微可逆的。

  与之相比,粘结树脂由于聚合不全而不断降解并向牙髓扩散能够对牙髓细胞造成长期亚毒性作用更为严重。其结果可能导致牙髓组织对感染物质抵抗力降低,使得细菌对牙髓的危害增加。在修复体的临床使用过程中,如果同时出现细菌微渗漏与粘接树脂的进行性生物降解,术后敏感问题会更明显。

  操作方面的临床建议

  【第三章】

  充分了解每一种粘接系统的特性和规范操作方法,选择合适的粘接系统。自酸蚀粘接系统可以产生较均匀的牙本质混合层,不会出现全酸蚀系统所遇到的脱矿牙本质表层渗透不全的风险。使用自酸蚀系统时,可采用釉质边缘和牙本质分开酸蚀的方法,最大程度地封闭牙本质边缘。酸蚀之后,窝洞必须充分冲洗,而冲洗后一定要避免牙本质表面过度干燥,否则会使经酸蚀暴露的牙本质胶原纤维网塌陷,导致树脂和牙本质之间出现纳米漏。

  按照Kanca建议的方法,“温和地吹干3s",即可达到牙本质适宜的干燥程度。洞底充填时,可选择化学固化型流体树脂,缩短修复时间,降低聚合收缩应力,降低对牙髓的刺激性。光照时光固化灯引导头应尽可能接近材料表面,每层固化20s。如材料过厚,或光引导头难以接近的部位,可延长固化时间,以保证树脂完全固化。分层堆塑技术修复咬合面,修形并抛光,颌面形态恢复后,涂一薄层树脂封闭剂,最后光照40s,可减少颌面微裂纹。

  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只要采取适合的牙体操作技术,牙髓-牙本质复合体对粘结修复体可以产生有益的反应。粘接系统具有封闭修复体的能力,因而可以有效地保护牙髓-牙本质复合体,减少甚至避免牙体修复术后轻微牙髓炎症状的发生。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