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口腔频道 > 口腔常识 > 口腔新知 > 害怕看牙不是错,都是恐惧惹的祸!

害怕看牙不是错,都是恐惧惹的祸!

2016-08-10 来源:包头贾大夫口腔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尽管如此,一些人牙齿出了问题,还是会自行在家里吃些止痛药,很少去医院看。这是对牙齿健康方面的意识淡薄么?并不全然吧,“恐惧”也许会让一些人止步于齿科诊所门前。

  害怕看牙不是错,都是恐惧惹的祸!

  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尽管如此,一些人牙齿出了问题,还是会自行在家里吃些止痛药,很少去医院看。这是对牙齿健康方面的意识淡薄么?并不全然吧,“恐惧”也许会让一些人止步于齿科诊所门前。

  一份网络调查显示,在参与调查的1000人中超过9成的表示看牙时会紧张害怕,过半数的人会“非常害怕看牙医”。有些人在看牙医时会表现出焦虑不安、面色苍白、肌肉紧张、心悸、血压飙升、躲避仪器甚至拒绝治疗。

  这并不是个别患者“胆小”、“怕疼”,这种对牙齿治疗的恐惧在医学上被称为“牙科畏惧症”,牙科畏惧症又称牙科焦虑症或牙科恐惧症,牙科畏惧症可视为一种心理障碍,会给患者的身心带来极大负担,同时严重的干扰医生的正常治疗。

  口腔医院就曾经对门诊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发现,65%的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牙科畏惧症”,其中有15.8%的患者,宁可自己忍受疼痛也不想看牙医,只有到疼痛已经无法忍耐才会被迫就医,可见“牙科畏惧症”对于口腔疾病患者就诊的“强大阻力”。

  日本学者就结合了现在的神经成像技术,来检测一个人听到各种牙科器械声音时,大脑做出的反应。结果发现,当听到牙钻之类的声音时,有牙科畏惧症的人,大脑中左尾状核激活程度更强;而听到其他的声音,就不会激活这一区域。神经学研究已经揭示,尾状核是一个和学习、记忆关系特别紧密的功能区域,或许这能理解为牙科畏惧症的患者,在听到这一声音时,更容易带来一些恐惧的记忆与痛苦的感受。它证实了牙科焦虑症的发生是有原因的,而不是单纯的“胆子小”、“怕疼”。

  据研究,许多人对于“看牙疼痛”的记忆和恐惧是来自于过去,特别是一些“被强迫治疗”的记忆,可能在童年期就形成心理阴影。再加上人群之间还会互相渲染、互相影响,在心理暗示的作用下,对牙科治疗疼痛的恐惧和焦虑,其实早就超过了疼痛本身应有的程度。

  其实现代牙科治疗技术已经可使治疗痛苦减少到最低,高效的麻醉剂配上超细针头,让你几乎感觉不到注射麻药及牙科治疗时的疼痛,先进的牙科器械也会使治疗时间大大缩短,可以从实质上减缓治疗过程中的痛苦。但就算如此,你听到齿科诊所中的声音,还是会十分紧张吧?到底要如何克服心里上的恐惧,让治疗顺利进行呢?

  发现并正视牙科恐惧症是克服的第一步,如果你发现你有牙科恐惧症,你更应该注意保护自己的牙齿,做好日常的口腔护理。保证正确的刷牙方式,每天至少两次。餐后及时清水漱口,有条件的在餐后半小时后刷牙,也可用漱口水应急,可一定程度的预防和控制牙周的炎症。

  而使用牙线是对牙齿十分有益的习惯,可以有效清除刷牙清洁不到的牙齿间死角,让你患龋齿、牙周炎或牙龈炎等口腔疾病的概率降到最低。

  而定期去齿科进行检查,将自己患龋齿、牙周、牙龈等疾病的几率大大降低,或可以及时发现轻微的口腔问题,可以轻松的进行治疗。同时,定期去齿科进行检查可以让你习惯齿科环境,增加与牙医沟通机会,可缓解你在看牙医时的紧张情绪。

  在治疗前,一定要告诉牙医你的真实感受及过往病史、身体情况,他们会根据你的情况采取更合适的治疗措施,比如情绪疏导、无痛操作或在无法继续进行治疗的情况下使用镇定剂等,大多数患者一般可以接受并完成治疗。如果有条件,可以在治疗前与医生做更多沟通,充分的信任医生也可以使你在治疗的过程中放松许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