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口腔炎,你知道多少?
摘要:宝宝患口腔炎的症状,常常出现在不爱吃东西的前1天,体温升高可在38~39℃,继而热又很快退下去,然后嘴里长出水疱。从季节方面来看,这种病初夏最常见。平时不流涎水的宝宝,患了“口腔炎”后,也会流涎水,而且有口臭。因这种病是由病毒引起的,所以没有特效药。
平时米饭、面条、蔬菜、水果和肉等吃得很好,也很香的宝宝,突然出现了不吃固体食物,而只勉强喝点牛奶的情况,这多是因为宝宝患了口腔炎,
嗓子痛而导致的。如果宝宝的体温在37.5℃以上,张开口检查时,发现在悬雍垂附近有2~3个小米粒大小的水疱,就可以诊断为口腔炎。
宝宝患口腔炎的症状,常常出现在不爱吃东西的前1天,体温升高可在38~39℃,继而热又很快退下去,然后嘴里长出水疱。从季节方面来看,这种病初夏最常见。平时不流涎水的宝宝,患了“口腔炎”后,也会流涎水,而且有口臭。因这种病是由病毒引起的,所以没有特效药。但同时也不会留下后遗症,一般4~5天就可痊愈。
患口腔炎怎么护理
在宝宝患病期间,妈妈不能给宝宝吃硬的、酸的、咸的食物,因为吃这样的食物会有一种刺痛感,会加剧宝宝的疼痛。牛奶和奶粉最适合宝宝喝了,既不会引起太大的疼痛,又好消化,还有营养,因此,可以喂宝宝这些东西。如果宝宝一点也不喝牛奶和奶粉,可以给宝宝吃布丁、软一点的鸡蛋等。另外,患口腔炎后不能缺水,妈妈要多给宝宝喝水。在宝宝不能吃东西的这段时间内,不要给宝宝洗澡。
专家建议
口腔炎俗称
鹅口疮。营养不良、口腔卫生差、体弱多病或长期服用大量抗生素等均容易患此病。其主要症状是黏膜部位充血发红,渐出现奶块样斑点,浮在黏膜上,用力可擦去,但易出血,随后斑点将很快又重新出现。鹅口疮多无疼痛感,轻者不影响进食,如病情较重,扩展到咽喉,易影响婴幼儿呼吸,甚至引起其他细菌感染,造成
败血症。
防护措施在于加强婴幼儿的身体锻炼,要讲卫生,婴幼儿所使用的食具要勤消毒,保护奶具、奶头不受霉菌污染,经常给婴幼儿喝水,以清洁口腔。
患口腔炎时应及时看医生,并按医嘱给婴幼儿用药,不宜乱用抗菌素。婴幼儿的用具,衣物要干净、卫生,要单独使用干净的脸盆、毛巾和餐具。每日至少用消毒棉球和纱布蘸3%苏打水洗口腔或漱口一次。奶头、奶瓶用洗涤灵刷洗干净后再煮沸消毒。给婴幼儿喂奶前产妇要洗手和奶头。
口腔白斑处可涂紫药水,一般一周左右便可好转,在日常护理中切忌擦去白斑,以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