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苦作为一种症状,经常在临床和日常生活中出现。中医对这方面也有较为系统的分析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在中医的许多古籍中,都有关于口苦的记载。《内经》首次提出以口苦为主症,命名为“胆瘅”,它指出,胆热、肝热是形成口苦的主要原因,胆泄上溢是形成口苦的主要病机。阴虚内耗、津液亏损、热灼伤津为病之本,肝郁胆热上溢、胃肠积热为病之标。故以滋阴降火、增阴生津为基本疗法。
下面举几个典型病例,介绍中医对口苦症状的治疗。
杨阿姨今年49岁,几天前来就诊时诉“苦”道:口干口苦半年,且时常感到胸闷,经常喜欢叹气。仔细询问后,得知她两年前因为单位人际关系导致心情不好,精神压抑,经常失眠,口干口苦,近半年来逐渐加重。查其舌脉后,发现其舌体胖大,苔厚腻。分析其病因,乃由于长期情志不畅,导致肝气郁结,久而化火,耗伤津液,因此出现肝气郁结型口苦。中药以疏肝理气、清热滋阴为主。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20克,白芍20克,川芎15克,香附20克,郁金20克,黄芩15克,沙参20克,石斛15克,玉竹20克,黄精20克,乌梅20克,甘草6克。经中药治疗一月余,加上对其进行精神开导,症状逐渐减轻。
42岁的张司机,一进门就急切地询问医生,自己这种病能否治好,要治多久,且声音洪亮。询问之下,他告诉医生,最近总觉口苦,有时会觉胃部不适,且从小爱吃煎炸食品,脾气也比较急躁,是个急性子。患者面色发红,舌苔黄腻。此为肝气过盛,进而影响到脾胃,属于肝胃郁热型。针对他个人的体质病机,方药以疏导肝气、泄热和胃为宜。具体方药如下:柴胡20克,当归15克,白芍15克,丹皮20克,栀子15克,白术15克,吴茱萸15克,茯苓20克,乌梅20克,甘草6克。两星期后复诊时,他高兴地说口苦减轻了很多,心情也跟着改善了不少。
还有一位60多岁的老伯,述说三年来总觉得口很干,爱发苦,嘴里必须含着杏梅等零食,否则就苦得受不了。吃过很多中药,效果一直不好。另外,他说前些年得过十二指肠溃疡和黄疸性肝炎,均已治好。听完老伯的话,不难理解他这种口干口苦的表现属岭南地区十分常见的肝胆湿热型。应从清热化湿、养阴生津方面来考虑治疗。栀子15克,法夏15克,茯苓30克,白豆蔻15克,陈皮20克,厚朴15克,乌梅30克,黄芩10克,五味子15克,葛根20克,甘草6克。嘱其平时要经常运动,比如清晨傍晚散散步,或偶尔爬爬山。两个疗程后开始显效。
除了辨证施治,服用中药外,在日常生活中选用一些药膳,对改善口苦症状也有很好的疗效。下面就给读者朋友介绍一些在临床上取得较好疗效的食疗方。
赤豆大枣薏米冬瓜粥:赤豆30克,大枣5枚,薏米500克,冬瓜50克。先将赤豆、薏米放入锅内,待七成熟时再倒入冬瓜、大枣,煮熟即可。
鲤鱼赤小豆汤:鲤鱼500克(去鳞及内脏),赤小豆30克,用葛根、乌梅、沙参、玉竹等养阴生津之品与猪瘦肉一同煲汤食用。
有些患者不愿意服“苦”口中药,可选择针灸治疗。此外,应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饮食上要以清淡为主,多食蔬菜、水果,如萝卜、佛手、苹果、柑橙等。同时做到慎起居,畅情志,认识到三分治病、七分养病尤为重要。
(实习编辑:徐润兰)
清热利湿,利胆排石。用于肝胆湿热所致的胁痛、胆胀,症见右胁胀痛、痞满呕吐、尿黄口苦;胆石症、胆囊炎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20.9平肝潜阳,醒脑安神。用于头晕目眩,耳鸣口苦,心烦难寐。
健客价: ¥8.5平肝潜阳,醒脑安神。用于肝阳上亢,头晕目眩,耳鸣口苦,心烦难寐。
健客价: ¥3清热,祛湿,利胆。用于肝胆湿热所致的胁痛、口苦;急性胆囊炎、胆管炎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6解表散热,疏肝和胃。用于外感病,邪犯少阳证,症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食欲不振、心烦喜呕、口苦咽干。
健客价: ¥11清肝胆,利湿热。用于肝胆湿热,头晕目赤,耳鸣耳聋,胁痛口苦,尿赤,湿热带下。
健客价: ¥6.5清热利湿,解毒散结。用于湿热毒邪聚结肌肤所致的粉刺,症见颜面皮肤光亮油腻,黑头粉刺,脓疱,结节,伴有口苦,口黏,大便干;痤疮。
健客价: ¥21清肝泻火。用于耳鸣耳聋,口苦头晕,两胁疼痛,小便赤涩。
健客价: ¥38.5疏肝解郁、宁心安神。用于肝郁伤神所致的失眠症,症见:失眠多梦,精神抑郁或急躁易怒,胸胁苦满或胸膈不畅,口苦目眩,舌边尖略红,苔白或微黄,脉弦。
健客价: ¥47用于外感风热、内郁化火所致的风热感冒,症见发热、咽喉肿痛、口苦咽干、咳嗽痰黄、尿黄便结;化脓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急性支气管炎、单纯性肺炎等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12除口苦口臭,荡涤湿浊,预防四季湿阴。
健客价: ¥9用于肝胆火盛引起的耳聋、耳鸣、耳底疼痛、目赤口苦、头晕目眩、大便于燥。
健客价: ¥22清热,祛湿,利胆。用于肝胆湿热引起的口苦、胁痛;急性胆囊炎、胆管炎。
健客价: ¥9.9苗医:汗渥曲勒,旭嘎怡滇内,洛项,来罗拉米,干郎比欧溜,劳力宫,蒙丢。 中医:清胃泻火,滋阴生津,行气消积。用于胃热津亏,阴虚郁热上蒸所致的口臭,口舌生疮,齿龈肿痛,咽干口苦,胃灼热痛,肠燥便秘。
健客价: ¥59解表散热,疏肝和胃。用于外感病,邪犯少阳证,症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食欲不振、心烦喜呕、口苦咽干。
健客价: ¥12清热,祛湿,利胆。用于肝胆湿热引起的胁痛、口苦;急性胆囊炎、胆管炎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8清热利湿,理气活血,散结消肿。用于湿热下注、毒瘀互阻所致带下病,症见带下量多、色黄、气臭,少腹痛,腰骶痛,口苦咽干;阴道炎、慢性盆腔炎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9.6本品功效为清热,祛湿,利胆。用于肝胆湿热引起的口苦、胁痛;急性胆囊炎、胆管炎。
健客价: ¥6.5清肝胆,利湿热。用于肝胆湿热所致的头晕目赤,耳鸣耳聋,耳部疼痛,胁痛口苦。
健客价: ¥6解表散热,疏肝和胃。用于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吐,口苦咽干。
健客价: ¥8清肝胆,利湿热。用于肝胆湿热,头晕目赤,耳鸣耳聋,胁痛口苦,尿赤,湿热带下。
健客价: ¥10解表散热,疏肝和胃。用于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吐,口苦咽干。
健客价: ¥26理气散寒,清热化瘀。用于寒热错杂症,气滞血瘀所致的胃脘胀闷,疼痛、嗳气、返酸、嘈杂、口苦;十二指肠溃疡见上述症候者。
健客价: ¥25清热利湿,理气活血,散结消肿。用于湿热下注、毒瘀互阻所致带下病,症见带下量多、色黄、气臭,少腹痛,腰骶痛,口苦咽干;阴道炎、慢性盆腔炎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