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上颌窦炎在农村发病较多,其发病多由于周围组织炎性反应迁延、窦口引流阻塞、全身抵抗力减弱、齿源性感染等因素造成。患者常年头晕、头痛、鼻阻脓涕,冬季各种症状尤甚;重者可并发咽、扁桃体、喉、气管、支气管及肺等炎性反应。那么,我们该如何检查慢性上颌窦炎呢?慢性上颌窦炎又有哪些分型呢?下面,就请专家为我们介绍一下吧。
专家介绍到,检查慢性上颌窦炎有以下方法:
1、询问病史
注意既往急性鼻炎、急性鼻窦炎的情况和治疗经过,询问有无鼻变态反应史。
2、鼻镜检查
注意中鼻甲有无肥大或息肉,中鼻道有无阻塞及脓性分泌物,鼻中隔有无偏曲。再用1%麻黄素棉片收缩鼻黏膜,然后做头位试验,使患侧上颌窦居上,数分钟后观察患侧中鼻道有无脓液流出。
3、X线摄片
取鼻颏位,观察两侧上颌窦的密度,与眼眶密度相对比,大于眼眶密度者表示阴影模糊,应怀疑黏膜增厚或窦内有脓性分泌物,应进一步检查。
4、上颌窦造影
在上颌窦冲洗后,将碘油2ml注入窦内,变换头位,再行X线摄片,观察黏膜有无增厚和息肉,以及窦内肿瘤、囊肿和窦腔其他情况,黏膜厚度在3mm以上者为增厚。
5、黏膜清除功能试验
在碘油造影后第4天再行摄片检查,黏膜清除功能正常者碘油应已排空,若仍有碘油潴留在上颌窦内,表示黏膜失去清除功能。
6、上颌窦口阻力测定
上颌窦穿刺,向窦内注水,当液体平稳流出时,测量测压管的水柱压力。若经冲洗注药3~4次后窦口阻力仍在6kPa,需行手术治疗。
7、上颌窦内窥镜检查
该项检查是诊断上颌窦病变的最新方法,可在冷光源照明下于窦内取病理活检,或者摄片、录像,可克服检查的盲目性,提高诊断率。
慢性上颌窦炎的分型
慢性上颌窦炎病期长短不一,病理变化也不一致,可分息肉,乳头,滤泡,腺体各和纤维五型,各种炎型常互相混合或变化,现分述如下:
1.息肉型:亦称肥厚型和水肿型,常与变态反应有关,粘膜呈不同程度的水肿,内有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嗜酸性白细胞浸润,重者呈息肉性变化和囊性变,久这滑壁发生疏松变化。
2.乳头状增生型:粘膜由假复层柱状上皮变为复层鳞状上皮,表层增厚突起呈乳头状,与病毒感染和细菌侵入有关。
3.滤泡型:粘膜有大量淋巴细胞聚集,呈滤泡状。
4.腺体型:有粘液腺和浆液腺增生,腺管阻塞也形成囊肿。
5.纤维型:亦称硬化型或萎缩型,常有小动脉内膜炎和动脉周围炎,使动脉阻塞,粘膜供血不足,腺体退化,分泌减少,变稠,甚至可引起粘膜萎缩,纤毛消失和结痂形成。
(责任编辑:张彩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