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牙是肚里有虫?
摘要:睡觉磨牙了,人们的第一反应玩玩就是“肚子里有虫”,但是口腔医生指出,磨牙与肚子里有虫没关系。那么磨牙真正的原因在哪里呢?下面让我们看看吧。
“咯吱,咯吱”,有的孩子睡觉时常常
磨牙,这让年轻的爸爸妈妈很困惑,而家里的老人总是不以为然地给出这样的解决办法———“该打虫了”。难道孩子磨牙真的和肚子有虫有关系吗?
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东院林主任指出,这样的说法其实并没有确切的根据,磨牙与虫没关系!
一、孩子为什么会磨牙?
“磨牙是因为中枢神经系统部分脑细胞异常兴奋导致的咀嚼肌发生强烈、持续、非功能性收缩,使上下牙齿紧紧咬合滑动而发出响声。”林雪峰介绍,磨牙症通常有以下几种类型:
1、磨牙型
常在夜间入睡以后磨牙,就是人们常说的夜磨牙。睡眠时患者做磨牙或紧咬牙动作,常伴有“咯吱、咯吱”的响声。夜磨牙有一个特点,磨牙时本人毫无感觉,醒后也没有记忆,而且在清醒状态下,无论他使多大的劲也无法将牙磨响。
2、紧咬型
常有白天注意力集中时不自觉地将牙咬紧,但没有上下牙磨动的现象。
3、混合型
兼有夜磨牙和白天紧咬牙的现象。
“六七岁处于换牙期的儿童在新牙萌出后,由于咬合关系不稳定常会磨牙,很多人在恒牙全部萌出,牙齿完全‘磨合’完成后,磨牙的问题便会不治而愈”。林主任说,“以前,由于卫生条件较差,孩子在地上爬来爬去,不小心吞食了蛔虫卵,感染蛔虫病的比例很高,或许,这就是人们将磨牙和蛔虫感染联系起来的原因吧。”
二、“干磨牙”,损伤牙齿没商量
磨牙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上下牙前后或左右做水平运动,会发出响亮的“咯吱”声;另一种是在垂直方向呈紧咬状态。
睡眠磨牙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发生率较高,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功能逐渐完善,其发生率会逐年下降,长大后还有可能会自愈。当然,也有些人儿时磨牙没有得到纠正,可能一辈子都有磨牙的习惯。
在晚上睡觉的时候磨牙,因为会发出刺耳响声(晚上听还有一点恐怖),常会影响同宿者(如同学、伴侣)的睡眠。而且,由于夜磨牙时口中没有食物,唾液的分泌量也相应减少,牙齿得不到润滑,这样就形成了像推空磨一样的“干磨牙”,会造成牙齿本身的磨损,比如窝沟变浅、牙本质暴露,导致牙齿敏感,影响咀嚼食物的功能。
而且,在临床上还发现,长时间的高强度收缩使咀嚼肌增粗,可致脸形发生变化,出现国字脸,还会造成颞下颌关节的损害,形成下颌关节紊乱症,导致张口时下颌关节发出响声。而紧咬型磨牙,还可使牙齿在受力不均匀的情况下发生牙裂,最终导致牙齿的缺失。
所以,专家认为,无论哪一种类型的磨牙对牙齿的危害还是比较严重的。
三、佩戴咬合板,保护牙齿阻断磨牙
由于引发磨牙的原因不是非常确切,目前认为与精神性、情绪性、牙源性、自发性等多种因素有关。消除紧张情绪,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起居有规律,特别是儿童睡前不要过度兴奋,可以有效减少磨牙。此外,还需纠正牙颌系统的不良习惯,如单侧咀嚼、咬铅笔等。
“佩戴咬合板是防治磨牙危害最有效的办法之一。”林主任称,“咬合板通常用义齿基托材料制成,夜间睡眠时佩戴,一方面可以起到缓冲作用,避免磨损牙面,另一方面可以调整面部肌肉的位置,削弱或转移其兴奋性,打破固有的反射弧,有利于阻断磨牙的发生。”
对于紧咬型磨牙,在白天可以进行有意识的肌肉放松训练。通常我们在不进行咀嚼运动的时候,上下牙是自然处于非接触状态的,但紧咬型磨牙者,白天也会不自觉地紧咬牙关。针对这种情况,白天应该让口腔处于休息状态,即让咀嚼肌维持松弛,最好是嘴唇相合,牙齿相离。
此外,改变睡觉的姿势,松弛下颌肌肉,对缓解磨牙也可能有一定的作用。一般来说,仰卧位下颌关节是放松的,而侧卧位和俯卧位睡眠姿势使下颌关节位置改变,肌张力增加。所以,尽量让孩子仰卧位睡觉,对其改善磨牙也是有帮助的。
(实习编辑: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