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章

生活中臆想症的一些行为表现

神经症症状:如头痛、失眠、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工作学习能力下降以及癔症样表现等。

娈童色魔狱中被监生插死 重口味恋童癖的心理剖析

在日本有一部广受欢迎的漫画书里,一名24岁的男教师娶了12岁的女孩当自己的妻子,作为一个最高机密社会实验的一部分。他说:"我老婆是小学生哦。"

最新发布
    2018-01-19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回家路”到底有多难?

    世界卫生组织说,“没有任何一种灾难比精神障碍带给人的痛苦更加深重。”全球精神分裂症患病率约为3.8‰-8.4‰,终生患病率高达13‰。在这些患者中,有一半人没有得到治疗。得到治疗的人中,大概只有一半得到规范治疗。在十大精神障碍疾病中,精神分裂症致残率位列第五,治疗费用所占比例却接近60%,包括治疗、误工、伤人毁物等。专家呼吁规范治疗精神分裂症,让他们顺利“回家”,融入社会。

    2018-01-19

    惊呆!这几类人容易患上精神分裂,你会是这类人吗?

    目前治疗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的方法主要以综合治疗为主,包括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还有心理治疗、行为矫正治疗、音乐治疗、工娱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生物反馈治疗等。具体哪种方法适合患者,需经过检查和患者的具体情况再确定。精神科专家提醒:精神分裂症的维持治疗很重要,是预防复发和社会功能康复的关键。

    2018-01-19

    流言揭秘 | 关于躁郁症你不知道的六件事

    躁郁症即指双相障碍症,属于心境障碍的一种类型,是一种既有抑郁发作也有躁狂发作的疾病,因而在治疗的时候,很难准确的进行判断。有报道称,37%的双相抑郁患者被误诊为单相抑郁,长期使用抗抑郁药治疗,从而诱发躁狂、快速循环发作,使发作频率增加。目前躁郁症并没有快速的治疗方法,是一种需要长期治疗的疾病。

    标签: 流言 躁郁症 事实 
    2018-01-19

    远离精神分裂症,从这些做起...

    心理精神科专家指出:现代医学国际研究进展表明,经过精神科系统治疗后,很多精神分裂症患者是可以达到临床治愈的。另外,精神类疾病具有非常长的潜伏期,所以饮食与患者的健康息息相关,有效的食疗也可进一步缓解精神分裂症状的有效方法。所以,只要大家积极做好精神分裂症的防治工作,是可以大大减少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和复发的。

    2018-01-19

    【护理有方】如何做好躁狂症患者的护理?

    心理精神科专家提醒:对于精神躁狂症患者来说,科学的康复护理很重要,是保障病情尽快康复的关键。但是,由于绝大多数患者及家属对于精神躁狂症的家庭护理缺乏了解,容易造成患者的病情反复。那么,精神躁狂症应该怎样进行康复护理,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018-01-18

    精神心理疾病为什么会找上你?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遇到很多的不如意,比如被领导批评、与朋友发生争执、情感上受到背叛、家庭关系不和谐等,这些事看起来琐碎,但正是这一桩桩一件件小事,积累起来足以攻破人内心深处的最后一道防线。它就像是一场病毒性感冒,不知不觉地就潜伏在你的身边,一个转身的功夫,就被感染上了。

    2018-01-18

    谈谈精神分裂症的愈后注意事项

    既要保证精神分裂症患者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又要参加一些有利于疾病恢复的户外活动。尤其要融入到社会中去,有目的的适应周围生活环境。

    2018-01-18

    理解了才能正视,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什么样的病?

    说到幻觉,其实很多人都遇到过,有的人经常会遇到,明明听到有人叫他,但是回头的时候发现没有人。很多精神分裂症患者,会“听到”有人骂他,议论他,甚至是命令他。以至于他们在常人看来,是在自言自语,是莫名其妙的大喊大叫,甚至无由来的情绪失控。

    2018-01-18

    躁狂症的治疗和预后(值得收藏)

    躁狂发作是发作性病程,发作间歇期缓解正常,如能积极治疗,可以维持病情稳定。但是,如不进行有效的治疗和维持治疗,复发率高。长期反复发作造成疾病发作越来越频繁,正常间歇期缩短,快速循环,难以治疗,残留症状,慢性状态,人格改变,社会功能损害。因此,需树立长期治疗的理念、综合治疗的治疗理念,防止病情复发。

    标签: 治疗 预防 护理 
    2018-01-16

    “带孙焦虑症”需要子女“放权”来纾解

    中国还有句老话,叫“隔辈亲”,意思是老人同自己的孙辈们更加亲近,这也说明老人是发自内心爱着自己的孙辈的,所以作为老人的子女,首先应该明白即便老人在带孩子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些意外情况,老人也绝对不是故意的,不能因此而对老人有责怪、埋怨的心理和言行。实际上,绝大多数老人也知道自己带孩子是“吃力不讨好”,带好了是应该的,带不好就可能被怪罪,而一旦孩子发生意外,他们不用子女责备就已经自责不已了,这时候作为子女,更多是宽慰他们,而不是怪罪他们。

    标签: 焦虑症 要求 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