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障碍真的可以通过自己解决吗?
所谓的心理障碍就是已有了明显的身心症状。如失眠、焦虑、经常争吵、关系几近破裂、身体某部位疼痛、增生、炎症或者强迫性的反复洗手、莫名恐惧、怀疑自己有病……
精神分裂症的复发和预防
病人在无明显客观因素或充分根据的情况下,担心发生威胁自身安全和其他不良后果的心境。病人可表现为搔首顿足、怨天尤人,有大祸将临之感,惶惶不安、不可终日,即使多方劝解也不能消除其焦虑。
双向情感障碍是一种发作性的疾病,发作之后就完全好了,不会引起大脑退化,间歇期完全可以像病前一样生活、工作。
所谓的心理障碍就是已有了明显的身心症状。如失眠、焦虑、经常争吵、关系几近破裂、身体某部位疼痛、增生、炎症或者强迫性的反复洗手、莫名恐惧、怀疑自己有病……
正常人的抑郁情绪与境遇相称,如受到不良精神刺激或由精神负担严重所引起,而抑郁症的抑郁症状则与境遇不相称,在精神医学视角,意识层面并无可引起抑郁情绪的起因,或微弱刺激引起了过大的抑郁情绪反应。
如果以智商为标准,太高的智商(130以上)就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如果以社会适应为标准,社会地位很高的人往往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如果以经济收入为标准,钱很多的人不见得就心理健康。
生活中存在这样的普遍现象:大多数人们在患有心理障碍后会习惯性选择医院治疗,医学界通常会找出生理系统中某种器质性病变的事实证据,作出生理学诊断。
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能否正确认识、评价和接受自己,是保持自身心理健康的前提。但“当局者迷”。并非人人都能真正做到自知,自我认知失调是导致心理失衡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其实,抑郁症并不是那么少见,据世界卫生组织2017年2月23日发布的一份关于抑郁症的全球统计报告显示:全球约有3.22亿人患抑郁症,占全球人口的4.4%,也就是平均每23个人里就有一名抑郁症患者[1]。
“明知道自己不停在做的事或在想的问题毫无意义,却无论如何也停不下来,而且越想抵制便越紧张、痛苦。”这就是典型的强迫症,严重时会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