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精神病频道 > 精神病治疗 > 护理照顾 > 治疗双向障碍患者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治疗双向障碍患者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2014-09-03 来源:健客网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患者可能因为药物副作用变得难以忍受而停药;他们可能因服药而失去心目中最满意、最富生产力的轻躁狂状态;他们可能会认为,没有症状意味着自己已经痊愈,不再需要服药。

   双相障碍II型患者处于抑郁发作的时间多于躁狂。在应对快速循环及混合状态方面,锂盐的效果似乎不如抗点燃药物。

 
  患者可能因为药物副作用变得难以忍受而停药;他们可能因服药而失去心目中最满意、最富生产力的轻躁狂状态;他们可能会认为,没有症状意味着自己已经痊愈,不再需要服药。一项纳入了3,640名双相患者的48,000次就诊的研究显示,24%的患者对治疗不依从,即在20%的时间内漏服至少25%的药物剂量。与治疗不依从相关的因素包括快速循环、自杀未遂、疾病早发、焦虑及酒精滥用。
 
  对于急性躁狂或抑郁发作的双相障碍患者而言,维持治疗必不可少。因此,选择耐受性良好的药物有助于维持长期治疗的依从性。需要认识到的一点是,药物可能需要调整剂量甚至更换--对于急性期治疗,快速起效常常是头等要务;而对于维持期治疗而言,服药依从性则上升为主要矛盾。
 
  为某一特定患者选择最好的药物时,其他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
 
  个人治疗应答史
 
  家族治疗应答史
 
  某种特定药物的不良反应
 
  药物相互作用
 
  妊娠
 
  哺乳
 
  抗抑郁药问题
 
  双相障碍治疗过程中,抗抑郁药的使用颇具争议性,因为这一类药物可能诱导快速循环,尤其是已存在快速循环发作的个体。在Altshuler及其同事所开展的一项研究中,受试者在服用心境稳定剂的同时仍出现抑郁发作,并接受了为期60天以上的抗抑郁药治疗,症状缓解6周以上的个体接受了为期1年的随访。结果显示,继续服用抗抑郁药超过6个月的受试者中仅有36%复发,而这一数字在服药6个月前即停药的受试者中则高达70%。
 
  一项停药研究显示,双相障碍长期治疗中停用抗抑郁药并未带来症状学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获益。结果趋势倾向于轻度获益,但受益的却是那些继续服用抗抑郁药的患者。该研究还发现,与针对三环类抗抑郁药的研究结果相似,快速循环型患者继续服用新型抗抑郁药可能使预后恶化,包括SSRIs和SNRIs。
 
  在一项由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所(NIMH)所开展的研究中,所纳入的受试者在服用心境稳定剂时仍出现了抑郁发作。这些患者分别服用了舍曲林(平均剂量192mg/d)、安非他酮(平均剂量286mg/d)或文拉法辛(平均剂量195mg/d),治疗为期10周,随访1年。结果显示,仅有16%的患者仍处于缓解状态,而超过55%的患者转为躁狂或轻躁狂。其中,文拉法辛表现最不乐观,而安非他酮则相对较好。
 
  在Sachs及其同事所开展的一项研究中,服用心境稳定剂期间发作抑郁的患者被随机分入帕罗西汀组(平均剂量30mg/d)、安非他酮组(平均剂量300mg/d)或安慰剂组。结果显示,三组受试者在所有疗效及安全性指标方面并无显著差异,包括缓解及转相率。
 
  总体而言,这些结果提示,抗抑郁药在双相障碍治疗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较为有限。事实上,只有在未联用抗抑郁剂的情况下疗效不佳,心境稳定剂治疗才可被认为是失败的尝试。一项纳入了18项研究、4,105名患者的meta分析显示,心境稳定剂联合抗抑郁药的疗效并不显著优于单药治疗。
 
  当症状持续存在时
 
  面诊时,注意患者在职业、社交、家庭及健康状况方面的改变。评估药物治疗方案,聚焦于针对靶症状的疗效、治疗依从性、药物耐受性及患者的态度。注意心境转相的早期征象,必要时调整药物。需要记住,随着时间的推移,治疗方案常常需要调整。
 
  心境稳定剂应与其他药物联合,以优化疗效及实现持续缓解。抗抑郁药可能恶化疾病进程,真正尝试心境稳定剂治疗时不应有抗抑郁药的参与。若症状持续存在,留意以下几个问题:
 
  患者是否正在使用某些导致症状恶化的物质,如酒精、成瘾性药物或抗抑郁药?
 
  患者是否真的正在服药?
 
  治疗是否足够?
 
  是否存在其他干扰治疗的医学状况(包括亚临床甲减)?
 
  心理治疗是否被忽略?
 
  治疗过程中,患者能积极地配合治疗当属最好。若是出现状况,则需要患方与医生相互沟通,为治疗尽力。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