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坐不能是一种运动性坐立不安。
㈠基础
⒈原理:抗精神病药阻断黑质-纹状体通路上的多巴胺D2受体,引起肌张力增高,当肌张力增高不完全时,只是肌肉中的某些肌纤维收缩,导致难以忍受的不适感,病人通过反复收缩整块肌肉(不断运动)来抵消这种不均匀收缩,改善不适感。
⒉模拟:医生想要体验这种不适,可有意识地轻轻地收缩你的腓肠肌,当你体验到这种收缩就把他松开,然后再轻轻收缩,如此反复,越持久(30秒钟足够),就越能体验到这种不适感。你会感到,要将腓肠肌用劲收缩和拉伸几下才舒服,如果不能收缩和拉伸,则敲、捶、捏也能改善这种不适。如果你体验不到这种不适感,说明你的腓肠肌收缩的还不够轻。
⒊易感肌群:服抗精神病药的病人发现,肢体近端大肌群比远端小肌群更常想用劲,说明大肌群比小肌群更易感静坐不能。解释可能是,在一定范围内,不自主收缩的肌纤维占所有肌纤维的比例越低,越易感静坐不能。
⒋比较:药源性帕金森氏征是整块肌肉不自主的持续收缩,而静坐不能只是肌肉中的少量肌纤维不自主的收缩,故静坐不能在性质上比药源性帕金森氏征要轻。这就可解释,不典型抗精神病药号称比典型抗精神病药的锥体外系反应轻,但却更常见静坐不能(氯氮平和喹硫平除外),而非帕金森氏征;多巴胺部分阻断剂阿立哌唑号称比完全阻断剂利培酮和齐拉西酮的锥体外系反应轻,而它的静坐不能率却照样很高,只是帕金森氏征的率很低而已。
㈡不适感
多数静坐不能的病人说,“体验到一种说不出来的不适感。”这种不适感符合内感性不适的定义,即躯体内部有一种难以忍受的不适感,不能清楚描述其性质。对这种不适感,少数病人描述为骨痒感、蚁走感、猫抓感。
⒈骨痒感:病人感到骨头痒,脊柱或腿里像蚂蚁在爬,故要敲背,敲腿,感到手指脚趾的骨头痒,要把手指脚趾撇的咯咯直响才舒服。
⒉蚁走感:病人感到小腿肌肉里像是可乐罐打开,泡沫往外冒一样,许多蚂蚁向上爬,此时腿酸,要用力甩才舒服。
⒊猫抓感:病人感到心里有猫抓感。病人说,“发作性心里难过,要把心肝五脏扒出来才好,心里不定。”“胸闷,要揉,恨不得要切开胸腔。”
㈢要动感
⒈口:当病人感到咀嚼肌不适时,就用劲收缩咀嚼肌,表现磨牙;当病人感到舌不适时,就通过咬舌(相当于捏)来减轻这种不适。
⒉颈:当病人感到颈背部肌肉不适时,就用力低头,低到底一阵子,感到脊柱拉的舒服,其实是颈项肌受到拉伸。
⒊上肢:当病人感到三角肌不适时,膀子会不自主地上抬;当手的肌肉感到不适时,病人形容为“手上血管胀”,感到手放在什么位置都不自在,故不断搓手,咬(相当于捏)手指,不自觉地抓紧,撑劲。
⒋躯体:当病人感到肩部肌肉不适时,会发作性耸肩,但不像抽动那样急速;当躯干肌肉不适时,坐着会身子缓缓前后晃动,躺下会一分钟翻一次身。
⒌下肢:当病人感到腿部肌肉不适时,⑴站着动:病人有条件就来回走;在排队买饭时脚会不自主的前后移动;站着说话时,脚会原地踏步;⑵坐着动:坐着腿放在什么位置都不自在,翘起又放下,两腿一张一合的摇动;小腿肚想撑劲,捏腿;腿抖,抖累了还想抖;⑶躺着动:躺着时轻度时喜欢动脚趾,两脚互搓,如睡沙发,睡着后脚翘在沙发靠背上(股四头肌收缩);中度时腿要撑劲,在床上滚来滚去;重度时动的不停,根本躺不下来。
㈣后果
⒈睡眠困难:病人因静坐不能而导致入睡困难,例如,睡前总是反复喝水、小便、洗手、上床,刚躺下,又起来喝水、小便、洗手、上床,如此折腾多次后才能入睡。
⒉暴力行为:静坐不能因难以忍受的不适而引起烦躁,烦躁引起暴力,包括打、砸、扔、踢;动作粗暴,脱衣时硬拽,以致纽扣脱落。
⒊准自杀行为:静坐不能因难以忍受的不适引起激越和撞头,有的病人是抱着脑袋撞墙,说明撞墙的目的不是自杀,而是相当于敲、捶的作用,以改善骨痒感。有病人诉,“想撞墙,撞电视,撞玻璃,撞碎玻璃后想用碎玻璃割脉自杀,这也是对难以忍受不适的一种反应,这种自杀缺乏计划性和隐蔽性,成功率低。
⒋注意不集中:病人原来看报纸能看2小时,现在心静不下来,只能看10分钟。
㈤鉴别
⒈焦虑:焦虑症的坐立不安不伴有肌张力增强,肌肉酸痛、撑劲和捏腿这些症状,而抗精神病药引起的静坐不能则可有这些症状。
⒉强制性思维:强制性思维有不自主地快速思维,思维快的看不清,记不住,病人因烦躁而走来走去,抗精神病药引起的静坐不能也有走来走去,但没有不自主地快速思维,可资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