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和自闭症孩子沟通流畅?我们都知道自闭症孩子语言能力不强,爸妈该怎么办?很多情绪没办法表达,或者只有大喊一种表现方式。孩子父母和身边人都没办法搞清他们到底是想要什么?但自闭症孩子也并非无法理喻。有一些小技巧可以让孩子认可你,认可之后在训练效果会成倍提升。
为什么要让孩子提高语言交流能力?
儿童期是发展口语的关键期,抓紧这个时期逐步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是发展智力,发展口头、书面表达能力、理解知识能力的前提,将受益终生。在儿童世界里,如果没有语言,则很难表明自己的需求,也无法与父母进行情感的沟通与交流,很容易将自己“关闭”起来,这也是孤独症又被称为“自闭症”的原因。
如何提高孩子的语言交流能力呢?
1.多交流,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对孤独症儿童的教育中,其效果不是立竿见影的,我们必须抱着“只管耕耘,不问收获”的心态去对星儿进行教育。语言学习存在障碍的孤独症儿童需要比普通儿童多出几百甚至上千次的练习,才能学会简单的语句。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小事和细节在经过整理之后形象的表达给孩子,帮助孩子理解,并且学会如何描述,为孩子创立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如:日常生活与游戏时间是好的学习机会,家长可就进行中的活动、现场环境或物品向孩子多作提问,与孩子进行自然的对话。例如为孩子换上衣服后,可问:“这件衣服是什么颜色?”“衣服上的图案是什么动物?”在这种轻松的环境下,孩子会更乐意说话。
2.养成爱阅读的好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孩子今后的生活一定会有帮助,因此,只要有可能,就带着孩子一起“阅读”吧,尽管大多数时候孤独症孩子并不理解你读的是什么内容,但你可以从几张小卡片入手,引起孩子的兴趣,逐渐提高难度。孩子需要那些与他们的年龄、兴趣及能力相适宜的图书,他们也喜欢困书题材的丰富色彩。所以专家建议,我们可以让孩子多接触不同方面的读物,如报纸、杂志乃至街头标语广告、商品包装等等。通过这些文字读物让孩子会懂得:语言文字在我们生活中的每一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
3.选择切合孩子兴趣的话题(动机)
父母平时要多观察自闭症孩子的兴趣点,抓住重点,才能强化效果。如果自闭症孩子对洋娃娃比较感兴趣,父母就可以多陪孩子玩洋娃娃,在游戏的过程中穿插语言训练,当孩子想要的时候就故意拿开,等他表达出来想要的请求再将玩具还给他。选择眼前看得见、容易了解的自然话题为佳。尤其是以能够激发孩子动机的事物作为话题,效果更好。想要让孩子主动表达,首先要选择眼前看得见、容易了解的自然话题,尤其是能够激发孩子动机话题。
总之,有兴趣才有效果,做父母的需要见机行事,灵活处理。
4.避免鹦鹉学舌般地重复
还有一个重复现象表现是“鹦鹉学舌”,即孩子对他人问话不回答,反而重复其他人的问话。对于这种现象,可以辅助孩子恰当地回答,但是注意根据孩子的学习情况,变换问答的场景和内容。而对于孩子重复背诵大段的广告词或对话等现象,很可能是因为他们需要通过这样的大段重复,让自己获得“存在感”。因此建议家长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让他们充分地说,不过多加以干涉。
5.不必急于矫正发音
刚开始学说话的时候,小孩子都很难说清楚字句,有表达意思的态度即可。若刻意矫正发音,说不定反而会抹杀好不容易培养的说话动机,打击小孩的自信心。只要TA肯说话,发音不正确的缺陷久而久之会改善过来,家长只要自己提供正确的说话模板即可。
6.多带孩子到自然中去
动物园、海洋馆、博物馆不仅仅是帮助孩子多认识些动物、植物和星星那么简单,他可以拓宽孩子的知识面,进而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对于孤独症孩子来讲,虽然没有普通小朋友那样好奇心强,但多带孩子接触外界,多见世面,对患儿的语言能力发展会有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7.在歌声中帮助孩子学习
很多康复机构会开设音乐课,这是有原因的。歌曲是孩子们接受和掌握语言的最佳形式,他们在学会旋律的同时,自然而然就记住了歌词。所以,每天安排一些时间,和孩子一起听歌、唱歌。唱的过程中,你可以配合上相应的手势,帮助孩子理解歌词的意思。
8.借助游戏的魅力
在游戏中帮助孩子提升说话的动机,锻炼孩子的语言能力。
语言训练虽然很难,但是如果我们合理地使用游戏技巧,是可以顺利地将宝宝的主动表达激发出来的。比如之前讲过的“太高了”、“缺东少西”等游戏,都能为孩子的需求制造障碍,从而为其主动表达提供机会。
9.耐心最重要
最后一点,耐心。孤独症儿童虽然表达能力很弱,但想说话时大人要有耐心地听他说话。对孤独症儿童说话时,他也比较愿意以语言来回答大人。即使是有表达能力的自闭症儿童,其表达能力仍然很弱,一两句话说不清楚是常有的事情。这时候耐心就显得极为重要,孩子说话时大人要有耐心地听他说话。如此,下次孩子才更有表达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