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精神病频道 > 精神病知识 > 资讯 > 拖延症 这个话题跟25%的人都有关系

拖延症 这个话题跟25%的人都有关系

2019-07-25 来源:南京脑康中医院 精神心理指南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如果不接纳自己,整天挑剔自己,你会发现改变的行为变得特别困难,自我认同度特别低。所以,学会接纳自己,容忍自己,然后才能更好地改变自己。

拖延症,这个话题跟25%的人都有关系。这个比例听起来有点高,但一说起它,没准大多数人都会认为自己是那25%。

无事不拖的人确实很少,但从不拖延的人也很罕见。我也时常犯拖延症,比如母亲让我帮她订几张火车票,现在手机App订票很方便,其实就是动动手,两三分钟的工夫,我也要等她催上很多遍,甚至发飙了才去做。有时我自己也很奇怪,为何这样的小事还会拖延。

读了《终结拖延症》这本书我才知道,我所犯的拖延叫作简单拖延,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类型。连一个拖延症还会有诸多类型,我们就来认识一下究竟什么是拖延症。

《终结拖延症》是这个领域的代表作。作者威廉·克瑙斯(WilliamKnaus)是美国认知疗法的先锋,也是公认的治疗拖延症的权威专家。他拥有30多年的执业经验,曾担任阿尔伯特·埃利斯心理行为治疗研究院的院长,还为美国军方提供咨询服务。

虽然篇幅不长,但是它提供了一套认知、情绪、行为三管齐下的解决拖延症的方法。其中的流程和步骤甚至可以在实践中直接模仿和复制,相信熟练掌握后,可以有效预防拖延症反复出现在你身上,威力巨大。

什么是拖延

“拖延”(procrastination)的拉丁字源的解释是“向前”加上“为明天”。

拖延症是指自我调节失败,把重要的事情和有时限的事情,推到其他时间去做的不好行为。严重的拖延症甚至会出现强烈的自责情绪、负罪感,会不断地自我否定、贬低,并伴有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

法国著名哲学家朱尔斯·贝约尔说:“绝大多数人的目标,是尽量过不动脑子的生活。”《瞬变》这本书提到过“象和骑象人”:大象代表着感性,是人类的原始动物精神;骑象人代表人类的理智,理智应该驾驭感性向前走。可是有时候它们会原地不动,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两者都很懒,没足够清晰明确的指令,它们会自动驾驶,就是按照自己最熟悉、最习惯的方法去做事。我们常用一些无关紧要但快乐的事情来代替动脑子,比如看微信,打游戏,一遍一遍地看电视剧,这就像自动驾驶一样。

全世界25%的人都有拖延行为,但简单的小拖延未必是真的拖延症,就像我们会有强迫行为,反复确认有没有锁门,反复洗手,但我们不是强迫症。拖延行为造成你人生的挫败,让你对自己评价很低,让你感到痛苦时,才能算得上拖延症。拖延症不是简单的逃避,而是一系列想法、情绪以及行为集合在一起。

拖延症大致可分为四类:

一是期限拖延,比如下周三要交报告,你等到周二晚上要睡觉了还没有写,这种拖延症是有期限的。

二是个人事务拖延,这类拖延症是要做的事情没有明确的期限,所以你会无休止地将其拖延。比如你想读MBA,却给自己设定了很多前提条件,“我要不先看看书吧”“等我先找几个念过MBA的人聊聊看”……等到你决定要读的时候,恐怕已经超龄了。

三是简单拖延,比如母亲让我帮她订火车票,明明顺手办了就不用费精力再想着了,但就是会一直拖延。我的微信好友非常多,两部手机加起来有9000多人,如果有10%的人时常联系,我都会疲于应付。有时候收到微信,我只需要回复几个字就可以,但我总是忍不住想“回头再说吧”,结果往往是忘记回复了,这就是简单拖延。

四是复杂拖延,它来自比较复杂的心理活动,也可能与心理疾病、童年经历、完美主义等相关,是比较严重的拖延状况。我们该如何应对拖延症呢?

撕掉“我是拖延症”的标签

很多人喜欢给自己贴上拖延症患者的标签,这样着实给自己的拖延行为找了一个安全的庇护所。

“反正我一贯就是拖延”“我是拖延症重度患者”,这样,拖延的行为貌似就合情合理了。将拖延症合理化不利于解决拖延症问题,你需要告诉自己“我没有拖延症”,然后采取行动去解决问题。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方法:不要宣称自己有拖延症,也不要告诉别人你有拖延症。

克服恐惧,实践“立即行动”的哲学

撕掉自己拖延症的标签以后,接着要克服对失败的恐惧,奉行立即行动的哲学。

有一个企业家,公司做得很糟糕。他某次听完杰克·韦尔奇(通用公司的CEO)的演讲后很兴奋,于是咨询韦尔奇:“先生,我很喜欢您。您那么成功,能不能给我一些工作的建议,我现在的公司做得很糟糕。”韦尔奇告诉他:“回家后拿出一张纸,写下明天要做的六件事,上班时将这六件事一一做完,这一天就够了。”企业家半信半疑:“这样就可以?”他回去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写下了第二天要做的六件事,并在第二天严格执行,长此以往,发现效率竟然大幅提升。其实我们每天要做的重要事情并没有那么多。像谷歌这样规模的公司,他们的管理方式就是列出100件公司需要做的事情,然后用这个表单去指导工作,每天回顾哪些人做了什么工作。

拖延症最根本的心理动机是完美主义,完美主义并不是指做任何事情都力求完美,而是太在乎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特别担心自己全力以赴但没有把事情做好。

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论调:“我没有充分的时间,只花了一两天突击完成的。”这就好比给自己人为设置一个障碍,可能是“时间不充分”“环境太不利”,做不好情有可原,做好了代表能力超群,这样来保持自己“高大”的形象。其实世界上没有那么多人在乎你,只有你自己特别在乎自己的表现。

我特别喜欢Facebook的一个座右铭:完成,好过完美。当你能努力去“完成”的时候,你就已经战胜了拖延症,这好过你孜孜以求地为了完美而去拖延。事实上,当你追求完美的时候,最终的结果往往更加不完美,只是你给自己找到了足够的心理安慰。

从拖延到高效,五步改变法

我们可以通过五个步骤,认知、情绪、行动三管齐下,让拖延无处遁形。认知方法让我们用ABCDE认知模型来看清拖延行为是如何运行的;情绪方法帮助自己建立忍耐力和持久性,让我们从不愿意行动到享受行动的快乐;行为是让我们快速行动的一些方法。

第一步,觉察

一旦开始拖延,自我欺骗就会接踵而至,“我一会儿再做”“时间还充裕”的想法就会呼之欲出。我们通常都不会好好反思这些想法是不是行得通,就一概接受。只有意识到拖延的存在,才有可能控制并且战胜它。

类似于正念的方法,比如身体疼痛,我们用正念去感知这种疼痛:“哦,原来这样是疼痛的。”聚焦于一点去感知它的时候,你会发现好像不那么痛了。你和自己的拖延症对话后,就可以尝试斩断拖延的思维,转向行动的思维。

有一个很实用的认知模型——ABCDE模型可以帮助我们,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创建的,是一种理性情绪行为治疗法。

艾利斯认为:我们产生情绪的困扰并不是由于事件发生,而是由于我们对于事件发生有一些不合理的看法。如果不合理的信念得以转变,那么情绪的障碍也会随之排除。这个模型如何让我们改变拖延呢?

A(aversive或activating):诱发性事件;

B(believe):你对事情的看法;

C(consequence):结果;

D(disputing):干预,重新看待B,即改变你对这件事情的看法;

E(effect):效果,情况得到改善。

比如,A是一个任务,下周三要交报告;B是你对这件事情的看法,“等到下周二再做”;C是结果,就是一天时间很紧张,做了个60分水平的报告,但你觉得自己尽力了,毕竟只花了一天时间;D是干预,就是质疑B“对事情的看法”,比如“为什么要等到下周二才做”“等到下周二做有什么好处吗”“这样做难道不会让我变得更加焦虑吗”,注意是针对B的思考,而不是针对A;思考B后你会得到E,就是你开始思考:“何必要拖到下周二呢?现在做可能三个小时就写完了,这样的话,我这几天不是可以活得更轻松一点吗?”于是,新的B就诞生了。

第二步,行动

行动是克服拖延压力最好的办法,就像禅宗所说的“饥来吃饭困来眠”、儒家提倡的“行所当行”。

我要定期讲书,不是什么时候都有动力去写文案,做PPT的。所以,我通常选择在高铁上写点东西,一般行程有四五个小时,手机信号又不好,正好提供了整块的时间。

当我打开小桌板,开始打字的时候,写东西这件事就变得没那么难了,四五个小时一气呵成,连火车都坐得特别有成就感,心里忍不住要夸夸自己,信心满满。

第三步,调节

我们有时候总是被一些小事分散注意力,看看手机,吃吃水果,干干家务……总是用杂事来拖延重要的事情。这时候你需要调节自己的情绪,比如花五分钟时间保持正念,哪怕跟自己较劲儿,就是不干那些杂事了。这时候我们就要用到情绪方法来帮助我们建立忍耐力和持久性。

忍耐力和持久性就像人的肌肉一样是可以锻炼的。很多人会尝试打坐的方法,就像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所说,当你的腿麻得快承受不了,又疼又胀的时候,才是锻炼的最好时机。其实打坐时腿麻并没有多大的伤害,只是感觉上的酸麻胀,这时候你可以用正念的方法去与这种感受对话。你会发现它只是一种感受,其实没有什么是不能忍耐的。

威廉·克瑙斯所说的调节法,就是用正念的方法来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感觉,让自己的忍耐性变得更强。静和定是一个人特别重要的素质,儒家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佛家讲禅定,殊途同归。如果一个人静不下、定不下,总是做一些简单而浮于表面的小事,是没有办法创作出有深度的伟大作品的。

当忍耐力和持久性两种品质已经内化成性格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的人生将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拖延症不仅仅是一个时间管理的话题,它还源于你的价值观,关乎你怎么看待自己与这个世界的关系。如果你能够从自己的内在性格反思自己,感受到它对生活的影响,并能用正念来调节它,拖延症会逐渐变得温和可控。

第四步,接纳自己

接纳自己需要给自己一些正面的评价,看到自己进步的一面且不断鼓励自己,这次你会发现自己的每一次努力都卓有成效。当你越强调自己做不到的时候,你其实就已经做不到了。

《正念的奇迹》这本书开篇就是教大家怎么吃橘子,慢慢地剥开橘子,拿起一瓣放在嘴里,感受橘子的甜味,生活中就是有这样的美好。有人用这种方法去感受吃饭、洗碗、看书……我们日常所做的任何事情,在享受这件事情的同时,会把这件事情做得特别好。

如果不接纳自己,整天挑剔自己,你会发现改变的行为变得特别困难,自我认同度特别低。所以,学会接纳自己,容忍自己,然后才能更好地改变自己。

第五步,自我实现

这是一种类似高峰的体验,如果你战胜了拖延,任何事情都能够按照日程表上的计划行动,你的人生会和过去完全不一样。自我实现意味着你完全自由掌握自己的时间,不被琐碎小事困扰,把时间花在重要的事情上,并能做出客观的决策。

践行承诺,终结拖延

承诺,积极主动应对

有一种拖延是因为事情很重要而自己还没有准备好,完美主义导致压力巨大,这时候可以用承诺来迫使自己行动。有一个比喻叫“把背包扔过墙”,先别管有没有想好怎么翻墙,把背包扔过去后,你总会想办法翻过去的。

肯尼迪总统看到苏联加加林登上月球之后表示:“十年之内,我们要实现把人送上月球,并且安全带回来。”这个承诺就是把包扔过墙,总统已经给了承诺,大家就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我承诺过,每年带大家读50本书,这也是把背包扔过墙。这个事情很耗精力,要读,要写,还要讲,但做起来之后并没有影响我讲课,录节目,写剧本。

当你做出承诺后,你总有办法统筹协调,因为人的潜能远远超出你的想象。运用承诺给自己和对方一个最后期限(deadline),这是一个有效面对压力的方法。

果断喊“停”

有些事情必须完成但是还没有做,你却开始陷进沙发,变成一个沙发土豆(couchpotato),不是看电视就是玩手机。这时,你要果断喊“停”,就是禅宗所说的当头棒喝。

停下来以后,拿出纸笔写一个任务表,再做一个时间规划,这个表格会让你有满足感。你可以清楚地看见自己在多长时间内完成了多少事情,然后按照计划去做事情。

做出行动时,要给自己一定的奖励,可以是物质奖励,比如休息一下,吃点东西,看个电影,出去旅游,也可以是精神奖励。我认为精神奖励更为重要,如果你没有拖延,付诸行动,你要告诉自己“我又进步了”。“吾日三省吾身”不一定全是反思自己做错的,也可以关注自己的进步,这样人生才会不断积累。

拖沓和任性的孩子内心是无助的

6~12岁年龄阶段,是孩子的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最易出现行为问题的时期。父母反映(确切的说是母亲在反映)孩子最多的是:“我感到恼火的是孩子做什么事情都拖沓得很!”或“我最头疼的是我的孩子太任性了。”其实,儿童所有的行为问题,不管是好的坏的都反映着我们父母的行为方式。

拖沓和任性是孩子反抗父母的软硬两种形式

“拖沓”是做事情拖拉、没效率,“任性”是不听别人意见、执拗。看起来这两者有明显区别,但这两种现象有着相关性,即任性与拖沓是反映同一种教育方式下的两个不同侧面。

拖沓是在父母控制下孩子较“软性”的对抗,而任性是在父母控制下孩子较“生硬”的对抗。看似只表现了其中之一问题的孩子身上,同时也隐含着另一种问题的性质。

就是说看起来很拖沓的孩子,其实是在用拖沓的手段,说明他的任性:不想按你说的那样做!很任性的孩子,总要以某种或多种方式来表达他的这种执拗个性:要么不等父母话说完,他扭头就走;要么就是你说你的,我拖拉我的;要么就发脾气;要么就是不吭声……因此说,孩子的拖沓就是他的任性,孩子的任性可以用拖沓来表现。

总表现得拖沓或任性的孩子内心是无助的

孩子的问题往往隐藏着他们真实的担忧、愤怒、失望、伤心等。孩子的心理和情绪状态,主要是依靠行为语言来表达。

总表现得拖沓或任性的孩子,其内心是无助的,情绪是不愉快的:他这种行为背后的无意识语言在说“我斗不过你,我就要这样才舒服”。拖沓的信息里,隐藏有孩子对父母总是“催促”的不满与报复;任性的种种表现的信息里,隐藏有孩子不得不反抗的敌意。而敌意说明父母与孩子的交流中,父母很少甚至没有承认或接受过孩子的情感,而是对孩子过多的干涉。拖沓、任性孩子的父母,一定是用成人对效率的要求在“训练”孩子。

拖沓与任性的孩子的父母,必有其以下行为模式:性格急躁、思维反应快、处事较果断、高价值观、高期望值、讲究效率、喜欢操控和教导人。

他们养育孩子的方式,主要以说教、给现成的答案、命令,“你要……”,“你应该……”,“你不应该……”等。在这种行为模式下,孩子体验的是:总有人为我安排、操心、做事,而不必独立思考。因而难以养成对自己行为的负责任能力。

唠叨型的父母,以成人的行为标准要求孩子。有关日常生活上的事,小孩子不可能很快地、熟练地掌握技巧,对他们最好的帮助就是你的态度:耐心的等待,对任务的困难进行一点评价。如“收拾好床铺很不容易”、“一个小时做好这个模型很难”等。

所以,父母的行为模式决定孩子的行为表现。要改变孩子的拖沓与任性,父母要先正视自己的行为方式。

强大的动力来自强烈的欲望——让您的孩子发挥无限潜力

现代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其中,成长性动机则是越得到满足越强烈。

当今社会,对孩子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一般家庭都是能够做得到的,而相对在孩子的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的教育方面,我们的教育却显得无能为力。

很多时候,高层次的需求都是在家长的强迫下得到满足的。例如,有些孩子从小就开始每天辗转于心算、跆拳道、美术、音乐、英语等各种课外辅导班之间,如果在此过程中遭到挫折孩子就容易失去欲望,不再向更高层次的需求发展。

真正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不是靠别人的强迫做到的,而要靠孩子自己给自己创造良好的心理氛围。这需要父母、老师,及其他周围环境与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引导和启发他们的强烈欲望。

正如一位教育专家所言:“父母对孩子的学习只能起到协助作用,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学会自己帮助自己。

如果他有强烈的意愿,他真的是愿意去,方法是无限的。孩子们是很聪明的,只要他们想做(wanttodo),怎样做(howtodo)他们自己是可以找到办法的。

其实孩子没有办法事事成为第一,不管是学业上还是兴趣上。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一定要让每一个孩子都曾经有过第一的感觉。这种感觉对他的发展很重要。”

我想用一个中国式的方法来结尾。王阳明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达摩祖师说:“将心来,与汝安。”你开始向内求,观察到自己的起心动念时,才能成为一个掌握自己生活的人。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