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是一个人从幼稚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里,孩子内心充满了冲突和矛盾,同时,又有性发育接近成熟这个重要问题。性意识、性动机都萌发了,对与异性的交往充满了兴趣。
这个时候的孩子我们常常看着不顺眼,比如穿的衣服特别奇怪,头发染的颜色也特别古怪。另外可能会追星,可能上网成瘾,离家出走、厌学,过早地恋爱,让家长觉得难以接受。对此,家长应该给予充分的尊重和理解。
比如,有许多人觉得追星有问题。那我们不妨回想一下,就会发现,其实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曾经或多或少、或强或弱地追过星。追星实际上是青春期孩子一个常见的心理现象。
为什么要追星?追星这个过程体现了一个人对自己的认同、对自我的确认和个人的理想状态,每个人都希望像自己追的明星那样生活。
喜欢刘德华的人,实际上他内心里觉得像刘德华那样生活,像刘德华那样工作是自己所期望的。正常的追星,会让孩子学习刘德华的技术,学习刘德华的知识,培养他的才干,争取像刘德华那样工作和生活。当然他有可能最终并没有成为刘德华那样的人,但是他在这个追星的过程里,培养了对音乐的爱好,对于良好的行为品质的追求。
追星的时候青少年还有美好的预期,就会让自己的行为更规范,更合乎道德要求,更合乎礼仪要求,衣着、举止、打扮可能更优雅。这样的追星是很好的一件事。
我在青春期崇拜苏联元帅朱可夫,喜欢看朱可夫写的《回忆与思考》。朱可夫由一个平凡的人成为赫赫有名、战功卓著的元帅,在他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成长过程中,我看到了自己可以努力的方向,让自己也有更好的发展理想。
但是,如果追星到了迷失自我、失去理性的程度,就是一件可怕的事情。他们常常要求自己不但从发型到穿衣要向偶像看齐,就连说话做事的风格也要追求一致,甚至只要跟偶像走同样的一条路线,看见他从哪儿到了哪儿,心理就获得极大的安慰和满足。每天晚上准时回家,不是为了完成作业,而是要看一下《娱乐新闻》,因为害怕错过偶像的任何一点新闻。再也无心学习了,学习成绩一天天地下降,另外还跟父母发生激烈的冲突,跟父母的感情也疏远了。
这样一种状态,是不理性或者说有些偏颇的,追星本身成了他们的目的,没有任何意义。
因此,追星最好不要到盲目崇拜的程度,喜欢就好。喜欢、接受、有好感,这就比较理性;到了盲目崇拜的程度,有可能就超过了理性。因为盲目崇拜背后有一个误区,就是会认为偶像特了不起,我不可能成为他那样,所以我只能盲目地贴近他。
青春期的孩子追星,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家长要多包容。要从侧面去给他们讲清楚追星的方方面面,启发他们扩展积极意义,通过追星塑造对自己有利的行为。
放低身段来对话
孩子两三岁的时候,处于情感的二元阶段,就是跟母亲、跟父亲逐渐拉开距离。我们可以看到,这个阶段的小孩子有需求时经常会对其他人说,你要怎么样怎么样,处于“我”和“你”混乱的状态。比如说她渴了要喝水,就会跟家长说,你喝水、你喝水。
为什么这么表达呢?
因为大人经常倒一杯水给她说,你喝水。还比如,门口鞋架子上的鞋,她都认识是谁的了。这时指着妈妈的鞋问女儿,这是谁的鞋啊?她就说,这是你妈的。因为姥姥告诉她,这是你妈妈的鞋。女儿还不会转化成我妈妈。
等到3岁以后,孩子自我意识明确起来,她就会转换过来,会说我喝水、我妈妈的鞋。完成这个转变以后,说明她的独立意识建立起来了。孩子于是要表达自己独立的愿望,在这个时候,家长和孩子构成了两个中心,家长希望孩子做的事情,跟孩子想做的事情之间,出现了差距。
在这个时候家长一定要放下自己成人的身段,最好能够蹲下来跟孩子说话,要设身处地地考虑这个两三岁的孩子现在正在想什么,而不是我们自己正在想什么。家长要跟孩子说什么话、做什么事情,一定要想想这个话、这个事情到底是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的需要,还是我们做父母的这么说、这么做让自己痛快。
家长一定要注意,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不要按照自己对世界的理解要求孩子,而是努力去观察,去思考,或者去跟孩子交谈,了解孩子的想法。
例如孩子要自己用勺子吃饭,由于用得不熟练,会洒落饭菜,让大人觉得心烦。妈妈可以给他一个单独的盘子和勺子,让他满足自己吃东西的愿望。同时,用另一个勺子来适时地喂他吃。这样既可以满足孩子建立自信的心理需求,又可以提供孩子必要的饮食营养。
相反,如果父母长期阻止或替代孩子的自主行为,会使得孩子感觉很痛苦,会认为自己的痛苦来源于家长。这样孩子和家长的感情就受到影响了,以后家长再教育孩子的时候,就会有很大的阻力。
(三)3~6岁,学龄前期
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应该是一个等边三角形
4岁到5岁,就是学龄前期,在心理学上,它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家长值得注意的就是,孩子容易出现和异性家长趋于亲密的现象,女孩对父爱特别渴望,男孩对母爱特别渴望。
不要让孩子跟一位家长的距离太近,跟另外一位距离太远,在父亲、母亲和孩子这三者关系当中,应该是一个等边三角形。
中国的传统家庭观念里,常常是男主外、女主内,好像这孩子交给妈妈带就可以了,爸爸主要在外边干事业、打天下。所以很多人,尤其是很多做父亲的,往往忽略了跟孩子那种紧密的联系。在这个阶段,男孩和女孩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学习怎样与父母打交道。一个成人跟其他人交往的方式,可能反映了他们幼儿时期跟父亲、母亲的关系状态。
一个男孩,如果跟父亲的距离特别远,跟母亲的距离特别近,那他有可能以后跟女同志打交道比较自然,跟男同志打交道就不太自然。跟男同志之间的竞争关系可能比较紧张激烈,对女同志则可能会丧失原则和底线。而且在这个男孩身上,男子汉的特征也不是特别明显。一个男孩,他要发展起男子汉的行为,必须得从他父亲身上模仿和学习。如果他父亲跟他的距离特别远,他就失去了这个模仿和学习的机会,反之却从他母亲身上学习到了很多言谈举止、为人处世和与人交往的方式。
对于女孩也是这样。一个女孩如果跟父亲的距离特别远,跟母亲的距离太近,那跟母亲的冲突就比较多。比如我参加中央电视台的《心理访谈》节目,发现有好多母女关系特别僵,而一看他们的家庭,父亲一般都离得比较远。这个孩子因为不认同母亲这个角色,跟母亲学习到的女人的行为就少,慢慢发展成一个个性比较强的女孩。她以后可能有两个发展方向,一个方向就是找一个特别强的男人,寻找一个理想的父亲形象,而且她是以女儿的心态去跟那个男人打交道。将来结婚了,她内心里不把自己看成对方的太太,而是对方的女儿。另一个方向是找一个比较弱的男人,容易服从自己的意志,但她内心里觉得这个丈夫不理想。
而如果一个男孩跟母亲的关系特别近,那这个男孩以后要恋爱、结婚的时候,在他内心里关于好女人的标准,就是像母亲那样无微不至呵护自己。所以当他跟一个女同志谈恋爱的时候,他会对女同志提出很多好女人的要求,而这个要求往往吻合母亲的情况。如果那个女方正好按照他的要求去做,那这俩人有可能恋爱就成功了,然后就结婚了。结婚以后是不是这个家庭就特别稳定、生活就特别幸福呢?那倒不一定。
时间不一定很长,新的麻烦就要出来。因为结婚以后,这个丈夫会进一步要求女方要更像他母亲那样,无微不至地照顾自己。如果照顾的一方不情愿就会有很多怨言,经常指责被照顾者;被照顾的人也会抱怨说,你就照顾我这两下就指责我,哪像个好妻子!
实际上他这“妻子”两字应该换成“母亲”,因为他从小就得到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母亲从来没说过他不好,妻子怎么还说他不好啊。这丈夫对妻子就会有许多不满。如果这个妻子真正做成了丈夫要求的那个样子,这丈夫就又会产生另一种失落感,好像家里多了一个母亲,却没有妻子了。没有妻子又想去谈恋爱,谈恋爱的结果就是婚外恋。
所以,外遇除了其他社会学原因之外,也有心理学原因。我们看到许多的问题家庭,就是夫妻中一方对另一方照顾得无微不至,而另一方则单纯享受这种照顾。这样的家庭可能就是母子型的夫妻关系,也可能是父女型的夫妻关系。
所以,孩子在这个阶段,父亲和母亲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双方谁也不能忽视自己在孩子教育中的作用。
对孩子进行良好心理培养的一个秘诀是什么?就是父母要把同等的爱给孩子。孩子要对父母怀有几乎相等的正面情感,将来与爱人交往才能比较恰当。或者再用形象的话说,父母和孩子之间是一个等边三角形的情感投注关系,这样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未来婚姻幸福特别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