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精神病频道 > 精神病知识 > 资讯 > 越敏感越痛苦 不要圈子变成宫斗戏

越敏感越痛苦 不要圈子变成宫斗戏

2019-06-13 来源:支点心理咨询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如果我放弃这样的怪罪,而愿意为我现在的生活负起责任,把快乐幸福的责任收回来放在自己身上,那我的生活又会是什么样子的?

“察言观色”是对还是错?

“察言观色”是一个世间的语言,我为什么今天要讲这个话题呢?

实际上我发现,在我们的佛教团队当中,很多现实生活当中的,或者现在的电影、电视等影视媒体所传过来的,在我们心里面扎下根深蒂固的种子或者习气的这种毛病,不但经常出现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更重要的是出现在我们佛教方方面面的行为和修行当中。这一点需要发现和警觉。

可能在座的有一部分人是受古代一些思想的影响,比如说儒教文化、道教文化、佛教文化,甚至全世界其他各种不同的宗教和古文化的一些影响;但也有相当多的人可能有儒家文化和现在一些新媒体所带来的三观——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这当中,我们自认为非常正常的、正确的观察方法,通过察言观色,对身边的家人、同事、金刚道友,以及其他所有人进行判断和抉择,这样的抉择通过哲学和推理也有正确的。

但是,有些察言观色的抉择方法实际上是错误的。它是通过一个细节来了解或者判断整体,有些是对的,就像因明当中的三相推理那样的正确的印证方法是合理的;但是如果你的方法不对,可能给你自己和他人带来许多的不便和痛苦。

情人锁

越多疑敏感就越痛苦

我认为现在很多人的生活观就像世间的表演,比如电视里的角色说一句话或做一个表情,完全是有目的的,因为它要引出下面的情节,高兴或者不高兴,都是导演好的;但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真的也要演这样的一出戏吗?

所以,我们在生活当中疑心越来越多,越来越敏感,这样对自己带来痛苦,对他人也带来痛苦。

我有时候在想,像我们藏地的有些传统——当然现在很多年轻人,好像也没有藏地的传统,也没有西方的科技技术,也没有汉地的儒教思想,不伦不类的,也有这样的。但很多牧民、农民,这些人很单纯、很朴素的,生活特别简单,心也是很简单,不会想很多的。

我们的烦恼有些是客观的,比如说我今天生病的话,身体确确实实是很痛的,那我再怎么想我不痛的话,也没有用,这并不是靠观想能解决的,这样简单的方法并不能解除我的痛苦。

但是有些不必要的执著,不必要的痛苦,甚至人与人之间被复杂化的关系,它本身并不是很痛苦的事情,但是你把它越来越放大了。无限地放大,给你带来也是无限的痛苦,最后这个事情就变得特别糟糕,很多事情就被破坏了。

猫咪

这种情况在日常生活当中,尤其是我们佛教的这种团队当中也经常发生。说实话,你们拿着转经轮念金刚萨埵心咒,“嗡班匝萨埵吽、嗡班匝萨埵吽”,我都产生信心——我看到有些居士特别特别地认真;但是下来之后,人与人之间勾心斗角,还有很多很多的烦恼和痛苦,尤其整天都是拉帮结派,根本没有想到我们佛教的未来,根本没有想到众生的事情。

只要是对你自己好的这些人,即使没有很好的功德,你就不断地去提升;对你自己不太好的,或者是你觉得这个人在某个时候有一个表情、有一句话得罪你,那你永远把他看成是敌人,从此之后就想尽一切办法——即使他的脸上有一块金子,你都不认可:哦,他脸上的这个是铁,是镀金的,不是真正的金——想方设法污蔑,或者埋没别人的优点。这种情况现在是最严重的。

佛教徒之间要单纯清净

佛教徒之间,以后应该要单纯一点、清净一点,不要有许许多多的是非。

昨天我比较忙,虽然在开示中并没有讲很多,但是我跟他们也讲了,我们跟大家提倡,在这个佛教徒的团体当中,除了闻思修行以外没有其他的。大家好好地学习,好好地修行,不要把很多复杂的问题拿到这里来,不要在这里说很多别人的过失、是非,这样那样……没有必要的,你应该做自己的事情。

有时候你说的话也不一定是正确的,因为现在很多人的价值观,长期以来受一些不太好的影响,比如说宫斗文化,就是各种互相的宫廷斗争;还有一些阴谋论,经常说的厚黑学,脸皮越来越厚,心越来越恶的话,这就是成功的人,这就是非常了不起的人。

以前,对坏人大家都认为这个是很坏的;但现在,很多人特别坏的话,或者原来不太好的东西变成坏的东西,而坏的变得更坏的话,无数的人赞他:哇,这个很有力度,很酷……这人很了不起的……所以说整个世界的气氛都并不是很好的。

坏人

我们佛教徒如果把所有的事情,把这个圈子变成一个宫廷斗争,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以这种思想,今天跟天斗、跟大自然斗,掠夺所有的资源;明天跟父母斗,跟金刚道友斗,跟妻子、丈夫、儿女斗……这样斗争的生活其实并不是很好的。

大乘佛教的思想应该是慈和悲,以慈悲菩提心为主线,作为我们的主导思想,作为我们真正的主流文化,这样才是真正的佛教徒。因此我想,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很多人应该要纯洁。

以前很多大德也说过,在现在这个时代说真话很多人是不相信的,说一些谎话和欺骗的语言,大家都很信任,觉得很有意义,但这种方法都不是靠得住的。

因此我们平时在生活当中,大家应该过得比较开心,不要想得太多了,不要把电影电视里面的很多文化和思想拿到我们现实生活当中——“今天这个人坐的位置、和我一起听法的过程当中好像有点不对,肯定是他恨我、对我有意见,我以后就不理他”,“他今天说的这句话肯定是针对我……”其实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说者可能就随便跟大家说一句,但是听者觉得这就是针对他的,“他那句话侮辱了我的人格……”其实有时候可能只是这个人偶尔的情绪,并不是侮辱你的。

火影忍者

通过修行找到“整体”

有时候,察言观色只是一个支体的方法,不能推出完整的整体,否则,就是不合理的。

我跟你们讲一个《涅槃经》里的公案——应该是在三十几卷吧,当时有一个镜面王——他是佛教里非常著名的一个法王,他的国家大多数人都没有信仰,而他自己是一个很虔诚的佛教徒,非常有智慧,也很想其他人能信仰佛法。但是光给他们传教——即使是国王,他们也不一定能接受。

有一天,他举行了一个活动,让大臣们召集了一群天盲——也就是从来到人间就没有看到过任何事物的盲人,把这样的一群人召集起来,又牵来一头大象,然后要求这些盲人摸大象的身体,说出大象是什么样的。

这些盲人,有些摸着了大象的鼻子、有些摸着了大象的尾巴、有些摸着大象的腿、有些摸着大象的耳朵……摸着大象耳朵的那些人说:哦,这个大象像扇子一样的;摸着象牙的人说像牛角一样;摸着大象肚子的人说它像鼓一样;摸着尾巴的人说大象像绳子一样;摸着腿的人说大象就像柱子和桶那样……各说纷纭,没有一个标准,于是他们争论不休。

国王就说,我们国家当中也是有各种不同的邪教,都说着自己的“真理”,但实际上佛教所讲的万法就像大象的整体,而你们其他人所了解的只是“支体”的知识,而没有完全通达,就像这些盲人,各说各的,实际上根本没有了解大象的整个身体。

所以我们作为修行人也是一样的,一定要通过自己的修行找到真正的“整体”,这是非常重要的。要有一种体悟,如果你没有体悟的话,的确有一定的困难。

你身上的刺,来自于小时候的经历

在洛杉矶演讲,听众问问题的时候非常踊跃,一位男士没抢到麦克风就直接在席间发言了:

“张老师,我好不容易来到美国,摆脱了我的父母,现在又和岳父母住在一起,也是不愉快,你看我怎么办?”

我看着他深锁的眉头,紧绷的面孔,忍不住直言相告:“你自己其实就是不快乐,即使今天解决了岳父母的问题,他们离开了,你会开始找邻居的麻烦……”

现场的人,包括他自己,都笑了。

是的,我们其实都是如此。自己身上带着刺,被别人弄得不舒服的时候,都会手指向外的去指责别人,殊不知,就是我们自己身上的刺在作祟。而这根刺,就是小时候种下的,多半和父母有关。

如果你不喜欢你的父母,让你喜欢这个世界就不太容易,也很难会看别人顺眼。

因为,一个讨厌父母的人,其实内心深处恨的是自己,那种挥之不去的自我厌恶感,一般人很难承受,所以不得不在外面的世界找到代罪羔羊,投射出去。

你的内建程序,决定你的人生课题

另外一个听众问的是一个截然不同的问题,但根源却是一样的。

她说,她在为一个亲人照顾一个孩子(小留学生),但这个孩子非常叛逆,不肯上学,宁愿去餐厅打工。而这个孩子的父母非常失职,他们自己忙碌,把孩子往美国一丢,就不管了。

这位听众说,孩子有的时候会嚷嚷想自杀,非常不快乐。说到这里,她自己哽咽了,眼泪簌簌流下。

我告诉她,你既然爱这个孩子,就要让孩子感觉到你对她是全然接纳和支持的。孩子现在所有的行为,都是在报复父母,或是想引起他们的注意,所以再这样下去,她可能会得厌食症、暴食症,甚至开始嗑药,等等。

“但是”,我说,“你可以让这个孩子有个心理的依靠,所以,不要去限制她、干涉她的行为,而是要让她觉得,这个世界上还是有一个人理解她,为她在那里,无条件的支持和爱着她,那么她可能会觉得安全。慢慢长大,就会脱离这些偏差的行为。”

不过我也看得出来,这名听众自己内心也有一个被父母抛弃的孩子,所以她会遇上这样的课题,而且立刻把她“套住”,共同演出悲情戏,一同起舞。

如果是我,这就不会是我的课题,就算碰到同样的事情,我的反应、做法、看待这件事情的观点,也和她截然不同。

但是我对“真爱”就有一种上瘾症,觉得真爱就是要悲苦的、惊天地泣鬼神的,付出一切,不管不顾,最后一定要悲剧以终,含恨终老,这才是真爱。这是我自己内建程序的一个瑕疵,它也妨碍了我的幸福快乐。

让自己的内在孩童长大

所以,我一直在问大家,你真的想要快乐幸福吗?还是愿意不断地与外境抗衡,任由自己的模式发作,被负面情绪吞噬,最后郁郁而终?

如果答案是前者,那方法呢?

像第一位听众(第二位其实也是),他首先要去承认,自己对父母是有怨恨的,而且是由自己的孩童心态导致。

天下的确有不是的父母,可是与他们的能量抗衡时,吃亏的永远是我们。最好的方法就是让自己内在的孩童长大,不再以儿童的心态、地位、眼光去看父母、要求父母、期待他们“应该”要是什么样子的。

为那个童年没能获得父母关爱的孩子哀悼,同时,拿出自己的力量来陪伴自己,抚慰自己。

这需要我们愿意和那个“可怜的孩子”抽离,明白我们不是他,是另外一股能量,现实生活中,只有我们自己可以安慰到那个孩子。

每当怨怼一个人的想法和感觉出现时,你要立刻警觉到:啊,那个孩子又出来了,他又在求爱、求关注了。

那时,我就会放下手边的事情,好好的和他待在一起。感受他的惊慌无助,感受他的悲苦孤独,然后告诉他:

我在这里,“我们”已经长大了,不再是那个弱小、受害的孩子了。

我们手上有那么多的资源,我们已经了解这个物质世界的大致样貌了。

我们现在生活中,也有那么多爱我们的人和朋友,我们可以安全地、开心地过现在的日子,完全不需要受到过去阴影的诅咒。

这个时候,你为自己的负面情绪负责,你是一个成人的心态了,你能有力量和空间去包容外在那个看起来讨厌或是找麻烦的人。

因为你知道,他是撞上了你的那根刺而已,如果没有这根刺,他的言行其实犯不到你,至少,你不会有那么大的情绪反应。

在没有负面情绪的状况下去处理一个人对我们的“侵犯”,效果当真会最好。

你的牢笼没有锁,你随时都可以开门离去

所以我们说的断舍离,其实最重要的是愿意去断自己不适当的想法、信念和情绪模式。

我的父母对不起我,他们应该怎么样、怎么样……这是真的吗?我这样想的时候,我会如何看待他们,如何过我的人生?

如果我放弃这样的怪罪,而愿意为我现在的生活负起责任,把快乐幸福的责任收回来放在自己身上,那我的生活又会是什么样子的?

为什么幸福快乐对有些人来说是难以下咽的?因为他们就是被情绪习惯、思维模式绑架了,还不肯放手。

我们是无形牢笼的囚犯,这个牢笼其实没有锁,只要我们愿意,随时都可以开门离去。

当我愿意改变我对爱情的看法,不让自己用苦情、悲情滋养所谓的爱情时,我就脱离了那个牢笼,进入了自由的世界。

当我放下对父母的怨怼时,我也放我自己自由了。

当我对孩子没有任何期待的时候,他们和我也都是自由的。

没有亲情组成的牢笼,没有应该,没有必须,有的只是我为自己负责的那一方自由的天空,任我翱翔。

我要自由。你呢?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