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精神病频道 > 精神病知识 > 资讯 > 亲子教育 关于俄狄浦斯三角

亲子教育 关于俄狄浦斯三角

2019-06-03 来源:支点心理咨询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克莱因认为,俄狄浦斯情结不是形成于3-6岁,而是更早。3岁以前,还没有进入尿道期,没有性别的概念,怎么可能形成俄狄浦斯情结呢?克莱因是这样解释的:俄狄浦斯情结的实质不是孩子与父母的关系,而是孩子与好客体和坏客体的关系。

有一次听张天布讲《中国人的俄狄浦斯情结》,他说宋江与皇帝和朝廷的三角关系是俄狄浦斯情结,我觉得有点奇怪。后来发现,他的观点来自克莱因。他所说的也不是俄狄浦斯情结,而是俄狄浦斯“情景”。看来,人们对俄狄浦斯情结的理解是各不相同的。

一、好人和坏人

克莱因认为,俄狄浦斯情结不是形成于3-6岁,而是更早。3岁以前,还没有进入尿道期,没有性别的概念,怎么可能形成俄狄浦斯情结呢?克莱因是这样解释的:俄狄浦斯情结的实质不是孩子与父母的关系,而是孩子与好客体和坏客体的关系。

刚出生的婴儿根据自己的感受,把父母分为好父母和坏父母,把好父母留下,把坏父母投射出去,这种现象叫做“分裂”。每天和孩子在一起的父母就是好父母,而不经常和孩子在一起的父母或其他人,尤其是陌生人,就是坏父母。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接触的人越来越多,于是就把人分为好人和坏人。其实,绝对的好人和坏人是很少见的,大多数人既有好的一面又有坏的一面,把人分成好人和坏人,是一种非常幼稚的思维方式。

在宋江的眼里,皇帝是好的,朝廷是坏的,皇帝和朝廷分别取代了好父母和坏父母。而在李逵的眼里,宋江是好的,皇帝是坏的。在童话故事里,仙女是好的,巫婆是坏的。在警匪片里,警察是好的,歹徒是坏的。在许多影视作品里,都能看到分裂。

对好人的感情是爱,对坏人的感情是恨。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爱和恨被置换成了性和暴力(或攻击性)。

二、母亲和父亲

3岁以前,经常和孩子在一起的通常是母亲,孩子自然就会把母亲当成好父母,而不经常和孩子在一起的父亲就成了坏父母。孩子与好父母和坏父母的三角关系被置换成了孩子与母亲和父亲的三角关系,这就是弗洛伊德所说的俄狄浦斯情结。既然父亲就是坏父母,当然要杀了他,然后和母亲即好父母结婚。问题是,克莱因的这种解释只适用于男孩,不适用于女孩。

三、依恋和认同

其实,杀父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目的是与父亲认同,成为父亲。

弗洛伊德区分了三种认同:丧失认同,向权威认同,向加害者认同。丧失认同的意思是,一个重要人物的离去会导致我们把他的某种特质吸引过来,成为自己人格的一部分。因此,杀死父亲有助于吸收父亲的品质,与父亲认同。

人际关系有两种:认同和依恋。认同导致相似,依恋导致互补。人与人常常因为相似而互相吸引,在一起的时间长了,会产生“分工”,相辅相成,取长补短,到了这个时候就难分难解了。打个比方,相似就是肩并肩,看的是同一个方向,所以“英雄所见略同”,有共识,能够共情;互补是面对面,只对对方的反应做出反应,而不知道对方看见了什么,在想什么。一般说来,相似关系比较疏离,互补关系比较密切。不过,相似关系也可以非常密切,譬如心心相映,心有灵犀一点通。但是,两者还是有所不同的。相似关系比较恬淡、含蓄,侧重于认知方面,互补关系比较热烈、纠缠,侧重于情感和行为方面。

出生第一年,孩子只知道母亲,不知道父亲,所以认同和依恋都是指向母亲的。到了第二年,渐渐转向父亲。3岁以后,有了性别概念,就对父母分别对待了,男孩子认同父亲、依恋母亲,女孩子认同母亲、依恋父亲,这是俄狄浦斯情结的初始表现,也是核心内容,后来才发展成杀父娶母和杀母嫁父。弗洛伊德认为,由于杀父娶母不成,同时又害怕遭到报复,孩子把俄狄浦斯情结压抑下去,同时把父母内化,形成超我。其实,不一定非要杀父娶母,通过认同,孩子就能内化父母,形成超我。

四、家庭和事业

母亲代表家庭,父亲代表事业。成年人的俄狄浦斯三角是:“我”,家庭,事业。

弗洛伊德认为,成年人的主要任务是爱和工作。爱体现在家庭生活中,工作是事业的组成部分。

好人、爱、依恋和家庭之间的脉络比较清楚,无需多说。坏人、恨、认同和事业之间的关系需要理一理。首先,家庭成员是自己人,事业伙伴往往是“外人”,而在一般人的观念中,自己人是好人,外人可能是坏人,跟自己人比较亲密,跟外人比较疏远。疏远就是排斥和防御,即使没有达到恨的程度,至少是有戒备的。至于后来事业伙伴变成知心朋友,甚至称兄道弟,那是另一回事。

其次,事业就是把东西往家里搬,是对环境的破坏和掠夺,这在原始社会里表现更加突出,男人的工作就是狩猎,跟打仗没什么区别。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干事业意味着与他人竞争,这就更像打仗了。所以说,商场如战场。攻击性强的人事业比较成功。

人与人之间之所以会发生竞争,是因为兴趣相同。如果资源丰富,有可能成为知已。如果资源有限,就会成为对手或敌人,互相竞争。这说明,竞争或恨,与认同并不矛盾。战场上的死对头往往互相认同,惺惺相惜。

人在自我介绍的时候最常提到的是名字,其次就是职业,说明事业是自我认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家长给予孩子哪种教育,其实是家长期待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度过怎样的人生。作为家长,你所给予孩子的教育方式,就是你对生命的理解体现。说的通俗一点,就是你觉得一个人最宝贵的是什么,你就会不由自主地期望孩子得到。

选择哪一种方式度过自己的生命

经常有家长说,“我要好好教育教育孩子”;也有家长会讨论,“到底哪种教育适合我们家孩子”;更有专家学者说,“教育是开启每个人生命的钥匙”。那么,到底什么是教育呢?教育,到底是让孩子怎样更好的学习到知识,还是更好地成长呢?

教育,就是生活;生活,就是以哪种方式,去活着,就是我们常说的,生活的方式。但是,生活方式,在这里,其实是轻了。我所理解的教育,应该称之为:生命方式。就是选择哪一种方式,度过自己的生命。

生命最可贵的,不在于结果,而在于过程。而生命最精彩的,就在于每个人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度过自己的一生。

当这种方式适合这个生命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这个生命充满着活力和激情——和外在的评判标准不一样,这种感受,只有生命的主体,也就是这个人才会知晓。

譬如有一种人,天性就是善良悲悯,他们觉得能够帮助到别人,就是自己人生价值的最大体现,譬如特蕾莎修女、圣雄甘地;也有另一种人,热衷于开创和创意,热爱用商业的创新,去影响和改变社会进程和生活方式,譬如苹果的乔布斯和维珍的布兰森;当然也有热爱思考,成为学者,热爱冒险,成为探险家,热爱钻研,成为发明家……

而这个地球上,有多少个人,其实就有多少种生命的方式。有的机缘巧合,表现的充分,就成为大家瞩目的对象,更多的,则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一生。但,就本质上,其实没有任何的不同。我所理解的最好的教育,就是帮助每一个孩子,去找到自己的生命价值。从事着自己喜欢的事情,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这就足够了。

如果他所做的事情,还对社会有一些帮助,那就太好了,就算没有,也没有什么关系;他所过的生活,如果是健康幸福的,那就很完美了,如果不是,只要不影响他人,也没有什么关系。

因为,对于生命,每个人,只有他自己,才能对它负责。这是任何人都代替不了的,无论你是他的亲爹,还是亲妈。

孩子渴了,饿了,悲伤了,快乐了,只有他自己才知道。同样的,孩子的生命里,最需要什么,也只有他自己才知道。哪一种生命的方式,最适合自己,也只有他才知道。

选取哪种教育,源于自己的价值观

作为家长,你所给予孩子的教育方式,就是你对生命的理解体现。说的通俗一点,就是你觉得一个人最宝贵的是什么,你就会不由自主地期望孩子得到。

譬如,你觉得一个人最宝贵的是平安和顺遂,你就会让孩子不要去冒险、拼搏,只要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就好;如果你觉得一个人最宝贵的是个性和自由,你就会鼓励孩子做自己内心想做的事情,不要受到任何规则和制度的限制,追求自己的人生。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有两种比较的方式。

一种,是我是曾经这么度过人生的,并且我对自己很满意,那么,我就要把这么宝贵的人生体验,都教给你。

另一种,是我曾经没有度过的人生,我现在很后悔遗憾,觉得如果那样的话我会很幸福,那么,我就要告诉你,你应该学习我没有学到的,过着和我不一样的人生。

这本身,都没有错,都是爱的体现,也都是生命延续过程中最朴实和最基本的体现。但是,这种方式不能做得过于极端。一旦极端了,违背了孩子本身的发展诉求了,就是不好的教育了。

无论哪种方式,请尊重每个孩子的内在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与生俱来的某种东西,科学家叫它基因,哲学家叫它天分,宗教家叫它命运。我也说不清楚,这究竟应该叫做什么,不妨就笼统地称之为“内在”。

每个孩子都有着自己的内在。而且,每个孩子的内在,都是不一样的。这种内在,又分为两种,一种是性格品质,一种是才华技能。

于性格品质来说,大多是一诞生就体现出来的。养育过孩子的人都知道,就算刚刚出生的孩子,所表现出来的个性脾气都会不同。

最明显的就是一个家庭里的兄弟姐妹,同样的父母,一出生就可以感觉到,有的孩子很乖巧,有的孩子很霸道,有的孩子很敏感,有的孩子很任性。这些,真的就是我们常说的“上天注定”,而且,很难改变和扭转的。

而且,我们所说的,“性格决定命运”,其实就是指的这一部分。家长无论要给予孩子怎样的教育,都要首先考虑到这个因素。否则的话,就会遇到很多的冲突和矛盾。

这部分,是孩子的根基,那么,才华和技能,则是生长在其上的枝条。这一部分,是随着孩子的身体成长,以及认知程度,还有知识学习的变化,逐渐呈现出来的。譬如,有的孩子性格活泼,随着开始掌握语言技能,就变成了一个小演员,能说会道爱表演。有的孩子生性沉稳,刚开始能够拿到东西,就会一个人琢磨很久,再大一点,还要研究内部的结构。

同样的,我们所说的,“知识改变命运”,指的大多是这一部分。家长无论想要孩子在哪些方面有很好的发展,也要考虑到这个因素,就是和孩子品行所一致的“天分”,顺应、鼓励,并发展它。

今天的改变,明天的收获

为人父母,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生活的很好。但是,我们也惊奇地发现,我们对孩子的期许,其实是我们认为孩子应该改进的源头。

也就是说,它们其实是一致的,当一个孩子磨蹭的时候,很可能是在认真独立思考问题;一个孩子多动的时候,很有可能是在培养行动能力和领导力。

我们期许的,和我们抱怨的,其实是一件事情!那么,错的是谁呢,孩子,还是家长?

我一直都认为,“知识”是应该长在“性格”之上的,这才能构成统一的“内在”。有了这个统一的内在,我丝毫也不在乎一个孩子在数学课上看惠特曼的诗集,或者一个热爱数学的孩子从来不读文学经典。

理想的状态,是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教育方式。可是,这可能吗?我认为是可能的。

在家里,家长要发现孩子的内在,并给予适合孩子发展的环境。在学校呢,则不进行标准化的教学,给予每个孩子更多的选择,更多的学习自由。

你多做哪怕一点,你的孩子就会因此而受益很多。而我们的学校、社会和每个家庭,其实都应该为个性化的教育,积极去努力。

所以,请多做一点,不要在乎别人的评价,因为你所改变的,是自己孩子的命运。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