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精神病频道 > 精神病知识 > 资讯 > 为何父母与孩子间 会有这么多的问题呢?

为何父母与孩子间 会有这么多的问题呢?

2019-05-30 来源:支点心理咨询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有一组数据列出了父母热衷于干涉子女的方方面面:谈恋爱结婚占78.2%,找工作和职业发展方向占60.2%,选择学校占59.3%,选择专业占54.1%,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占42.5%,培养下一代占37.7%。

为什么父母与孩子之间会有这么多的问题呢?

为什么有些家庭里面好像完全不存在爱?

没有父母对孩子的爱,或许只有一点点。

我们发现到两个可能的原因。第一个原因是:你的父母能够给予你的程度,很自然的是跟他们当初,从他们父母那里得到多少程度的爱有关。所以,如果你的父母,是在一个充满关怀的环境下长大,那他就可以自然而然的把这份爱传下来,这份爱可以轻易的流动。但是想象一下,如果你的父母没有从他\她的家里得到很多爱,有很多原因会造成这样的现象,造成他们只有得到一点点的爱。所以,自然的你的父母能够自然给予你的就只有看她当初在自己原生家庭里面得到的程度是怎样的。有时候很多,有时候只有一点点,但这只是表面,深层次里总是有很多爱的,即便没有用很强烈的方式展现出来。

第二个原因:有时候生命中会发生很残酷的事情创伤。可能发生过战争或文革,或者说是:有些家庭出身非常贫穷,他们为了生存而苦苦挣扎,或者在战争的时候,妇女必须带着孩子逃亡,可能是在冬天,寒冷的季节,也要背着自己的孩子走很长很长的路程,才能逃到别的地方。如果一个人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他会失去一部分的生命力,因为那样的经历实在太大太超过生命可以承载了,然后孩子就没有办法感受到,有这样经历的父母的心。他们是有心的,只是被埋藏在很深的地方,因为有创伤在心里头,因为过去发生的创伤实在太难以承受了,所以,他们的生命力他们的柔软,都埋藏在底下了,这就是两个主要的原因。

然后另外一件事是:为什么有时候父母对孩子如此残酷?可能施加暴力毒打他们呢?

我们的解释:在哪个时刻,父母并没有把你当作孩子,在那个时候他们并没有把你看做是孩子。而是看到一些古老的画面,当他们还是孩子的时候遭遇的事情。所以,他们打孩子,但是没有真正的看到孩子。他只是看到过去他身为受害者的画面,他看到的是那些迫害者,当他们还小的时候,打他们的人。如果这时他们能看见你的话他们是无法毒打你的,但在那个当下他们是盲目的,如果父母真的明白他们做的什么事情,他们会懊悔的。

所有的孩子都爱他们的父母,这是我们坚定的信念。这个也引导了家庭系统排列和现在我们做的事情。但是为什么有时候孩子无法真正感受到这种爱呢?也许有时候只是一点点的共情或是一种温暖的感觉,但并不是一种对父母很深的爱,因为这一份爱也是隐藏着的。

你可以想象当你出生的时候,你对父母是完全敞开的,你的心完全敞开,你对一切都充满感受的。所以,你可以从你的家庭里面,去接受任何人,任何事情,你就是敞开而有爱的。当你看到你的爸爸你的妈妈,你是带着一颗敞开的心,没有任何阻隔阻碍。后来你们之间慢慢有了一些阻隔,(这也是成长必经的历程)。因为一个孩子实在是太过敏感了,所以,感受到的爱是巨大的,但是感受到的痛苦也是巨大的。有时候你要遮掩自己,你要保护自己。一个孩子学会了保护自己的心,所以你学会了保护自己。因为没有父母亲是完美的。这表示一件小小的事情对孩子来说就可能是创伤,甚至是悲剧。一点点饥饿感,在孩子感觉起来,就可能是生死攸关的危险,或者是你妈妈离开你不过一分钟,结果这个孩子就陷入了恐慌与惊慌里。所以,你必须要学会遮掩遮盖自己的心。久而久之你就不会再感受到他了,但它依然存在着,在内在深处它依然存在着。但是你受到越多的伤,他就被埋藏的越深,这个充满爱的心。

对于我们在做的家庭系统排列,内在我们环抱的一幅图像,有点像是把家庭看作一片沙漠,干燥酷热没有绿色植物,没有生命,只有沙子。而我们在做的工作就是在挖掘水源。我很肯定,只要我们挖掘的更深,一定可以挖到水源的。水源就是家庭的爱。我们向下挖掘,也许要挖10米20米或100米之后,我们能够挖掘到水源的时候,我们不断的挖,不断的挖,没有水源,只好停在那里,但是如果你之后继续挖,在深处我们会找到爱,然后当找到爱的时候,这个水就会像喷泉一样喷涌出来,然后水开始向四处流,然后土壤中其实是有种子的,之前你并没有看到,因为太干燥了,但是当有水源,这些种子终于可以萌芽开花了,所以当你挖的够深的时候,你会找到这份爱,所有的孩子都爱他们的父母。在你的内心深处,你也是非常非常爱你的父母。

初生的婴儿只知母不知父,只对母亲产生依恋和认同,形成“母亲情结”,在与母亲的互动中获得女性气质,荣格称之为“阿妮玛”,弗洛姆称之为“女性原则”。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个时期的孩子都是女孩,相对于大一些的孩子来讲,他们被动、依赖、温顺、安静。这个时期对应于社会发展史上的母系社会。

一年以后,他们会走路了,会说“不”了,女孩变成了男孩,进入第一反抗期,开始依恋和认同父亲,形成“父亲情结”,获得男性气质,也就是荣格的“阿尼姆斯”和弗洛姆的“男性原则”。这个时期对应于父系社会。

父子关系不同于母子关系。母子关系亲密无间,父子关系若即若离。父亲不会与孩子日夜相守,朝夕相处。父亲的特点是“不在场”或“缺席”。一岁的孩子不知道父亲的存在,两岁的孩子知道父亲不在场。这个不在场的父亲可能不是真正的父亲,而是不在场的母亲,或者任何一个不在场的人,甚至是一个根本不存在的、虚构出来的人,例如“天父”或上帝。因此,即使没有父亲,仍然可以形成“父亲情结”。

母亲和父亲的区别就在于在场和不在场、亲密和疏远、依赖和独立。在场的就是母亲,不在场的就是父亲。母亲在场的时候是母亲,一旦离开就变成了父亲。父亲不在场的时候是父亲,来到身边就变成了母亲。一岁的孩子依赖,把可以依赖的人都当成母亲;两岁的孩子独立,拒人于千里之外,把所有的人都变成父亲。

到了三岁,孩子发现,母亲和父亲的区别不在于在不在场,而是一个蹲着小便一个站着小便,于是逐渐产生性别的概念,获得性别认同。性别认同出现后,孩子对父母的态度发生分化,男孩依恋母亲认同父亲,女孩依恋父亲认同母亲,分别称为“恋母情结”和“恋父情结”,相对于“母亲情结”和“父亲情结”而言,可以统称为“父母情结”。

对于两岁的孩子,父母通常会鼓励男孩独立,纵容女孩依赖。因此,男孩比较容易渡过“父亲”期,进入“父母”期,女孩停滞在“母亲”期,难以进入“父母”期,导致心理发展落后,人格幼稚。

另外,母亲的特点是亲密,父亲的特点是疏离。亲密有助于依恋,疏离有助于认同。虽然很多人是因为相似而走到一起,但是,在一起久了,会产生“分工”,形成互补。一旦形成互补,两个人就合为一体了,难解难分、“共生共死”。相反,分离会促进认同,把对方的品质吸引过来,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换句话说,就是把自己变成对方。对方虽已离去,却依然拥有,没有失去。这也符合“同性相斥,异性相吸”普遍规律。距离促进认同,同者之间有距离,互不依赖。差异需要互补,相反相成,遂成整体,缺一不可,所以互相依赖。因此,孩子与母亲容易形成依恋,与父亲容易产生认同。这就便宜了男孩子。男孩依恋母亲认同父亲,浑然天成;女孩依恋父亲认同母亲,违背“天然”,困难重重。有的女孩象男孩子一样依恋母亲认同父亲,与母亲纠缠不清,又象男人一样特立独行。但是,她们毕竟不是男人,对自己的行为难以认可,内心无法统一。这就是女人的尴尬。

女性人际界线相对比较模糊,男性人际界线比较清晰。母亲容易过度保护、过分干涉、纠缠、唠叨,不利于孩子的“分离-个体化”,导致人际界线不清;父亲比较疏离,不纠缠,抓大放小,按规则行事,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加快“分离-个体化”的进程,使人际界线变得清晰。

一岁以内,孩子主要和母亲在一起,母子密不可分,马勒称之为“共生”。两岁以后,父亲登场,“分离-个体化”开始。

如果父亲一直不上场,母亲会代行父亲之职。随着孩子渐渐长大,学会了说话和走路,母亲会调整与孩子的关系,适当放手,不再过度保护和过分干涉。

孩子学会了说话和走路,“独立意识”就产生了,他不再依附于母亲,有意疏远母亲,自行其是。他这样做,实际上就是把母亲变成父亲。

综上所述,父爱不是父亲的爱,而是父性的爱、男性的爱。

父爱有以下特点:

1、疏离,不亲密,不干涉;放手,放权,给予充分的自由;信任,尊重;

2、原则性强,说一不二,不唠叨,不会再三叮嘱;赏罚分明,铁面无私,撒娇、耍赖不起作用;

3、抓大放小,目的性强,不重细节;重结果,不太在意过程;

4、有条件,讲规则,重信誉。

在人际界线不清的人看来,父爱不是爱,因为它与母爱差别太大了。他们总是觉得自己缺少父爱,渴望得到父爱,甚至到处寻找父爱。其实,他们所缺的不是父爱,而是母爱。因为没有从母亲那里得到充分的母爱,所以把希望寄托在父亲身上,希望从父亲那里得到母爱。结果发现,父亲根本没有母爱。母亲没有给他爱,他不计较,父亲没有给他母爱,他却耿耿于怀,这是为什么?因为父亲就是不在场的母亲、没有母爱的母亲、坏的母亲(坏客体),正好可以用来发泄负性情绪。

其实,父爱是另一种爱,人际界线清楚的人非常享受这种爱,可以从中得到自由、自信、自尊和控制感(有章可循)。

父爱和“分离-个体化”是相辅相成的。父爱有助于划清人际界线,促进“分离-个体化”;人际界线清楚、“分离-个体化”程度高的人偏爱父爱,对父爱比较敏感,可能还有“制造”父爱的潜力(投射性认同)。相反,父爱的缺乏会阻碍“分离-个体化”,导致人际界线不清,而“分离-个体化”程度低、人际界线不清的人对父爱是排斥的。

中国家庭普遍缺乏界限感,好多父母打着“爱你”和“我都是为你好”的大旗,从吃喝拉撒到结婚生子,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有的甚至超越了界限,侵犯了孩子的隐私还乐此不疲。

我一个朋友的姑姑,就是典型的代表,家里只有一个男孩子。孩子是外人眼中听话的好孩子。孩子结婚了,本想该有自己的生活了,但是这位姑姑还是不放手。因为有孩子家里的钥匙,所以隔三差五去给儿子媳妇收拾家,包括洗袜子洗内衣,真可谓是无微不至的关怀。儿媳妇网购储存的东西多了她说人家浪费,不会过日子。有的东西还新新的扔到垃圾桶里,她看到又给人家捡回来。有好几次他们收拾后的东西,媳妇用的时候找不到,就电话问,这位姑姑听了心里也不高兴。

就因为这些小事儿子和儿媳妇结婚后总是吵,儿子里外不是人,不好意思说老妈,让媳妇让着点,媳妇呢心里也不爽,觉得自己的个人空间屡次被侵犯,没有一点自由,闹得不愉快,最后儿子儿媳妇离婚了。

有一组数据列出了父母热衷于干涉子女的方方面面:谈恋爱结婚占78.2%,找工作和职业发展方向占60.2%,选择学校占59.3%,选择专业占54.1%,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占42.5%,培养下一代占37.7%。

虽说父母应该给孩子的爱是无条件的,但也是有界限和尺度的。正如纪伯伦所说: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个世界,却并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父母与孩子之间需要界限,有时候界限是一种尊重、信任,而不是担心、控制。当父母能负起对自己的责任,做好自我管理,孩子便自然会因为对父母的尊重和信赖。爱孩子最好方式就是照顾好自己,把自己变得更好,给孩子最好的爱就是如他所是,而非如我所想。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