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前半生》贺函、白光和陈俊生的一段酒后对话:
人人面前风流倜傥、无所不能的贺函对自己的评价是我装……
身为公司副总的陈俊生对自己的评价是我怂……
白光觉得自己是个废物……
即便取得了让人嫉妒的成就,即便过了上丰盈富足的生活,心底却总有只小怪物,时不时窜出来打到你开始怀疑人生……
我们都渴望拥有自信幸福的人生,可现实中,却有那么多不自信:
“同龄人都买房买车了,可我……”
“Ta那么好,肯定看不上我”
“好的公司标准高,肯定进不去的”
“我的观点是不是太浅薄不成熟”
“如果拒绝,他会不会内心对我有看法,不喜欢我了”
…………
自卑就像一个心理上的黑洞,会扭曲我们对自己的看法。这些对自己负面的看法,让我们在处理事情的起步阶段就做出一个负面预期,带来额外的焦虑和恐惧,继而更容易把事情搞砸。然后不好的结果又会让我们更加怀疑怨恨自己。
自卑的黑洞已经成为我们人生最大的限制,让我们怀着莫名的恐惧,生活在一个自我构建的牢笼中。我们也想要挣脱出来,但却越陷越深。
要想真正打破负面核心信念,走出自卑。
我们需要从讨论那些低自尊的行为、想法入手……
层层剥丝抽茧,挑战我们冰山最下面的负面核心信念……,
不断强化树立正确的自尊水平,做到自我接纳……
对……但面对我们的自卑,最最重要的是先看到它,表达它,理解它,接纳它
“勇气”一词用拉丁语构词结构解释是:
坦率地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想法。
所以,今天让我们看清心底的自卑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自卑用一句话概括:内心深处对自己的品质和价值抱有负面的核心信念,认为自己不够好、能力不行、配不上美好的人和事物。
自卑从何而来?
自卑从过往经历来
我们今天所有的看法,观点都是从我们过去的经历一点一滴的积累起来的。这种积累就是我们学习了解自己的过程,只不过这个学习过过程在大多数的时间里面都是以一种被动输入的方式来进行的。我们会从和环境的互动当中,得到关于自己是谁,我表现的好不好等等信息反馈。在这个互动学习的过程当中,如果我们经历了太多负面或者消极的体验,我们就有很大可能逐步形成负面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认知,导致我们的自卑。
过往的负面和消极的体验可能来自小的时候经历过被惩罚、被忽视或者被虐待的经历;可能来自原生家庭过度挑剔和苛责的教养环境;可能来自求学过程中不佳的学业竞争;可能来自同伴的孤立或霸凌;可能来自较低的社会经济地位……
自卑也可以形成在现在
心理学上用“迟发性自卑”形容这个现象。举个例子来说,一个人可以从小在一个很温和的环境当中长大,可是当他不得不脱离这个环境的时候,就好像会是温室花朵离开了温室的保护一样,他很难去一下适应外界多变的莫测的人际关系。那么在这个时候,如果他要得不到及时的帮助,就非常容易产生对自己负面的感受和认知。比如,离家上大学或者毕业步入竞争激烈的职场。
自卑如何掌控我们?
自卑就源于过去的这些经历,它会在我们内心深处,塑造出来一系列关于我是谁的核心负面认知。AaronBeck博士把核心负面认知大致归为三类,
?我不值得被爱!
?我没有人帮助!
?我没有价值!
人们大致上会因为这三种原因而对自己感受非常差。核心负面认知会像咒语一般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就好像在幕后主宰我们的命运。
当然负性生活事件(包括过去的和迟发性的)也并非一定会导致我们产生核心的负面自我认知。所以在文章最后的自卑闭环思维导图里,这个箭头给虚化了。这也是我们希望达成的目标:就是陪伴接纳自己,让过去这些痛苦的经历,或者是现在发生的一些不愉快的经历不去影响到我们的自我认知。
核心负面认知是我们内心深处对自己的感受和看法,一般情况下它被包裹的很深很深,但是它却会派遣两员大奖,指挥着我们以自卑的模式行为处事。
核心负面认知的哼哈二将:命令和假设。
命令
命令就是一个指令性的语言,我们必须服从。
如果我们大脑的分析区域认定,我们接收到的是一个命令,指令,那么我们的本能反应就是去执行它,而并不会是去分析或者是评估它。
我们用一些例子来解释一下命令:
我必须在所有事情上都表现完美,或者我一定不能犯错。
我的选择一定要正确,而且每一次都要必须正确。
我们可能会说,我永远不能在别人面前流露出自己的真实情感。
假设
假设,其实就是人类独有的一种和自己沟通的能力。我们想想看,一般在我们还没有做一件事情之前,会不会在头脑当中事先演练一下?想象一下有哪些情况可能会发生,然后自己要如何应对?
如果说假设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未雨绸缪,可是我们设想一下,如果这个假设是建立在不客观的事实上呢?那么它到底是会帮助我们,还是会限制我们?
我们也举一些关于假设的例子:
我不能向别人寻求帮助,因为别人会嘲笑我的无能,是不会帮助我的。
我努力了好久还是失败了,所以我再努力也没有什么长进。
我学习英语总是半途而废,那我干任何其他的事情也长不了。
假设和命令比,显得更加复杂一些,似乎它有种莫名的道理在里面。所以我们其实是非常容易被自己的假设所说服的。
命令和假设的组合拳
我必须去讨好每个同事,如果他们对我不满,我就没有办法在公司待下去了。
我必须有一个万无一失的计划,我才能开始这项,要不然我一定会失败。
我不能让自己素颜,别人看到我素颜的样子,一定会不喜欢我。
实际无用行为
我们看看我们的生活是如何被这些命令和假设来控制的。
命令和假设引导的行为叫做“实际无用行为”。
我们用个回避亲密关系的例子进行说明。
女孩A对交男朋友的事情非常恐惧,拒绝建立亲密关系,为此非常苦恼。
在她的原生家庭中,爸爸妈妈的关系很不好,爸爸还会经常当她的面家暴妈妈。爸爸对她的态度也非常冷淡。她想接近爸爸,又对爸爸充满恐惧。
这样的负性生活经历,在她幼小的心里就种下了核心负面认知:“我不值得被爱”。
成年后,内心深处的这个核心负面认知在她试图建立亲密关系的时候就会发生作用,让她给自己提出命令和假设:“我不能和男生走得太近,他们会伤害我。如果男生了解了我真实的样子,一定不会喜欢我……”
于是,在这些命令和假设的控制下,她对待异性采用了实际无用行为:“我需要和男生保持安全距离”。
这些行为确实有其“功能性”。比如,当她不去和男生接触的时候,是会避免被伤害的情况发生,而强化“我不值得被爱”这样的想法。不过这样的行为模式导致的后果就是:无法建立亲密关系。所以我们称之为:实际无用行为。它可能会让自己被这种自我保护的假象所蒙蔽住,但却根本没有办法触及到问题的核心。核心负面认知还会在潜意识当中运作。
这种重复执行的闭环力量就限制住了我们的思维和行为模式。一旦我们形成这样的重复性闭环思维和行为模式之后,我们就更加无法产生动力或者是勇气去尝试新的机会,或者去验证自己的核心想法是不是客观的,从而我们会失去非常多的生命体验机会。
假如女孩A鼓起勇气去和对自己有好感的男孩接触,发现男孩并没有像她想象的那样对她不友善,伤害她。那么她是不是可以开始重新审视一下自己,挑战一下“我不能和男生走得太近,他们会伤害我”的命令假设,挑战一下“我不值得被爱”的核心自我认知呢?
自卑就是这样运用低自尊的闭环,把我们美好的东西一点点夺走的。你的人生中,有几个这样的闭环呢?不妨自我探索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