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天气,酷热难耐;最近的心情,却是凉凉。
6月14日,中科院的一位研究生请高中同学吃饭,却被对方突然刺死。
6月28日,上海某小学附近,一男子持菜刀砍人,致2名男童身亡,1名男童和1名家长受伤。
事发后不久,徐汇区公安分局发布了通报,说嫌疑人因生活无着产生了报复社会的念头,所以行凶。
一般来说,这种犯罪心理的产生往往有两个关键点:
人格障碍产生反社会动机。人格障碍是指人格的畸形发展,形成了一种明显偏离所处社会文化背景和多数人认可的认知行为模式,以致不能适应正常社会生活的心理行为表现。比如,认知方式比较偏激,妒忌心很强,情感冷酷,容易冲动等。这些人格缺陷在特定情境或特殊刺激下,就容易引发报复他人和社会的极端行为。
人生挫折引起攻击性情感。当一个人感到愤怒或受挫折时,往往会对使自己不快的人表现出攻击性。一旦直接报复无法实现时,又会将愤怒发泄到另一个替代物身上,而这种攻击或替代性攻击指向社会时就成为了一种报复社会的犯罪行为。
而反社会人格障碍的个体往往容易产生这两种心理。
反社会人格障碍
反社会人格是一种危险人格。反社会人格障碍(antisocialpersonalitydisorder,ASPD),是一种犯罪型人格障碍,主要的特征包括:
建立积极人际关系的能力受损;
侵犯他人基本权利;
违反主要社会规范及价值观的行为倾向;
欺骗和操纵;
为满足私欲不择手段。
具体来说,反社会人格障碍的个体最大的特征是冲动控制能力差。同时,这类人对挫折缺乏承受力。所以,一旦碰到挫折,就容易引起行为的失控。此外,由于比较无情,明显不关心自己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事后也往往没有羞耻感和负罪感。
流行病学的研究表明,反社会人格障碍是最普遍的人格障碍之一。在某些发达国家,人群中多达4.1%的人曾被诊断为该障碍。而且,男性被诊断出该障碍的可能性远高于女性。
俗话说,三岁看到老。根据研究,反社会人格障碍与品行障碍关系密切。
品行障碍
品行障碍(conductdisorder)是指18岁以下,儿童和青少年期反复出现的持久的违反与年龄相适应的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侵犯他人或公众利益的一类行为障碍。主要表现为儿童期的说谎、逃学、打架、破坏行为、攻击他人、偷窃、欺诈等品行问题。
一般来说,品行障碍儿童的行为分为四类:
攻击他人和动物
破坏财产
欺诈或盗窃
严重违反规则
虽然品行障碍个体包括儿童和青少年,但起始于儿童期和青春期的品行障碍有很大区别。
研究表明,儿童期起病的品行障碍(10岁以前)个体,经常在学前或小学早期就表现出行为问题。与青少年期起病的品行障碍个体相比,儿童期起病的更易持续地违反社会规范,形成终身持续性反社会行为(life-course-persistentantisocialconductdisorder),并极易形成反社会人格障碍。
为何会出现反社会行为
对于品行障碍和反社会人格障碍的形成原因,已有许多研究。一般认为,与以下因素都有关系。
生物学因素
研究表明,品行障碍是有遗传因素的。与无此障碍的儿童相比,品行障碍儿童的双亲更有可能有反社会行为的历史。
此外,品行障碍个体中,负责控制行为和冲动的大脑系统表现出一些神经缺陷。专家推测,可能是在产前或学前期受到神经毒素或药物侵害,所以使儿童的神经功能有缺陷。
社会因素
贫穷,遭受父母身体虐待或严重忽视,缺乏温暖的严厉管教,不和睦的家庭关系,离经叛道的同伴群体……
这些社会环境因素都在品行障碍和反社会人格障碍的致病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认知因素
从敌意的视角加工社交信息,他们想当然地认为其他人会对自己抱有敌意,并据此解释同伴的行为。同时,认为攻击是回应的唯一方式。
这样的社会互动信息加工方式,往往有助长攻击性反应的倾向。
三种因素相互作用,形成了一条反社会行为的发展轨道,使得在儿童时期形成品行障碍,又逐渐发展成反社会人格障碍。
网络上有个名词叫“垃圾人”,还有一个忠告——“远离垃圾人”。
为了保护自己,我们确实应该听从这个忠告,警惕身边的反社会人格。
为了保护更多的人,我们更应该传播知识,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和警惕;更应该为下一代创造温暖有爱的成长环境,避免他们走上反社会人格的发展轨道。